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43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的外层表面设置有针织外层面,所述针织外层面与针织底层面通过纺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的底层设置有针织底层面,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在织造过程中,通过增大纱线张力,使制得的针织面料的针织外层面细腻耐磨性强,针织底层面用拼纱,缩小线圈长度,可有效的防止钩丝的产生,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针织底层面的内侧表面增加了发热纤维层,使得发热纤维与身体皮肤贴近,在保存温度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热量,使得针织面料的保暖效果提高,同时在针织外层面与针织底层面之间增加了空气层,空气层类似与空气层面料的原理,能够进一步将温度阻隔,防止扩散到外部,进一步提高了保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
本技术属于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
技术介绍
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人类对合理利用有限天然资源和对环境保护观念的深入,绿色的制造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在的针织面料长时间摩擦会产生毛边或者产生钩丝的情况,影响服装的质量,另外现在的面料一般都是通过阻断热量向外传递来实现保暖,保暖的效果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所述针织面料的外层表面设置有针织外层面,所述针织外层面与针织底层面通过纺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的底层设置有针织底层面,所述针织外层面与针织底层面之间设置有空气层,所述针织底层面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纤维层,所述针织底层面与发热纤维层通过混织连接。优选的,所述针织外层面表面的纱长为22cm。优选的,所述针织底层面的表面通过拼纱纺织成网状结构。优选的,所述针织底层面与发热纤维层的比例为60%:40%。优选的,所述针织外层面的内部设置有锦纶,且针织外层面与锦纶的比例为7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本技术中在织造过程中,通过增大纱线张力,使制得的针织面料的针织外层面细腻耐磨性强,针织底层面用拼纱,缩小线圈长度,可有效的防止钩丝的产生;在本技术的针织底层面的内侧表面增加了发热纤维层,使得发热纤维与身体皮肤贴近,在保存温度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热量,使得针织面料的保暖效果提高,同时在针织外层面与针织底层面之间增加了空气层,空气层类似与空气层面料的原理,能够进一步将温度阻隔,防止扩散到外部,进一步提高了保暖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纺织图形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织面料、2-针织外层面、3-空气层、4-针织底层面、5-发热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1,针织面料1的外层表面设置有针织外层面2,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通过纺织连接,针织面料1的底层设置有针织底层面4,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之间设置有空气层3,针织底层面4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纤维层5,针织底层面4与发热纤维层5通过混织连接。为了提高耐磨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针织外层面2表面的纱长为22cm。为了防止钩丝,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针织底层面4的表面通过拼纱纺织成网状结构。为了提高保暖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针织底层面4与发热纤维层5的比例为60%:40%。为了增加弹性,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针织外层面2的内部设置有锦纶,且针织外层面2与锦纶的比例为70%:30%。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通过增大纱线张力,使制得的针织面料1的针织外层面2细腻耐磨性强,针织底层面4用拼纱,缩小线圈长度,可有效的防止钩丝的产生;针织底层面4的内侧表面的发热纤维5层通过与身体皮肤贴近,在保存温度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热量,使得针织面料1的保暖效果提高,同时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之间的空气层3类似与空气层面料的原理,能够进一步将温度阻隔,防止扩散到外部,进一步提高了保暖效果。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1)的外层表面设置有针织外层面(2),所述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通过纺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1)的底层设置有针织底层面(4),所述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之间设置有空气层(3),所述针织底层面(4)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纤维层(5),所述针织底层面(4)与发热纤维层(5)通过混织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包括针织面料(1),其特征在于:所述针织面料(1)的外层表面设置有针织外层面(2),所述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通过纺织连接,所述针织面料(1)的底层设置有针织底层面(4),所述针织外层面(2)与针织底层面(4)之间设置有空气层(3),所述针织底层面(4)的底部设置有发热纤维层(5),所述针织底层面(4)与发热纤维层(5)通过混织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防钩丝针织面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燕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凯信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