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及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17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包括筏体及投放装置,其中筏体包括底面与四个侧面壁,还包括:第一漂浮物,设置于筏体的侧面壁,用于筏体进水后保证筏结构的漂浮;第二漂浮物,设置于筏体底面,可进行充放气操作,用于控制筏结构的上浮与下沉;空气压缩机,与第二漂浮物通过充气管连接,用于充气操作。其原理是控制筏结构的上浮下沉来实现鱼类的饲养操作,饲养的同时能够近距离观察鱼类的体态特征,并在饲养结束后对鱼类的排泄物或鱼鳞等进行采集,来了解鱼类的生长情况,能够鱼群患病的初期阶段发现问题,且能够对鱼类的排泄物进行采集供检验,并减少饲料残渣对水质的破坏,提高鱼群及幼苗的存活率,始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及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养殖领域,涉及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及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水产养殖中常见物种有鱼、虾、脚鱼、螃蟹等,这些常见物种暴发性流行病是我国淡水养殖史上危害的种类最多、危害范围最大、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危害淡水养殖水域最多、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例如:鱼类的爆发性出血病、鱼类的烂鳃病;虾类的白斑病、虾类的红腿病;蟹类的烂鳃、黑腮病等等。这些疾病都是水中某些特定病菌导致的。常见的导致疾病发生的诱因包括:因水质污染及病毒传染,导致鱼类发病率高,成活率低;投入的饵料质量差,且过剩的饵料不能及时排除,引起有机污染养殖水质;养殖水体自我调节能力差,水资源浪费严重等,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包括筏体及投放装置,其中筏体包括底面与四个侧面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漂浮物,设置于筏体的侧面壁,用于筏体进水后保证筏结构的漂浮;第二漂浮物,设置于筏体底面,可进行充放气操作,用于控制筏结构的上浮与下沉;空气压缩机,与第二漂浮物通过充气管连接,用于充气操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包括筏体及投放装置,其中筏体包括底面与四个侧面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漂浮物,设置于筏体的侧面壁,用于筏体进水后保证筏结构的漂浮;第二漂浮物,设置于筏体底面,可进行充放气操作,用于控制筏结构的上浮与下沉;空气压缩机,与第二漂浮物通过充气管连接,用于充气操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壁中的一面设有可开启或关闭的挡板,所述挡板用以控制水流进入筏结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面包括倾斜端面与水平端面,其中水平端面的一端设有出水孔,出水孔的上端设有滤网。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壁上设有透水孔,所述透水孔的垂直高度低于第一漂浮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集饲养、观察、采集的鱼类养殖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投放装置固定安装于筏体的侧面壁上,包括饲料箱及投放杆,其中饲料箱包括:第一空腔,所述第一空腔位于饲料箱上端,用于盛放鱼饲料;第二空腔,所述第二空腔位于第一空腔下方、饲料箱底部,用于控制投放杆的移动,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东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市帅恒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