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2008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所述方法利用β‑氨基丁酸水溶液对大豆植株进行处理,所述方法包括灌根处理方法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β‑氨基丁酸为低毒、无污染物质;(2)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β‑氨基丁酸使用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大豆蚜虫防治;(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用于防治大豆上其他种类蚜虫、根结线虫及疫霉根腐菌对大豆植株的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病虫害防治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豆蚜虫的防治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蚜虫经常聚集于大豆的嫩茎和叶片,导致大豆植株萎缩,叶片卷曲,生长缓慢,结荚数减少,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另外大豆蚜虫也可以传播多个植物病毒。同时蜜露作为大豆蚜虫的主要分泌物会促进各种霉菌的滋生,抑制大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带来次生伤害。大豆蚜虫的防治目前主要依靠传统的农药杀虫剂,利用蚜虫的天敌进行的生物防治和新型低毒杀虫剂尚未见报道。现已见报道的β-氨基丁酸作为诱导抗性的化学诱导剂主要集中在增强植物对于生物胁迫及非生物胁迫方面。对于增强对非生物胁迫抗性集中在对于诱导离子胁迫抗性方面,如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对于碱胁迫的抗性(尤本武,董建江,刘紫薇,等.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碱初步研究[J].中国烟草学报,2017,(1):86-94.),及诱导烟草对于低钾胁迫的抗性(卢云峰.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低钾胁迫和抗TMV侵染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2.)。对于增强植物的生物胁迫抗性方面主要集中在对于真菌病害及病毒病害的抗性方面,如诱导马铃薯对晚疫病抗性(李亚军,田振东,柳俊,等.β-氨基丁酸诱导马铃薯叶片晚疫病抗性适宜浓度筛选[J].中国马铃薯,2007,(5):275-278.)、黄瓜对霜霉病抗性(刘丽君.BABA诱导对黄瓜霜霉病抗性及其作用机理的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11.)、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李莉,刘振蛟,郭晓莉,等.β-氨基丁酸诱导水稻抗稻瘟病与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1,(2):185-186.),以及诱导烟草对花叶病毒抗性(方鼎,汪华,王程辉,等.β-氨基丁酸诱导烟草抗烟草花叶病毒系统侵染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9,(13):5864-5866,5871.)。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新型的大豆蚜虫防治手段,利用beta氨基丁酸诱导大豆对蚜虫的抗性,以实现大豆蚜虫的低毒生态防治。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所述方法利用β-氨基丁酸水溶液对大豆植株进行处理。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包括灌根处理方法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进一步地,所述灌根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浓度为25mM。进一步地,所述叶面喷施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mM。进一步地,所述灌根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用量为使土壤完全润湿。进一步地,所述叶面喷施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用量为使叶片完全润湿并有液滴流下。进一步地,所述方法在早于大豆蚜虫发生5-7天使用。进一步地,所述叶面喷施处理方法需要在无风晴天使用。进一步地,所述灌根处理方法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可单独使用、同时使用、轮换使用。进一步地,所述方法使用的次数为2-3次,每次使用的间隔为20-30天。本专利技术中利用beta氨基丁酸诱导大豆对蚜虫的抗性,此种方法一方面在对同翅目害虫防治方面并未有前人报道,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显著提高大豆对蚜虫的抗性,此亦未见报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β-氨基丁酸为低毒、无污染物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β-氨基丁酸使用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大豆蚜虫防治;(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用于防治大豆上其他种类蚜虫、根结线虫及疫霉根腐菌对大豆植株的危害。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步骤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大豆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统计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大豆叶面的状态图;图3是图2所示的实施例的大豆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统计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考说明书附图介绍本专利技术的多个优选实施例,使其
技术实现思路
更加清楚和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许多不同形式的实施例来得以体现,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文中提到的实施例。实施例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大豆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统计图,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大豆种子在培养条件为26℃,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相对湿度70%中生长至第一对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后,于大豆栽种的350mL容积的花盆中浇灌25mM浓度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25mL。5天后于大豆植株上接种6只蚜虫若虫,21天后对大豆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发现进行β-氨基丁酸水溶液灌根处理的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显著减少。实施例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较佳实施例的处理过程大豆叶面的状态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大豆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统计图,如图2和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的较佳实施例,大豆种子在培养条件为26℃,14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相对湿度70%中生长至第一对三出复叶完全展开后,于大豆叶片上进行10mM浓度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处理,喷施溶液以叶片完全润湿并有液滴流下为准,且喷洒均匀,如图2所示。5天后于大豆植株上接种6只蚜虫若虫,7天后对大豆植株上的蚜虫数量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图3所示,发现进行β-氨基丁酸水溶液叶面喷施处理的植株上大豆蚜虫数量显著减少。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与以往的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的β-氨基丁酸为低毒、无污染物质;(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β-氨基丁酸使用方法简单易行,适用于大规模的大豆蚜虫防治;(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还可以用于防治大豆上其他种类蚜虫、根结线虫及疫霉根腐菌对大豆植株的危害。以上详细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
中技术人员依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β‑氨基丁酸水溶液对大豆植株进行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利用β-氨基丁酸水溶液对大豆植株进行处理。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灌根处理方法和叶面喷施处理方法。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根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浓度为25mM。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叶面喷施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浓度为10mM。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治大豆蚜虫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根处理方法采用的β-氨基丁酸水溶液的用量为使土壤完全润湿。6.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陆铭钟云鹏苏彤王彪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