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921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9: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主体,还包括收放机构、更换机构、摄像头和至少两个飞行装置,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导向杆、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套管、升降套管、第二弹簧、传动杆、连接线、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清洁组件,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罩壳、第二驱动组件、转动轴、转盘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该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中,通过收放机构,可以实现摄像头在主体内部的收放,从而实现了对摄像头的防护作用,从而降低了摄像头发生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通过更换机构,可以实现摄像头与罩壳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从而提高了摄像头更换的便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脸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
技术介绍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用摄像机或摄像头采集含有人脸的图像或视频流,并自动在图像中检测和跟踪人脸,进而对检测到的人脸进行脸部的一系列相关技术,通常也叫做人像识别、面部识别。现如今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发展,人脸识别技术在跟踪寻人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为了扩大人脸识别设备的跟踪范围,人们将人脸识别设备与无人机进行结合,一般人们直接将人脸识别设备安装在无人机的下方,从而导致人脸识别设备无法收放,从而导致人脸识别设备在不使用的时候,无法得到有效的防护,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发生损坏的几率,从而降低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不仅如此,一般人脸识别设备的摄像头与主体之间固定连接,从而导致摄像头的更换较为困难,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主体,还包括收放机构、更换机构、摄像头和至少两个飞行装置,各飞行装置周向均匀设置在主体的外周上,所述收放机构设置在主体的内部,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收放机构上,所述主体的底部壳体上还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开孔的内部,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更换机构上;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导向杆、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套管、升降套管、第二弹簧、传动杆、连接线、第一定滑轮、第二定滑轮和清洁组件,所述导向杆竖向设置在主体的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套管和升降套管均套设在导向杆上,所述驱动套管设置在升降套管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竖向设置在导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驱动套管连接,所述第二弹簧套设在导向杆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升降套管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导向杆的底端连接,所述升降套管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杆的一端铰接在驱动套管上,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的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一定滑轮设置在导向杆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所述连接线的一端与驱动套管连接,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和第二定滑轮,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与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罩壳、第二驱动组件、转动轴、转盘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所述罩壳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罩壳设置在升降套管的靠近清洁组件的一侧,所述罩壳的靠近升降套管的一侧的顶端与升降套管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铰接在罩壳的上方的中部,所述转动轴竖向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的中心处,所述转动轴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转动轴的顶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转盘设置在转动轴的下方,各连接组件均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各连接组件绕着转轴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摄像头的顶端设置在罩壳的内部,所述摄像头通过各连接组件与罩壳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第一连接杆、加固套管、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和卡接块,所述固定杆竖向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加固套管设置在固定杆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穿过加固套管,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的远离转盘圆心的位置处,所述第三连接杆竖向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块设置在第三连接杆的底端的靠近摄像头的一侧,所述摄像头的顶端的外周上周向设置有一个环形槽,所述卡接块设置在环形槽的内部。作为优选,为了驱动驱动套管沿着导向杆上下移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和丝杆,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导向杆的一侧,所述丝杆竖向设置在第一电机的下方,所述第一电机与丝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套管的内部设有通孔,所述丝杆穿过驱动套管,所述丝杆与驱动套管螺纹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摄像头的清洁度,所述清洁组件包括伸缩杆、第一弹簧、第二电机和清洁刷,所述伸缩杆水平设置在主体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的一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在伸缩杆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伸缩杆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伸缩杆的靠近导向杆的一端上,所述清洁刷设置在第二电机的靠近导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机与清洁刷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给转动轴的转动提供动力,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齿轮、第三电机和蜗杆,所述齿轮的圆心处设有通孔,所述转动轴穿过齿轮,所述蜗杆水平设置在齿轮的一侧,所述蜗杆与齿轮匹配,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轴承座与罩壳的内壁的顶部连接,所述第三电机设置在罩壳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三电机与蜗杆传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罩壳的密封性能,所述罩壳的U形开口的内壁上还设有密封圈。作为优选,为了延长摄像头的拍摄距离,所述摄像头为长焦摄像头。作为优选,为了减小第一电机的负荷,所述丝杆的外表面上还涂有润滑剂。作为优选,为了提高丝杆的稳定性,所述丝杆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上还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丝杆的远离第一电机的一端通过轴承座与主体的内壁的底部连接。作为优选,为了给升降套管施加一个向下的拉力,所述第二弹簧处于拉伸状态。作为优选,为了提高罩壳的稳定性,所述升降套管的靠近罩壳的一侧还设有一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远离升降套管的一端抵靠在罩壳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中,通过收放机构,可以实现摄像头在主体内部的收放,从而实现了对摄像头的防护作用,从而降低了摄像头发生损坏的几率,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在将摄像头收到主体内部之后,可以通过清洁组件对摄像头进行清洁,从而提高了摄像头的清洁度,从而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拍摄的清晰度,不仅如此,通过更换机构,可以实现摄像头与罩壳之间的连接和分离,从而提高了摄像头更换的便捷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人脸识别设备的实用性,与现有机构相比,该机构通过蜗杆与齿轮之间的相互作用,驱动转动轴转动,从而使第三电机不需要持续做功便可以保持转动轴在静止状态,从而降低了第三电机的负荷。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的收放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的更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的第二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飞行装置,2.主体,3.第一电机,4.导向杆,5.第一定滑轮,6.连接线,7.第二定滑轮,8.伸缩杆,9.第一弹簧,10.第二电机,11.清洁刷,12.摄像头,13.传动杆,14.限位杆,15.升降套管,16.驱动套管,17.第二弹簧,18.丝杆,19.罩壳,20.固定杆,21.第一连接杆,22.转动轴,23.转盘,24.第二连接杆,25.加固套管,26.第三连接杆,27.卡接块,28.环形槽,29.齿轮,30.蜗杆,31.第三电机。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放机构、更换机构、摄像头(12)和至少两个飞行装置(1),各飞行装置(1)周向均匀设置在主体(2)的外周上,所述收放机构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收放机构上,所述主体(2)的底部壳体上还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开孔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2)设置在更换机构上;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导向杆(4)、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套管(16)、升降套管(15)、第二弹簧(17)、传动杆(13)、连接线(6)、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7)和清洁组件,所述导向杆(4)竖向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套管(16)和升降套管(15)均套设在导向杆(4)上,所述驱动套管(16)设置在升降套管(15)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竖向设置在导向杆(4)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驱动套管(16)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套设在导向杆(4)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与升降套管(15)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与导向杆(4)的底端连接,所述升降套管(15)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铰接在驱动套管(16)上,所述传动杆(13)的另一端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2)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4)的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一定滑轮(5)设置在导向杆(4)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主体(2)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4)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所述连接线(6)的一端与驱动套管(16)连接,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5)和第二定滑轮(7),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与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罩壳(19)、第二驱动组件、转动轴(22)、转盘(23)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所述罩壳(19)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罩壳(19)设置在升降套管(15)的靠近清洁组件的一侧,所述罩壳(19)的靠近升降套管(15)的一侧的顶端与升降套管(15)连接,所述传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罩壳(19)的上方的中部,所述转动轴(22)竖向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的中心处,所述转动轴(22)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转动轴(22)的顶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转盘(23)设置在转动轴(22)的下方,各连接组件均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各连接组件绕着转轴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摄像头(12)的顶端设置在罩壳(19)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2)通过各连接组件与罩壳(19)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20)、第一连接杆(21)、加固套管(25)、第二连接杆(24)、第三连接杆(26)和卡接块(27),所述固定杆(20)竖向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加固套管(25)设置在固定杆(20)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24)穿过加固套管(25),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接杆(21)的另一端铰接在转盘(23)的远离转盘(23)圆心的位置处,所述第三连接杆(26)竖向设置,所述第三连接杆(26)的顶端与第二连接杆(2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卡接块(27)设置在第三连接杆(26)的底端的靠近摄像头(12)的一侧,所述摄像头(12)的顶端的外周上周向设置有一个环形槽(28),所述卡接块(27)设置在环形槽(28)的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跟踪功能的人脸识别设备,包括主体(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放机构、更换机构、摄像头(12)和至少两个飞行装置(1),各飞行装置(1)周向均匀设置在主体(2)的外周上,所述收放机构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收放机构上,所述主体(2)的底部壳体上还设有一个开孔,所述更换机构设置在开孔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2)设置在更换机构上;所述收放机构包括导向杆(4)、第一驱动组件、驱动套管(16)、升降套管(15)、第二弹簧(17)、传动杆(13)、连接线(6)、第一定滑轮(5)、第二定滑轮(7)和清洁组件,所述导向杆(4)竖向设置在主体(2)的内部的一侧,所述驱动套管(16)和升降套管(15)均套设在导向杆(4)上,所述驱动套管(16)设置在升降套管(15)的上方,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竖向设置在导向杆(4)的一侧,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驱动套管(16)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套设在导向杆(4)的底端,所述第二弹簧(17)的一端与升降套管(15)连接,所述第二弹簧(17)的另一端与导向杆(4)的底端连接,所述升降套管(15)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杆(13)的一端铰接在驱动套管(16)上,所述传动杆(13)的另一端与更换机构连接,所述清洁组件设置在主体(2)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4)的一侧的中部,所述第一定滑轮(5)设置在导向杆(4)的顶端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主体(2)的内壁的远离导向杆(4)的一侧,所述第二定滑轮(7)设置在清洁组件的上方,所述连接线(6)的一端与驱动套管(16)连接,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绕过第一定滑轮(5)和第二定滑轮(7),所述连接线(6)的另一端与清洁组件连接;所述更换机构包括罩壳(19)、第二驱动组件、转动轴(22)、转盘(23)和至少两个连接组件,所述罩壳(19)的竖向截面为开口向下的U形,所述罩壳(19)设置在升降套管(15)的靠近清洁组件的一侧,所述罩壳(19)的靠近升降套管(15)的一侧的顶端与升降套管(15)连接,所述传动杆(13)的另一端铰接在罩壳(19)的上方的中部,所述转动轴(22)竖向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的中心处,所述转动轴(22)的顶端设有一个轴承座,所述转动轴(22)的顶端通过轴承座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转盘(23)设置在转动轴(22)的下方,各连接组件均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各连接组件绕着转轴的轴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摄像头(12)的顶端设置在罩壳(19)的内部,所述摄像头(12)通过各连接组件与罩壳(19)连接;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固定杆(20)、第一连接杆(21)、加固套管(25)、第二连接杆(24)、第三连接杆(26)和卡接块(27),所述固定杆(20)竖向设置在罩壳(19)的内壁的顶部,所述加固套管(25)设置在固定杆(20)的下方,所述第二连接杆(24)穿过加固套管(25),所述第二连接杆(24)的一端与第一连接杆(21)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一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齐进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晓控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