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家波专利>正文

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420782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包括选地整地、栽培箱的制备、开沟理墒、放置栽培箱、放种种植、施肥、覆土、田间管理和采收的步骤,与现有的山药栽培方法相比,可以较为全面的解决目前山药种植中面临的问题,在箱体塑料模具化生产后,能充分发挥现有各种栽培方式的优点,克服各种方式的缺点,全面有效解决山药传统栽培模式的四大难题,既可利用小型实现机械化种植,降低劳动强度,又能保证与传统种植相当的种植密度,增加产量,保证山药的商品率和商品性,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种植环节少,易操作易推广,是山药规模区域化和高效集约化种植的有效路径,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栽培
,具体涉及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山药又名薯蓣、大薯,一年生或多年生缠绕性藤本植物,属薯蓣科,以肥大的块茎为主要的食用器官,营养丰富,食用价值高,用途广,山药属食药两用保健蔬菜,经济价值高,效益好,市场价格稳定,种植前景较好。山药的栽培都是种植在土层深厚,地下水位较低,排灌方便的砂质土壤,加之山药的长度可达一米,块茎质地脆嫩,造成了山药的种植存在四个难题:一是对土层要求深(1m以上),选地难;二是山药不直,易畸形,商品成型难;三是采收成本高,费工费时(30人/亩),采收难;四是采收时易折断,商品完整性差,这样就使得山药的种植无法形成规模化。在现有的技术中,山药的种植技术先后出现了打孔栽培,套管栽培,浅生槽横生栽培,彩条布托底横生栽培,机械开沟栽培,立式箱式栽培和打孔套袋栽培等方法,都只能针对性的解决其中某个或某几个问题,而不能全面解决这几个难题,限制着山药种植不能形成规模化。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对土地的适应性强,采收方便,成本低,能大幅提高山药完整性的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是客观需要的。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质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采用旋耕机深耕1~2遍后,自然暴晒10天以上后整平耙细;②栽培箱的制备:制作一顶部敞口的长条形栽培箱,栽培箱底板上表面沿箱体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定植槽,定植槽其中一端栽培箱箱壁上对应加工有相同数量的排水孔,每个定植槽中的水分可通过排水孔排除箱外;③开沟理墒:根据地块地势进行开沟理墒;④放置栽培箱:结合开沟理墒的方式,将预先制备好的栽培箱依次放入到墒包沟内;⑤放种种植:放种时先在种植槽内放入3~5cm厚的营养土,然后将预先消毒处理后的山药种放置在定植槽中,每个定植槽放置一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①选地整地: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土质深厚、排灌方便的沙壤土,采用旋耕机深耕1~2遍后,自然暴晒10天以上后整平耙细;②栽培箱的制备:制作一顶部敞口的长条形栽培箱,栽培箱底板上表面沿箱体长边方向并排设置有多个定植槽,定植槽其中一端栽培箱箱壁上对应加工有相同数量的排水孔,每个定植槽中的水分可通过排水孔排除箱外;③开沟理墒:根据地块地势进行开沟理墒;④放置栽培箱:结合开沟理墒的方式,将预先制备好的栽培箱依次放入到墒包沟内;⑤放种种植:放种时先在种植槽内放入3~5cm厚的营养土,然后将预先消毒处理后的山药种放置在定植槽中,每个定植槽放置一苗山药种,所述定植槽内的山药种放置在栽培箱的垂直高度较高一端,且山药种的顶芽朝上;⑥施肥:山药种种植完后,在栽培箱内每亩施入2000~3000kg腐熟的有机肥;⑦覆土:将墒面两边的熟土回填到栽培箱内,填满即可;⑧田间管理:山药种出苗后的搭架引蔓、施肥管理、病虫害防治按山药的常规栽培方法进行即可,山药出苗后应进行合理的水分管理,种植前期用孔塞堵住排水孔,进入雨季后应打开排水孔及时排水,保持土壤的含水率在60~70%;⑨采收:山药种苗枯萎后即可进行山药的采收,采收时,先将栽培箱内的土表扒出5~10cm后,再依次把栽培箱侧翻180度,人工提取栽培箱后即可方便的采收山药块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药箱式模具斜卧定向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③、④中,在开沟理墒的方向与土地坡向垂直的情况下,开沟理墒时,沟宽40~60cm,沟深不低于25cm,第一墒墒宽20~40cm,从第二墒开始每墒墒宽90~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家波李燕飞肖路良
申请(专利权)人:李家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