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包启全专利>正文

防臭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89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臭地漏,属于排污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防臭地漏进水口始终处于开启状态,容易使地漏被堵塞住,同时地漏中的水容易滋生出蚊子等技术问题。本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设置在进水口处的面板和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的隔板,上述的进水腔和出水腔底部相通,所述的进水口位于进水腔的顶部,所述的出水口位于出水腔上部且出水口低于进水口,所述的进水腔内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与设于进水腔内的浮动装置相联,当进水腔内蓄有水时所述的浮动装置在水浮力作用下可将密封板顶靠在进水口处。本防臭地漏具有密封性好、过滤效果好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排污
,涉及一种地漏,特别是一种 防臭地漏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有各种各样的地漏,但如果根据地漏的工作原理, 大致分为水封式和封门式,两者各有优缺点,其中水封式地漏结 构简单,但是不能完全阻隔下水道中的异味,有时甚至还会出现 返溢现象。封门式地漏虽然密封效果比较好,但是结构比较复杂, 使用时会出现堵塞现象,且清理时较麻烦。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申请号200720169790.1就提供了一种组合式密封结构的地漏,该地漏包括上端进水口、下端u形水封结构,其中上端进水口处设置有供与地漏中其他进行组装的连接结构,下端u形水封结构进水端与所述上端进水口相连,U形水封结构出水口处铰接安装 一 封门,该封门利用自身重力盖 在U形水封结构的出水口上,在没有水的情况下将出水口封死。 该装置在出水口处安装封门来实现防臭和防返溢,但是其进水口 始终处于开启状态,这样外界的杂质容易落入到地漏内部造成沉 淀,长久下去就会使地漏被堵塞住,其次,该地漏中的水封结构 蓄有水防止虫子爬入到地面,但是这些水长久停留在地漏中时就 会发臭、产生蚊子等害虫,其臭气也就会散发出来,蚊子等害虫 就会飞出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地漏存在着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密封性能好的防臭地漏。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防臭地 漏,包括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壳体、设置在进水口处的面板和 设置在壳体内将壳体分隔成进水腔和出水腔的隔板,上述的进水 腔和出水腔底部相通,所述的进水口位于进水腔的顶部,所述的 出水口位于出水腔上部且出水口低于进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进水腔内设有密封板,该密封板与设于进水腔内的浮动装置相 联,当进水腔内蓄有水时所述的浮动装置在水浮力作用下可将密 封板顶靠在进水口处。通过浮动装置将密封板顶靠在进水口处可以使密封板和进水 口之间形成密封,这样不仅可以防止水返溢和防止臭虫从下水道 爬入到地面上,而且还以可阻隔下水道中的异味。同时当密封板 与进水口形成密封时,地面上的灰尘等杂质就不会落入到进水腔 内,从而防止杂质落入到进水腔内造成堵塞现象。在初始状态下,密封板与进水口处于密封状态。排水时,密 封板在水流的冲击下离开进水口,也就是说密封板在水压的作用 下克服浮动装置的浮力与进水口脱离,这样水便由进水腔进入到 出水腔最后被排入到排水管中。排水结束后,密封板在浮动装置 的浮力作用下重新顶靠在进水口处并使密封板和进水口之间重新 形成密封。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浮动装置包括浮体和导向杆, 所述的导向杆一端固连在密封板上,另一端固连在浮体上。浮体 内部为空心且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样当进水腔蓄有水的时候,浮 体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密封板顶靠在进水口处并使密封板和进水口 之间形成密封。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进水腔内还设有当密封板升降 时能防止密封板晃动的定位机构。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套在密封板上的且能让水通过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与密封板固连且定位件的外径略小于进水腔的孔径。由于定位件的外径略小于进水腔的孔径,这样就可以在当密封板在浮体作用下升降时就可以防止密封板晃动,从而保证密封板能与进水口形成完全密封,而不会出现由于密封板晃动使密封板与进水口错位造成密封不严的情况。 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件与密封板连为一体。 作为第二种情况,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套在浮体上且能让水通过的定位件,所述的定位件与浮体固连且定位件的外径略小于进水腔的孔径。这样同样防止密封板在浮体作用下升降时出现晃动的情况。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件与浮体连为一体。 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件上设有通水孔。排水时密封板在水流的冲击下离开进水口,水便从定位件上的通水孔流入到出水腔内并被排入到排水管中。作为第三种情况,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定位机构包括固连在进水腔内壁且能让水通过的支架,所述的支架上设有套筒,上述的导向杆穿插在套筒内。在上述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支架上设有通水孔。 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出水腔横截面积大于进水腔横截面积。这样使得排水量变得更大,同时使杂质能更容易被排出去,使地漏不容易被堵塞住。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面板上镶嵌有过滤罩。过滤罩可以防止体积较大的杂质落入到壳体内而造成地漏被堵塞住。在上述的改良结构的防臭地漏中,所述的过滤罩和进水口之 间设有呈蜂窝状的小过滤罩。这样就能形成双重过滤,特别对毛 发等漂浮物及体积较大的杂质更难落入到壳体内,从而使地漏不 容易被堵塞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防臭地漏具有以下优点-1、 本防臭地漏在进水口处设有能与进水口形成密封的密封 板,这样不仅能防止虫子从排水管中爬入到地面上,还可以防止 长久停留在地漏中的水发臭时其臭气不会散发上来。这样防臭效 果更好。2、 本防臭地漏通过浮体来控制密封板的升降,浮体在水浮力 的作用下能将密封板紧紧抵靠在进水口处,这样不仅使其密封效 果更好,而且使虫子更难从排水管中爬入到地面上。3、 本防臭地漏在进水腔内设有支架来防止当密封板升降时密封板出现晃动的情况,从而不会出现由于密封板晃动使密封板与 进水口错位造成密封不严的情况。4、 本防臭地漏设有两个过滤罩形成双重过滤,使体积较大的杂质更难落入到壳体内,从而使地漏不容易被堵塞住。过滤效果 更好。附图说明图1是本防臭地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本防臭地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中本防臭地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3中本防臭地漏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进水腔;12、出水腔;13、隔板;14、 进水口; 15、出水口; 2、密封板;3、浮体;4、定位件;5、支 架;51、套筒;6、通水孔;7、面板;8、过滤罩;9、小过滤罩; 10、导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本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 14和出水口 15的壳体1、设置在进水口 14处的面板7和设置在壳体1内将壳体1分隔成进水腔11和出水腔12的隔板13。进水腔11和出水 腔12底部相通,进水口 14位于进水腔11的顶部,出水口15位 于出水腔12上部且出水口 15低于进水口 14。在进水腔11内设有密封板2,该密封板2与设于进水腔11 内的浮动装置相联。具体来说,浮动装置包括浮体3和导向杆10, 其中导向杆10—端固连在密封板2上,另一端固连在浮体3上。 浮体3内部为空心且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样当进水腔11蓄有水的 时候,浮体3在浮力的作用下将密封板2顶靠在进水口 14处并使 密封板2和进水口 14之间形成密封。在进水腔11内还设有当密封板2升降时能防止密封板2晃动 的定位机构,定位机构包括与密封板2连为一体的定位件4,其 中定位件4的外径略小于进水腔11的孔径。这样就可以在当密封 板2在浮体3作用下升降时就可以防止密封板2晃动,从而保证 密封板2能与进水口 14形成完全密封,而不会出现由于密封板2 晃动使密封板2与进水口 14错位造成密封不严的情况。在定位件 4上设有通水孔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地漏,包括具有进水口(14)和出水口(15)的壳体(1)、设置在进水口(14)处的面板(7)和设置在壳体(1)内将壳体(1)分隔成进水腔(11)和出水腔(12)的隔板(13),上述的进水腔(11)和出水腔(12)底部相通,所述的进水口(14)位于进水腔(11)的顶部,所述的出水口(15)位于出水腔(12)上部且出水口(15)低于进水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水腔(11)内设有密封板(2),该密封板(2)与设于进水腔(11)内的浮动装置相联,当进水腔(11)内蓄有水时所述的浮动装置在水浮力作用下可将密封板(2)顶靠在进水口(14)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包启全
申请(专利权)人:包启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