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颈椎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3372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08-21 16: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颈椎治疗仪,包括刚性主机壳体、电控电路、电极组件、连接组件及两侧柔性手柄,柔性手柄通过连接组件与刚性主机壳体固定连接,刚性主机壳体包括外壳及底壳,电控电路设置在外壳与底壳构成的容纳空间中,电极组件设置在底壳上。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柔性手柄,可变形区域大,能很好适应脖子的粗细,采用的连接组件结构,巧妙实现了“刚性”与“柔性”的连接,相对于现有一体软胶框式颈椎按摩仪,这种软硬分离设计可以减少夹持脖子时,柔性手柄形变对整体框架的影响,使得弹性形变对电极组件贴合的影响降到最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颈椎治疗仪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保健
,特别涉及一种颈椎治疗仪。
技术介绍
通过机械运动,借助健身器材,燃烧脂肪来锻炼身体。通过健身器材健身需要不小的资金投入以及一部分时间。在我们人体各部位及神经中有微弱的生物电流流动,控制体内各器官发挥正常功能维持人体健康活动。如果这种生物电流不能顺畅流动,人体的机能便无法正常地运作,肌肉会僵硬疼痛,血液循环及神经会异常,导致酸痛等症状的出现。通过外加适当的电流可以人为引起肌肉的收缩或松弛,松弛时血液就大量输入,收缩时含有代谢废物的血液就送出,如此循环往复,可促使备注循环,营养肌肉和神经,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的效果。现有的颈部颈部治疗仪多采用电脉冲来刺激颈部肌肉,来缓解肌肉疲劳,放松神经。在结构上,现有的颈部颈部治疗仪采用便携式设计,包括弧形主体及两侧弧形手柄,弧形手柄与弧形主体活动连接。弧形主体由壳体组件、电控元件及活动按摩组件组成。在进行脉冲治疗时,脉冲电极与皮肤的贴合十分重要,贴合不好时会出现刺痛感。在使用时,电极自身的结构,例如电极片表面是否适应皮肤设计,电极底座的支撑是否有缓冲结构等都会对电极片的贴合度产生影响,除此之外,人体脖子的粗细不同,佩戴适合度也影响电极片的贴合程度。在结构上,现有的颈椎治疗装置电极底座设有缓冲结构,例如硅胶底座或弹性连接结构等,另外,通过活动手柄或弹性框架提供夹持力。现有的颈椎治疗装置无论采用哪种夹持力均使用的是刚性手柄,手柄本身不能发生形变,不能很好地适应脖子的粗细,从而造成电极组件往往不能很好地贴附皮肤并造成针刺痛感;另外,左手柄和右手柄与主体的连接处通常会夹到皮肤或头发等,使用不便;还有,弹簧的弹力通常较大且生硬,消费者长久佩戴后容易感到不适,尤其是颈动脉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颈部颈部治疗仪夹持力生硬、不能很好地适应脖子的粗细,从而造成电极组件往往不能很好地贴附皮肤并造成针刺痛感的问题,提出一种颈椎治疗仪,采用柔性手柄,可变形区域大,能很好适应脖子的粗细,避免了传统刚性手柄对动脉的压迫,在中间主机壳体元件较多时,还可以在手柄上增加弹力增强结构,例如弹性钢片或加强筋等,增加夹持力,提高电极组件与皮肤的贴合性。采用两个连接件连接柔性手柄与刚性主机壳体,结构工艺简单,便于实现,而且美观。一种颈椎治疗仪,包括刚性主机壳体、电控电路、电极组件、连接组件及两侧柔性手柄,所述柔性手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包括外壳及底壳,所述电控电路设置在所述外壳与底壳构成的容纳空间中,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进一步地,所述颈椎治疗仪还包括弹力增强结构,设置在所述柔性手柄上,用于增强所述柔性手柄的夹持力,所述弹力增强结构与所述连接组件或刚性主机壳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及所述柔性手柄的固定端固定连接,并通过分别嵌入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柔性手柄固定端内将所述刚性主机壳体、第一连接件及柔性手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及第二通孔,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孔及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连接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连接轴线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上部中间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柱、第四固定柱,周围设有环形槽。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手柄固定端设有第二U型槽,对应所述第三固定柱、第四固定柱,所述第二U型槽底部分别设有第三固定孔、第四固定孔,对应所述环形槽,所述第二U型槽上设有环形凸棱。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嵌入第二U型槽内,所述环形凸棱与所述环形槽扣合,所述第二连接件上部嵌入到所述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压住所述环形凸棱使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柔性手柄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弹力增强结构为弹性钢片,设置在所述柔性手柄内。进一步地,所述颈椎治疗仪还包括配重块,设置在柔性手柄的自由端且与所述弹性增强结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为电控电路中的电池,所述电池设置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与所述弹性钢片的末端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组件为两个,在所述内壳对称位置设有一长条形治疗光源。实施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颈椎治疗仪,采用柔性手柄,可变形区域大,能很好适应脖子的粗细,避免了传统刚性手柄对动脉的压迫,在中间主机壳体元件较多时,还可以在手柄上增加弹力增强结构,例如弹性钢片或加强筋等,增加电极组件与皮肤的贴合性。采用两个连接件连接柔性手柄与刚性主机壳体,结构工艺简单,便于实现,而且美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的结构组成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连接组件中的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连接组件中的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连接组件中的柔性手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数字所指代的部位名称为:100——颈椎治疗仪、110——刚性主机壳体、111——外壳、112——底壳、120——电控电路、130——电极组件、140——连接组件、141——第一连接件、1411——第一通孔、1412——第二通孔、1413——第一固定孔、1414——第二固定孔、1415——第一U型槽、142——第二连接件、1421——第一固定柱、1422——第二固定柱、1423——第三固定柱、1424——第四固定柱、1425——环形槽、151——第三固定孔、152——第四固定孔、153——第二U型槽、154——环形凸棱、160——弹力增强结构、170——配重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现有的颈部颈部治疗仪夹持力生硬、不能很好地适应脖子的粗细,从而造成电极组件130往往不能很好地贴附皮肤并造成针刺痛感及手柄压迫动脉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如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一种颈椎治疗仪100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提出一种颈椎治疗仪100,包括刚性主机壳体110、电控电路120、电极组件130、连接组件140及两侧柔性手柄,柔性手柄通过连接组件140与刚性主机壳体110固定连接,刚性主机壳体110包括外壳111及底壳112,电控电路120设置在外壳111与底壳112构成的容纳空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主机壳体、电控电路、电极组件、连接组件及两侧柔性手柄,所述柔性手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包括外壳及底壳,所述电控电路设置在所述外壳与底壳构成的容纳空间中,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刚性主机壳体、电控电路、电极组件、连接组件及两侧柔性手柄,所述柔性手柄通过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包括外壳及底壳,所述电控电路设置在所述外壳与底壳构成的容纳空间中,所述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底壳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刚性主机壳体及所述柔性手柄固定连接,并通过分别嵌入到所述第一连接件及所述柔性手柄内将所述刚性主机壳体、第一连接件及柔性手柄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设有第一U型槽,所述第一U型槽底部两端分别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中间设有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的连接轴线与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的连接轴线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上部中间对应所述第一固定孔、第二固定孔设有第一固定柱、第二固定柱,底部设有第三固定柱、第四固定柱,外侧圆周设有环形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手柄固定端设有第二U型槽,对应所述第三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晖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攀高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