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田灌溉
,具体涉及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水稻灌溉方式通常采用大水漫灌,其水分利用率只有20%-30%,水资源浪费比较严重,稻田需控水灌溉。实践表明浅、湿、干控水灌溉能使根系面积及活力提高28%以上,使水稻养分吸收谐调、抗旱节水,有利于高产。因此不论水资源丰富还是贫乏,为了水稻超高产需进行控水灌溉。控水灌溉时,其灌溉量比常规灌溉方法节水56.9%,因此水稻栽培具有很大的节水潜力。目前我国农业节水灌溉自动化研究主要依靠人工测量和控制,不利于用水的精细管理和合理化灌溉。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还有必要提供一种自动化的稻田节水灌排控制方法。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在稻田的土壤内,用于感应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将产生的实时含水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电性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传输来的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并将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在稻田的土壤内,用于感应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将产生的实时含水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电性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传输来的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并将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与控制装置内预设的土壤含水量值进行对比,控制装置并依据对比结果来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在判断模块内预先设定有土壤含水量对比值,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到的稻田土壤实时含水量,并将采集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水分传感器、控制装置、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土壤水分传感器安装在稻田的土壤内,用于感应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土壤水分传感器将产生的实时含水量值发送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土壤水分传感器、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电性控制,控制装置接收到土壤水分传感器传输来的稻田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并将土壤内的实时含水量与控制装置内预设的土壤含水量值进行对比,控制装置并依据对比结果来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控制装置包括判断模块和控制模块,在判断模块内预先设定有土壤含水量对比值,判断模块用于接收土壤水分传感器采集到的稻田土壤实时含水量,并将采集到的稻田土壤实时含水量与判断模块内预先设定的土壤含水量对比值进行对比,得出对比结果并将对比结果传输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依据判断模块传输来的对比结果控制出水装置和供水装置的动作;出水装置包括第一水管、集水池、第二水管、电磁阀和第一单向阀,集水池通过第一水管与稻田连通,第一水管与稻田连通的一端端口设置在稻田的最高水位的位置,第一水管的另一端设置在集水池内,同时集水池通过第二水管与供水装置连通,以将集水池内的水导流至供水装置内再利用,第一单向阀设置在第二水管的中部,且第一单向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一单向阀的水流方向设置为集水池流向供水装置,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池、第三水管、水泵和第二单向阀,供水池的一端通过第三水管与稻田连通,第三水管与稻田连通的一端端部设置在稻田的最低水位的位置,水泵设置在第三水管与供水池连通的一端,且水泵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单向阀设置在第三水管的中部,且第二单向阀与控制模块电性连接,第二单向阀的水流方向设置为供水池流向稻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稻田节水灌排控制系统还包括过滤装置,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槽和设置在过滤槽底部的提升装置,过滤槽设置在集水池的右端,过滤槽的宽度与集水池的宽度相同,以通过过滤槽将集水池分为集水池左半部和过滤槽,第一水管的末端从过滤槽的上端开口流入至过滤槽内,以将稻田内多余的水分导流至过滤槽内,第二水管的上端与集水池的左半部连通,经过滤槽过滤后的水流入至集水池左半部,再通过第二水管导流至供水池内再灌溉利用,过滤槽包括过滤槽本体和设置在过滤槽内的过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德全,吕梦薇,董启兴,王婷,赵学梅,赵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宁夏,6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