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662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17
一种助听器,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或头部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弧形的主壳体、分别弹性连接在主壳体两端的第一挂臂及第二挂臂、安装在主壳体的容腔内的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电路板电性连接的麦克风,以及与控制电路板可拆卸电性连接的播放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助听器有效提升了助听器的用户体验,丰富了助听器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助听器
本技术涉及医疗保健设备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携带方便、操作简单、功能全面的助听器。
技术介绍
助听器是一种帮助听力患者改善听力障碍的医疗器具,用来辅助加强听力,将声音信号放大后传送给用户,使用户在正常的情况下与旁人进行良好的交流。随着我国老龄化趋势越来越严重以及人们对耳聋问题的日益关注,助听器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根据调查,我国约四千万听力言语残疾人中的大多数需要佩戴助听器。得益于电子技术的发展,助听器的失真度越来越低,舒适度不断提高。具体表现为低噪声、低失真以及小型化等特点。助听器可分为单耳式和双耳式两种。单耳式助听器适用于单耳佩戴,例如耳道式、耳内式、耳背式等等。双耳式助听器适用于双耳佩戴,通常将麦克风设置在一个小盒子上,而这个小盒子可挂在口袋、衣物或腰带上。双耳式的盒式助听器,价格低廉,操作方便,但是其易惹人注目且笨重,携带不便。耳背式助听器外形小巧,隐蔽性好,外形类似香蕉状,小巧袖珍,挂在耳后使用。耳背式助听器使用时要挂在耳后,再放入耳塞,调节旋钮较麻烦,对老人尤为不便。耳内式助听器,能全部放在耳甲腔和外耳道内,不需任何电线或软管。但是由于体积小,容易丢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或头部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弧形的主壳体(100)、分别弹性连接在主壳体(100)两端的第一挂臂(200)及第二挂臂(300)、安装在主壳体(100)的容腔内的控制电路板(40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400)电性连接的麦克风(600),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400)可拆卸电性连接的播放单元(7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穿戴在人体颈部或头部的固定件,固定件包括弧形的主壳体(100)、分别弹性连接在主壳体(100)两端的第一挂臂(200)及第二挂臂(300)、安装在主壳体(100)的容腔内的控制电路板(400)、与所述控制电路板(400)电性连接的麦克风(600),以及与所述控制电路板(400)可拆卸电性连接的播放单元(7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0)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通过结构配合或螺栓连接后形成所述容腔;所述主壳体(100)还包括可分别调节所述主壳体(100)与第一挂臂(200)及第二挂臂(300)连接弧度的两个弹性连接件(130),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上的两个连接接口(140);所述第一挂臂(200)及第二挂臂(300)通过弹性连接件(130)与所述主壳体(100)连接;所述播放单元(700)通过连接接口(140)与控制电路板(400)可拆卸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臂(200)包括通过结构配合或螺栓连接的第三壳体(210)及第四壳体(220),或所述第一挂臂(200)和第二挂臂(300)分别包括通过结构配合或螺栓连接的第三壳体(210)、第四壳体(220)及通过结构配合或螺栓连接的第五壳体、第六壳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板(400)包括操作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攀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