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223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所采用的仪器包括带密封盖的仪器箱体、相互连接的吸收瓶和吸收管、用来固定吸收瓶和吸收管的吸收管固定支架,在仪器箱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收瓶和吸收管通过两端的管道连通到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吸收瓶和吸收管用于容纳吸收液,在箱体底部放置有称重设备,吸收管固定支架的底部为开设有通孔的凸台,在凸台上放置有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下部从通孔伸出,废气采集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固定连接且T型支架悬空;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未连接,并通过T型支架置于称重设备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废(烟)气含湿量测定的准确性和方便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
技术介绍
废(烟)气含湿量是指废(烟)气湿空气中与一千克干空气同时并存的水蒸气的质量(克)。它是废气监测重要的参数,该参数测定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废气排放中污染物检测结果的准确性,GB16157-1996标准给出废(烟)气含湿量测定的三种方法有重量法、冷凝法、干湿球测定法。今年来又出现了阻容法、电容法、激光法等多种含湿量测量方法,但这些方法还不够成熟,不是国家标准方法。重量法,相对于其它方法准确,美国和欧盟均采用重量法作为烟气含湿量的标准方法,测量结果可参与污染物排放的计算,干湿球法的含湿量测量结果不参与污染物排放的计算。冷凝法,由于测试期间产生的冷凝水量有限,所以冷凝管粘附的液态水量决定了含湿量测量的精度,尤其当废(烟)气中含湿量较低情况下,这种影响更为严重。干湿球法,受排放烟气温度影响较大;在《空气和废(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2003年)373页①②说明当被测烟气处于饱和状态、排气温度接近100℃时不能采用此法测量烟气的含湿量。标准《固定源污染物低浓度颗粒物的测定重量法》HJ836-2017中已经废除了干湿球法测量烟气中的含湿量,在相应的标准编制说明16页“由于干湿球法在实际中经常和实际含湿量值偏差较大,故本标准未列举干湿球法”。因此,在执行固定污染源废(烟)气监测时只有重量法和冷凝法的选择。由于现实中适合的废(烟)气冷凝器环保产品凤毛麟角,所以重量法依旧是烟气含湿量的重要方法。目前重量法存在吸湿管需要返回试验室进行称重,给颗粒物采样带来不便(自动跟踪采样仪需要输入废(烟)气中含湿量参数仪器才能正确等速跟踪采样),所以,开发出废(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方法的不足,结合废(烟)气特点,提供一种现场含湿量重量法测定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提高废(烟)气含湿量测定的准确性和方便性。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所采用的仪器包括带密封盖的仪器箱体、相互连接的吸收瓶和吸收管、用来固定吸收瓶和吸收管的吸收管固定支架,在仪器箱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收瓶和吸收管通过两端的管道连通到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吸收瓶和吸收管用于容纳吸收液,在箱体底部放置有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吸收管固定支架的底部为开设有通孔的凸台,在凸台上放置有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下部从通孔伸出,废气采集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固定连接且T型支架悬空;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未连接,并通过T型支架置于称重设备上。测定步骤包括:(1)废气采集之前,T型支架连同吸收管固定支架悬空,废气采样管与所述仪器的进气口处的管道相连接;(2)废气采集状态下,废气从进气口进入,气体中的水分被吸收液吸收,干燥的空气从箱体出气口出;(3)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T型支架立在称重设备上,称得的重量减去未采样时的原始重量的差值,即为采集废气中水的重量。优选地,所述的称重设备为天平,并设置有对水平进行校准的设施。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测试原理图。图2: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废气含湿量重量法测定仪日常采样状态结构图。图3:本专利技术的便携式废气含湿量重量法测定仪称重状态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首先对本专利技术的创新思路进行说明。一、选择可以携带的符合测量要求的天平①GB/T16157中“5.2.4.2采样装置及仪器g天平、d吸湿管”要求采集水分量为10毫克,天平感量为1毫克。按此要求测量方法精度为10%。②使用千分之一天平的环境要求条件,环境20℃,相对含湿量约50%左右,测试环境无振动,没有电磁场的干扰。一般固定污染源采样现场很难达到这个条件。由于千分之一天平体积过大不便携,而市场上电子口袋天平一般感量为10毫克,虽然可解决便携问题,但由于称重感量是标准的十倍,所以,按标准方法限定条件,采集水分量必须提高到100毫克以上,才能达到相同的测量方法精度,10%的要求。依据电子口袋天平说明书:电子口袋天平的精度(说明书)由于称重时采用架体吸收瓶同时称重,总重量在200~300克间,按说明书规定采用量程300克时,天平的精度为0.1克。所以要保持测量方法精度10%,必须采集1克质量的水。经实际测定燃气锅炉的烟气含湿量大约在10%—15%左右(烟气采用热量回收技术可脱除一定量的水分)。这种类型的烟气,按10%含湿量计算,要采集1克左右的水样量,需要采集废(烟)气标准状态体积12.4L,其中水蒸气的分体积为1.24L(根据标准状态下,1mol(18克)水蒸气所占有体积为22.4L,即1克水蒸汽所占有体积为1.24L)。那么当烟气含湿量大约在3%时,要得到1克重量的水要采集标准状态烟气状态体约41.3L。当确定了工作状态的采样流量为1L/min,需要的采样时间由下式[1]算出:式中:——工作状态采样流量,L/min;Vnd——标准状态采样体积,L/min;Ba——大气压力,Pa;(取101.3Pa)Pr——流量计前压力,Pa;(近似取6.5KPa)tr——流量计前温度,℃;(近似取20)t——采样时间,min。当为1L/min,烟气含湿量为10%时。需要的采样时间为14min。当烟气含湿量为3%时需要的采样时间45min。因此规定对燃气(锅窑炉)含湿量测量为:采样流量1L/min,采样时间14min。燃煤(锅窑炉)含湿量测量为:采样流量1L/min,采样时间45min。在这种条件可以保证采集水量重量1克,按电子口袋天平在称重200可以上的精度为0.1克,测量方法精度=0.1克/1×100%=10%的要求。二、选择吸湿效能好的吸湿剂为了烟气中水分的采集量,使设计“一”中采集水量的实现,选择的吸收液最好能够将烟气中水分100%吸收。纯磷酸为中强酸,具有极高的吸湿效率,对其他酸性气体既不吸收又不产生化学反应。所以首选磷酸进行吸湿效率的测定。试验方法如图1:如图1所示,将分析纯磷酸置于50毫升多孔玻板吸收瓶中,并与装有硅胶的吸湿瓶串联,测定用重量方法测量硅胶的吸湿瓶的增重,可以计算出第一级吸收管的对于水蒸气的吸收效率,测定方法,①用玻璃吸收瓶内装20毫升蒸馏水置于90℃水浴箱内,作为湿空气发生源。产生水蒸气按上图流程进行两级吸湿,第一级为试验用的磷酸,第二级为硅胶,用以试验磷酸吸收管的吸湿效率。采样流量为1L/min,采样时间10分钟。试验结果:磷酸吸收瓶采样前重为149.87克,采样后增重152.97克,差值3.1克(吸收水的重量),采样器计量采样体积Vnd为9.9升(MH300烟气采样器自动报出)。按磷酸吸收管吸收的水分重量计算水蒸气发生器产生的湿空气含湿量(Xsw),式(2):注:1.24L标准状态下水气的质量为1克。试验测得,串联其后的硅胶管,采样前重128.5克,采样后重128.5克,证明水发生器产生的水分全部被第一级吸收,吸收效率100%(吸收容量在3.1克条件下)。②磷酸吸收管吸收容量的测试,用第一次采样后的原吸收瓶,重复①次试验,以检查磷酸的吸湿容量。采样前吸湿管重152.97克,硅胶管采样前128.5克,其它试验条件同①。试验结果:第二次试验磷酸吸收瓶增重156.45-152.9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所采用的仪器包括带密封盖的仪器箱体、相互连接的吸收瓶和吸收管、用来固定吸收瓶和吸收管的吸收管固定支架,在仪器箱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收瓶和吸收管通过两端的管道连通到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吸收瓶和吸收管用于容纳吸收液,在箱体底部放置有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吸收管固定支架的底部为开设有通孔的凸台,在凸台上放置有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下部从通孔伸出,废气采集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固定连接且T型支架悬空;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未连接,并通过T型支架置于称重设备上。测定步骤包括:(1)废气采集之前,T型支架连同吸收管固定支架悬空,废气采样管与所述仪器的进气口处的管道相连接;(2)废气采集状态下,废气从进气口进入,气体中的水分被吸收液吸收,干燥的空气从箱体出气口出;(3)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T型支架立在称重设备上,称得的重量减去未采样时的原始重量的差值,即为采集废气中水的重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气含湿量现场重量法的测定方法,所采用的仪器包括带密封盖的仪器箱体、相互连接的吸收瓶和吸收管、用来固定吸收瓶和吸收管的吸收管固定支架,在仪器箱上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吸收瓶和吸收管通过两端的管道连通到进气口和出气口外,吸收瓶和吸收管用于容纳吸收液,在箱体底部放置有称重设备,其特征在于,吸收管固定支架的底部为开设有通孔的凸台,在凸台上放置有T型支架,T型支架的下部从通孔伸出,废气采集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固定连接且T型支架悬空;废气水分测定状态下,吸收管固定支架与仪器箱体未连接,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同建吴宇峰孙国鼐王辉许亮张倩郑君孙国振李江涛陆彦彬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