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式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883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上下两排出风口,各排所述出风口均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贯流风叶组件,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内;上下扫风叶片组件,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器具有上下两排出风口,且对应的出风口均设置有单独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和上下扫风叶片组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由切换出风方式和出风角度,实现冷风避人、热风落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式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式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已有的立式空调柜机中,其大多数采用单贯流风叶单出风口、多离心风叶上下双出风口,但是这两种出风结构分别存在缺点;单贯流风叶单出风口很难控制自由切换出风方式、出风角度,难实现冷风避人、热风落地;多离心风叶上下双出风口很难控制能效指标,耗电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器的出风口的出风方式和出风角度难于控制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包括:机壳,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上下两排出风口,各排所述出风口均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贯流风叶组件,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内;上下扫风叶片组件,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处。进一步地,位于上排的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通过同一个第一电机驱动,位于下排的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通过同一个第二电机驱动。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包括两个贯流风叶,两个所述贯流风叶串联安装在所述机壳内并通过同一个第四电机驱动。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出风口对应的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通过第五电机驱动。进一步地,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个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通过同一个第六电机驱动。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风道,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安装在所述风道内,上下两排所述出风口均包括两个所述出风口,所述风道包括两个支流通道,两个所述支流通道与两个所述出风口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出风口为长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正方形。进一步地,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包括多块上下扫风叶片,所述上下扫风叶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进一步地,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包括多块左右扫风叶片,所述左右扫风叶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由于本技术中的立式空调器具有上下两排出风口,且对应的出风口均设置有单独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和上下扫风叶片组件,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由切换出风方式和出风角度,实现冷风避人、热风落地。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立式空调器的主视图;图2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立式空调器的第一剖视图;以及图3示意性示出了本技术的立式空调器的第二剖视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机壳;11、风道;111、支流通道;20、出风口;30、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1、第一通孔;40、贯流风叶;50、左右扫风叶片组件。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参见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立式空调器,该立式空调器包括机壳10、贯流风叶组件、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以及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其中,机壳10上设置有上下两排出风口20,各排出风口20均包括至少两个出风口20;贯流风叶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机壳10内;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20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可转动地安装在出风口20处。由于本实施例中的立式空调器具有上下两排出风口20,且对应的出风口20均设置有单独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和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做到自由切换出风方式和出风角度,实现冷风避人、热风落地。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位于上排的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同一个第一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位于下排的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同一个第二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结构简单,便于控制。当然,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各个出风口20对应的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第五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即一个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一个第五电机驱动。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的实施例中,各个出风口20对应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通过第三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即一个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通过一个第三电机驱动,结构简单,便于实现。当然,在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例中,位于同一竖直方向的两个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通过同一个第六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再次参见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贯流风叶组件包括两个贯流风叶40,两个贯流风叶40串联安装在机壳10内并通过同一个第四电机驱动,结构简单,节约能耗。本实施例中的机壳10内设置有风道11,贯流风叶组件安装在风道11内,上下两排出风口20均包括两个出风口20,风道11包括两个支流通道111,两个支流通道111与两个出风口20一一对应地连通设置,便于将风输送至出风口20上。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包括多块上下扫风叶片,上下扫风叶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31,将上下扫风叶片用微孔制作,若开启微风功能时仅需关闭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即可,则可以实现自由切换出风方式。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包括多块左右扫风叶片,左右扫风叶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通孔(图中未示出),将左右扫风叶片用微孔制作,若开启微风功能时仅需关闭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即可,则可以实现自由切换出风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出风口20为长方形或圆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或正方形,只要是在本技术的构思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上设置有上下两排出风口(20),各排所述出风口(20)均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20);贯流风叶组件,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10)内;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0)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0)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0),所述机壳(10)上设置有上下两排出风口(20),各排所述出风口(20)均包括至少一个出风口(20);贯流风叶组件,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机壳(10)内;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0)处;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出风口(20)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位于上排的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同一个第一电机驱动,位于下排的所述上下扫风叶片组件(30)通过同一个第二电机驱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出风口(20)对应的所述左右扫风叶片组件(50)通过第三电机驱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贯流风叶组件包括两个贯流风叶(40),两个所述贯流风叶(40)串联安装在所述机壳(10)内并通过同一个第四电机驱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空调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丘晓宏罗文君吴多智赵霆梁树莉高玉平黄松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