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41514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包括位于承台两侧处于待浇筑的V构下方的承载平台和锚固在承台上端的钢管支架;所述的承载平台一端锚固在承台侧部,另一端沿竖向倾斜布置用于支撑V构模板,承载平台通过多组张拉结构吊挂在钢管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钢管支架和承载平台之间通过扣索连接,将V构施工的荷载通过钢管支架直接或者通过扣索间接承受,有效的解决了V构斜腿支撑结构的基础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斜腿支架与主梁支架的变形同步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
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工程
,具体地指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
技术介绍
支架作为桥梁施工常用的临时结构,最常见的是少钢管支架和满堂脚手支架,支架立柱通过打入一定深度或者直接作用于扩大基础上来承受施工产生的竖向荷载。该型支架对于桥梁V构尤其是在深海桥梁V构施工中具有局限性,V构斜腿部分若采用支架支撑则需解决支架的基础问题,即使有条件采用支架如何解决斜腿支架与主梁支架的变形同步也是一个难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有人提出了以承台作为承载基础搭建V构模板,如专利号为“CN104358213A”的名为“考虑斜腿约束作用的混凝土三角刚构少支架与对拉杆组合施工方法”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该专利介绍了一种利用浇筑好的承台作为承载基础搭建三角刚构施工模板的施工方法,通过在承台上预埋背杠,利用对拉杆张紧背杠,背杠承载模板,然后分段浇筑三角刚构,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解决无法搭建满堂支架浇筑刚构的问题。但是该施工方案考虑到承载重量,只能分段施工,施工难度大,效率低,时间长,很难进行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承台两侧处于待浇筑的V构下方的承载平台和锚固在承台上端的钢管支架;所述的承载平台一端锚固在承台侧部,另一端沿竖向倾斜布置用于支撑V构模板,承载平台通过多组张拉结构吊挂在钢管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的张拉结构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上的张拉支座和连接于钢管支架上的固定支座;所述的张拉支座上穿设有张拉杆;所述的张拉杆与张拉支座上的锁紧螺母和张拉螺母螺旋连接;所述的固定支座上设置有扣索;所述的扣索与张拉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支架为下小上大的三角形桁架结构,钢管支架横向两侧悬置于待浇筑的V构上方。进一步的所述的钢管支架上端远离承台的边角处设置有铰支座;所述的固定支座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铰支座上。本技术采用在钢管支架和承载平台之间通过扣索连接,将V构施工的荷载通过钢管支架直接或者通过扣索间接承受,有效的解决了V构斜腿支撑结构的基础问题,同时也解决了斜腿支架与主梁支架的变形同步的难题。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承载平台与钢管支架布置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钢管支架与承台布置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张拉结构示意图。其中:1—承台;2—承载平台;3—钢管支架;4—张拉支座;5—固定支座;6—张拉杆;7—锁紧螺母;8—张拉螺母;9—扣索;10—铰支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3,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包括位于承台1两侧处于待浇筑的V构下方的承载平台2和锚固在承台1上端的钢管支架3,本实施例的钢管支架3如图2所示,为下小上大的三角形桁架结构,钢管支架3横向两侧悬置于待浇筑的V构上方。承载平台2为桁架结构,一端锚固在承台1侧部,另一端沿竖向倾斜布置用于支撑V构模板,承载平台2通过多组张拉结构吊挂在钢管支架3上。如图3所示,张拉结构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2上的张拉支座4和连接于钢管支架3上的固定支座5,张拉支座4上穿设有张拉杆6,张拉杆6与张拉支座4上的锁紧螺母7和张拉螺母8螺旋连接,固定支座5上设置有扣索9,扣索9与张拉杆6固定连接。钢管支架3上端远离承台1的边角处设置有铰支座10,固定支座5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铰支座10上。承载平台2上布置有多个铰支座结构,张拉支座4可旋转地铰接连接于承载平台2上。实际使用时,通过承台1上的预埋螺钉将钢管支架3锚固在承台1的上端,通过承台1侧部的预埋结构将承载平台2锚固在承台1的侧部,将张拉结构的固定支座5连接到钢管支架3的铰支座10上,将张拉支座4连接到承载平台2的铰支座结构上,通过旋拧张拉螺母8调节张拉杆6的长度,使扣索张紧,将承载平台2吊挂在钢管支架3上,然后使用锁紧螺母7将张拉杆6锁紧,在承载平台2上安装V构的模板,依托承载平台2浇筑V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上下方向指图2的上下方向,横向方向指图2的左右方向。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承台(1)两侧处于待浇筑的V构下方的承载平台(2)和锚固在承台(1)上端的钢管支架(3);所述的承载平台(2)一端锚固在承台(1)侧部,另一端沿竖向倾斜布置用于支撑V构模板,承载平台(2)通过多组张拉结构吊挂在钢管支架(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承台(1)两侧处于待浇筑的V构下方的承载平台(2)和锚固在承台(1)上端的钢管支架(3);所述的承载平台(2)一端锚固在承台(1)侧部,另一端沿竖向倾斜布置用于支撑V构模板,承载平台(2)通过多组张拉结构吊挂在钢管支架(3)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桥梁V构施工支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张拉结构包括连接于承载平台(2)上的张拉支座(4)和连接于钢管支架(3)上的固定支座(5);所述的张拉支座(4)上穿设有张拉杆(6);所述的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平汪文霞李拔周郭强李阳阮明华游新鹏杨宝林纪岩程多云刘益平林树奎汪磊李曾曾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