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21678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包括防逃笼主体,所述防逃笼主体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的底板,且底板为镂空形,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分为固定部和调节部,且调节部套装在固定部中,并通过固定扣锁紧,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钢管圈,且圆形钢管圈上设置有配合立柱安装的槽位,所述圆形钢管圈向内倾斜设置有倒圆锥形入口,所述倒圆锥形入口内侧表面设置有尖刺,所述防逃笼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笼网,且笼网通过粘合扣套装在防逃笼主体上,所述防逃笼主体内设置有捕食区和栖息区,所述捕食区设置有捕食槽,所述栖息区设置有栖息平台。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以养殖水蛭的防逃笼,使用灵活,防逃逸性能优越,便于更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
,具体为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
技术介绍
水蛭是中国传统的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用于中医入药,具有治疗中风、高血压、清瘀、闭经、跌打损伤等功效。水蛭的获取已经逐渐以人工的养殖取代野生的捉捕。目前专用于养殖水蛭的防逃笼尚不常见,已有的防逃笼基本都与养殖池一体设计,不便于更换、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包括防逃笼主体,所述防逃笼主体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的底板,且底板为镂空形,所述底板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分为固定部和调节部,且调节部套装在固定部中,并通过固定扣锁紧,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钢管圈,且圆形钢管圈上设置有配合立柱安装的槽位,所述圆形钢管圈向内倾斜设置有倒圆锥形入口,所述倒圆锥形入口内侧表面设置有尖刺,所述防逃笼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笼网,且笼网通过粘合扣套装在防逃笼主体上,所述笼网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为网状层,所述内层为疏水层,所述防逃笼主体内设置有捕食区和栖息区,所述捕食区设置有捕食槽,所述栖息区设置有栖息平台,且栖息平台为圆台形。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倒圆锥形入口由若干个钢管组成,且钢管的长度能够调节。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栖息平台设置有第一圆盘、第二圆盘、第三圆盘,所述第一圆盘与第二圆盘间通过固定柱连接,且第二圆盘通过固定柱与第三圆盘连接,所述第一圆盘、第二圆盘、第三圆盘的表面设置有V形凸起。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捕食槽设置有第一喂养区和第二喂养区,所述第一喂养区设置有网格形凹槽,所述第二喂养区设置有星状圆盘。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柱设置有四个,且相邻立柱间均设置有钢管组成的网格形侧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水蛭养殖防逃笼可以根据需要将防逃笼安装在养殖池内不同的地方,同时防逃笼本体由钢管做成,可以调节大小,便于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此外该防逃笼主体的外侧通过粘合扣套装有双层笼网,以及在入口的内侧设置有尖刺,极大的提高了防逃笼的防逃逸性能,具有可灵活拆装、使用方便、防逃逸性能优越的特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笼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栖息平台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捕食槽俯视图。图中:1-底板;2-固定部;3-调节部;4-固定扣;5-倒圆锥形入口;6-尖刺;7-栖息区;9-捕食区;11-笼网;12-疏水层;13-网状层;8-栖息平台;8a-第一圆盘;8b-第二圆盘;8c-第三圆盘;8d-V形凸起;10-捕食槽;10a-第一喂养区;10b-第二喂养区;10c-网格形凹槽;10d-星状圆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包括防逃笼主体,防逃笼主体由钢管支架组成,所述防逃笼主体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的底板1,且底板1为镂空形,底板1的四个角设置有安装孔,安装时可通过螺钉将防逃笼安装在养殖池底部,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分为固定部2和调节部3,且调节部3套装在固定部2中,并通过固定扣4锁紧,可通过立柱的调节部3调节防逃笼的大小,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钢管圈,且圆形钢管圈上设置有配合立柱安装的槽位,便于安装和拆卸,所述圆形钢管圈向内倾斜设置有倒圆锥形入口5,所述倒圆锥形入口5内侧表面设置有尖刺6,用以防止水蛭逃逸,所述防逃笼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笼网11,且笼网11通过粘合扣套装在防逃笼主体上,所述笼网11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为网状层13,所述内层为疏水层12,提高防逃笼的防逃逸性能,所述防逃笼主体内设置有捕食区9和栖息区7,所述捕食区9设置有捕食槽10,所述栖息区7设置有栖息平台8,且栖息平台8为圆台形,便于水蛭的养殖。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倒圆锥形入口5由若干个钢管组成,且钢管的长度能够调节,提高使用灵活度,便于拆装。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栖息平台8设置有第一圆盘8a、第二圆盘8b、第三圆盘8c,所述第一圆盘8a与第二圆盘8b间通过固定柱连接,且第二圆盘8b通过固定柱与第三圆盘8c连接,所述第一圆盘8a、第二圆盘8b、第三圆盘8c的表面设置有V形凸起8d,便于水蛭栖息生长。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捕食槽10设置有第一喂养区10a和第二喂养区10b,所述第一喂养区10a设置有网格形凹槽10c,所述第二喂养区10b设置有星状圆盘10d,便于水蛭的饲养。本专利技术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立柱设置有四个,且相邻立柱间均设置有钢管组成的网格形侧板,提高防逃笼的坚固性以及防逃逸性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包括防逃笼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笼主体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的底板(1),且底板(1)为镂空形,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分为固定部(2)和调节部(3),且调节部(3)套装在固定部(2)中,并通过固定扣(4)锁紧,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钢管圈,且圆形钢管圈上设置有配合立柱安装的槽位,所述圆形钢管圈向内倾斜设置有倒圆锥形入口(5),所述倒圆锥形入口(5)内侧表面设置有尖刺(6),所述防逃笼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笼网(11),且笼网(11)通过粘合扣套装在防逃笼主体上,所述笼网(11)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为网状层(13),所述内层为疏水层(12),所述防逃笼主体内设置有捕食区(9)和栖息区(7),所述捕食区(9)设置有捕食槽(10),所述栖息区(7)设置有栖息平台(8),且栖息平台(8)为圆台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蛭养殖防逃笼,包括防逃笼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笼主体底部设置有用以安装的底板(1),且底板(1)为镂空形,所述底板(1)上固定安装有立柱,所述立柱分为固定部(2)和调节部(3),且调节部(3)套装在固定部(2)中,并通过固定扣(4)锁紧,所述立柱的上端设置有圆形钢管圈,且圆形钢管圈上设置有配合立柱安装的槽位,所述圆形钢管圈向内倾斜设置有倒圆锥形入口(5),所述倒圆锥形入口(5)内侧表面设置有尖刺(6),所述防逃笼主体的外侧设置有笼网(11),且笼网(11)通过粘合扣套装在防逃笼主体上,所述笼网(11)设置有内层和外层,所述外层为网状层(13),所述内层为疏水层(12),所述防逃笼主体内设置有捕食区(9)和栖息区(7),所述捕食区(9)设置有捕食槽(10),所述栖息区(7)设置有栖息平台(8),且栖息平台(8)为圆台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中华惠晴晴付军华任志杰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冠禅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