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汪赟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58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包括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第三内筒体、第四环形槽沟;所述第一圆筒体底端与第二圆筒体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底端与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内径大于第一圆筒体内径,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内径大于第二圆筒体内径;第三内筒体套设在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内,第三内筒体顶端与第二圆筒体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雨水收集接口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中的其他各个部件(即包括有主连接器、取水控制开关、水管多口径转接头、水箱转接口等)之间配合安装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广,可与当前国内常规圆形雨水排水管道配合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
本技术涉及降水雨水收集
,具体为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
技术介绍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人口不断增长,城市日渐增多和扩张,各地用水量不断增多,不少地区和国家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正日益突出。节约用水和合理利用水资源为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降水是一种几乎在每个地区都会时常发生的事情,如果我们能有效、便捷地把这一种相对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那么将会起到显著的节水效果,可有效地减少我们对地下水和地表径流水的开采利用。而且,随着城市建筑面积的不断扩大,在降水过程中,通过建筑物上设置的排水管道流出的水量也相当可观,如果能有一种有效的设备和方法能把排水管道上的雨水收集起来加以充分利用,就会形成一种有效的节约用水途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与雨水排水管相连接,并实现对雨水收集功能的可调节雨水收集器以及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调节雨水收集器,包括主连接器、取水控制开关、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水管多口径转接头、水箱转接口和嵌套在主连接器上下两端部的两个固定卡扣,水管多口径转接头通过雨水收集接口与主连接器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连接器包括上接口、外壳筒体、侧部开关口、侧部雨水收集口、下接口;其中,所述上接口与下接口位于上下同轴心延伸方向上,侧部开关口与侧部雨水收集口位于左右同轴心延伸方向上;在上接口与外壳筒体顶端之间形成用于配合连接固定卡扣的第一环形卡槽,雨水排水管道通过固定卡扣与主连接器的上接口连通;在侧部开关口与外壳筒体侧端之间形成用于配合连接取水控制开关的第二环形卡槽,使得取水控制开关能够由外往内地嵌置进入侧部开关口内并朝向侧部雨水收集口,且取水控制开关与该侧部雨水收集口连通;水箱转接口或者出水管路通过固定卡扣与主连接器的下接口连通。作为优选:所述取水控制开关包括雨水过滤网、封堵端、雨水接收管体、矩形接口,支撑卡扣,连接槽口,敞口端;其中,在雨水接收管体的中间部位上开设有用于接收雨水的矩形接口,且在矩形接口上设置有雨水过滤网,用于阻挡雨水中树叶等杂质随同雨水进入到雨水接收管体内,即达到过滤杂质的目的;在雨水接收管体内壁面上设置有用于嵌套并卡住雨水过滤网的两根支撑卡扣,使得嵌置入雨水接收管体内的雨水过滤网贴合并将矩形接口进行封装;所述雨水接收管体一侧端为封堵端,雨水接收管体另一侧端为敞口端,这样使得由矩形接口进入的雨水只能沿着雨水接收管体的敞口端流出;在雨水接收管体的敞口端边沿上设有用于卡扣定位连接在主连接器内的多个连接槽口;在雨水接收管体的封堵端外侧面上设置有用于调控雨水接收管体进行上下旋转的旋钮扣。通过上下旋转调控该旋钮扣,以实现在将雨水接收管体上的矩形接口进行朝上即朝向主连接器的上接口时以接收由主连接器的上接口注入或者流入的雨水;或者在将雨水接收管体上的矩形接口进行朝下(即朝向主连接器的下接口)时,由主连接器的上接口注入或者流入的雨水直接从雨水接收管体侧部流过并通过主连接器的下接口进入到水箱转接口或者出水管路(包括雨水排水管)中。作为优选: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具体地:所述雨水收集接口包括第一圆筒体、第二圆筒体、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第三内筒体、第四环形槽沟;其中,所述第一圆筒体底端与第二圆筒体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底端与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内径大于第一圆筒体内径,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内径大于第二圆筒体内径;第三内筒体套设在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内,且第三内筒体顶端与第二圆筒体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与第三内筒体之间形成用于嵌置主连接器上侧部雨水收集口的第四环形槽沟,在该第四环形槽沟内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条。作为优选:所述外壳筒体呈十字状。所述上接口、侧部开关口、侧部雨水收集口与下接口相互连通。所述侧部雨水收集口内径大于上接口内径。作为优选:所述雨水过滤网是采用过滤钢丝网或者过滤铁丝网。作为优选:在雨水接收管体的封堵端内侧边沿设有用于将雨水接收管体卡扣连接在侧部开关口上的第三环形槽沟。作为优选:在第四环形槽沟内设置有用于能够与雨水接收管体的敞口端上相应连接槽口卡扣配合连接的多根加强筋条。这样以保证雨水接收管体卡扣定位在主连接器内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水管多口径转接头包括外管装置和接头装置,所述外管装置包括固定外管、固定装置和第二螺栓,所述固定外管一端与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挡板和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对称分布在挡板内,且第一螺栓通过挡板内的内螺纹与挡板活动连接,所述挡板一侧与固定外管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外管另一侧开设有第二螺栓孔,所述第二螺栓通过螺纹与固定外管活动连接,且第二螺栓对称分布在固定外管的一端,所述固定外管的内表面开设有内螺纹,所述固定外管通过内螺纹与接头装置活动连接,所述接头装置包括第一垫管、进水管、通水管,出水管和第二垫管,所述进水管一侧与通水管一侧固定连接,且进水管的截面为梯形,所述通水管的一侧与第一垫管的一侧固定,且第一垫管截面为梯形,所述通水管的另一侧与出水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出水管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第二垫管,所述通水管的外表面开设有外螺纹,所述通水管与固定外管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所述第一垫管与第一螺栓滑动连接,所述第二垫管与第二螺栓滑动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一螺栓共有四组,且第一螺栓对称分布在挡板内。所述的第二螺栓共两组,且第二螺栓均匀对称分布在固定外管的一侧所述的接头装置共有两组,所述两组的接头装置中的出水管的一侧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外管装置共有两组,且与接头装置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垫管的一侧开设有截面为梯形的缺口,所述进水管位于第一垫管的内部。所述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基本工作原理:不同孔径的外管与接头装置滑动连接,两个接头装置中的进外管分别滑动连接不同孔径的水管,将外管通过螺纹与接头装置活动连接,两个外管分别与对应的接地装置螺纹连接,分别转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通过螺栓挤压垫管,起到固定的作用,更换不同的水管时,分别转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然后旋转外管,将水管取出,达到更换不同孔径水管的目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实现与雨水排水管相连接,通过该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雨水收集器实现对雨水收集的功能,而且本技术的一种可调节雨水收集器中的各个部件(即包括有主连接器、取水控制开关、雨水收集接口、水管多口径转接头、水箱转接口等)安装方便,成本低,适用性广,可与当前国内常规圆形雨水排水管道配合使用。附图说明图1~2为本技术中主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3~5为本技术中取水控制开关的结构示意图;图6~8为本技术中雨水收集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中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中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接头装置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中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外管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中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3为本技术中水管多口径转接头的第一垫管结构示意图。图14~15为本技术中水箱转接口的结构示意图;图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筒体(31)、第二圆筒体(32)、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第三内筒体(34)、第四环形槽沟(35);其中,所述第一圆筒体(31)底端与第二圆筒体(32)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32)底端与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32)内径大于第一圆筒体(31)内径,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内径大于第二圆筒体(32)内径;第三内筒体(34)套设在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内,且第三内筒体(34)顶端与第二圆筒体(32)底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与第三内筒体(34)之间形成用于嵌置主连接器(1)上侧部雨水收集口(15)的第四环形槽沟(35),在该第四环形槽沟(35)内设置有多个加强筋条(3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可调节雨水收集器的雨水收集接口,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筒体(31)、第二圆筒体(32)、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第三内筒体(34)、第四环形槽沟(35);其中,所述第一圆筒体(31)底端与第二圆筒体(32)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32)底端与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顶端固定连接为一体,第二圆筒体(32)内径大于第一圆筒体(31)内径,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33)内径大于第二圆筒体(32)内径;第三内筒体(34)套设在第三渐开状外圆筒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赟
申请(专利权)人:汪赟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