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柜员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389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柜员机,所述自动柜员机的面板的顶部设有摄像采集口和封盖所述摄像头采集口的防窥镜片,所述自动柜员机内设有相对所述摄像头采集口设置的摄像头和补光灯板,所述补光灯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另一侧抵接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保障了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的画质,从而大幅提升了自动柜员机对人脸图像识别的成功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柜员机
本技术涉及金融自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柜员机。
技术介绍
伴随银行业务的发展,人脸识别成为自动柜员机的必要需求。各金融设备厂商采用在自动柜员机上安装人脸图像采集摄像装置(人脸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包括摄像头、红外补光灯板等)来满足此需求。为保证人脸图像采集摄像头采集的成功率,以及良好的客户体验。人脸图像采集摄像装置通常放置在自动柜员机内部,面板的防窥镜片后方。目前的人脸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存在以下问题,由于补光灯板产生的光经过防窥镜片时,有部分光线会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反射至摄像头的镜头照射范围内,这样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会出现光斑、亮点等杂质,画质较差,导致采集的人脸图像的识别成功率很低,往往需要多次重复采集人脸图像,影响用户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柜员机,旨在提升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的画质,以提升人脸图像的识别成功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自动柜员机,所述自动柜员机的面板的顶部设有摄像头采集口和封盖所述摄像头采集口的防窥镜片,所述自动柜员机内设有相对所述摄像头采集口设置的摄像头和补光灯板,所述补光灯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另一侧抵接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优选地,所述遮光部件为弹性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两侧对应与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和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弹性抵接。优选地,所述遮光部件与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粘贴固定。优选地,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补光灯板一体设置在一固定座上,或,所述摄像头设置在一固定座上,所述补光灯板通过一固定零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优选地,所述补光灯板设置在所述摄像头的上方。优选地,所述防窥镜片与所述摄像头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开口朝上,且该夹角的大小为0°~30°。优选地,所述补光灯板的发光面位于所述防窥镜片与所述摄像头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所述补光灯板的发光面与所述摄像头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3~13mm。优选地,所述摄像头的中心与所述补光灯板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为9~19mm。优选地,所述摄像头采集口底端的外侧边与所述摄像头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为0~15mm。优选地,所述摄像头采集口底端的外侧边高于所述摄像头端口的底端0~5mm,或所述摄像头采集口底端的外侧边低于所述摄像头端口的底端0~10mm。本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补光灯板与摄像头之间设置遮光部件,并且遮光部件的两侧分别抵接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和摄像头的一侧,从而遮光部件形成补光灯板与摄像头之间的隔离屏障,遮光部件将补光灯板照射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而产生的反射光挡住,使得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反射的光线不会进入到摄像头的镜头照射范围而造成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出现光斑、亮点等杂质,有效的保障了摄像头采集的人脸图像的画质,从而大幅提升了自动柜员机对人脸图像识别的成功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自动柜员机较佳实施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柜员机。参照图1,本实施例中,该自动柜员机的面板10的顶部设有摄像头采集口和封盖摄像头采集口11的防窥镜片20,自动柜员机内设有相对摄像头采集口11设置的摄像头30和补光灯板40,补光灯板40与摄像头30之间设置有遮光部件50,遮光部件50的一侧抵接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另一侧抵接补光灯板40靠近摄像头3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补光灯板40优选采用红外补光灯板40。补光灯板40与摄像头30邻近设置,补光灯板40可以设置在摄像头30的上、下、左、右等方位。遮光部件50优选采用不透光材质。本实施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补光灯板40与摄像头30之间设置遮光部件50,并且遮光部件50的两侧分别抵接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和摄像头30的一侧,从而遮光部件50形成补光灯板40与摄像头30之间的隔离屏障,遮光部件50将补光灯板40照射到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而产生的反射光挡住,使得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反射的光线不会进入到摄像头30的镜头照射范围而造成摄像头30采集的图像出现光斑、亮点等杂质,有效的保障了摄像头30采集的人脸图像的画质,从而大幅提升了自动柜员机对人脸图像识别的成功率。进一步地,本实施例的遮光部件50优选采用弹性部件(即弹性材质制作的部件,例如,弹性塑胶),遮光部件50的两侧对应与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和补光灯板40靠近摄像头30的一侧弹性抵接。即通过采用弹性材质的遮光部件50,使得遮光部件50的两侧分别可紧贴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和补光灯板40靠近摄像头30的一侧,遮光部件50形成密封的挡光屏障,如此,保证对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的反射光完全的阻挡,不让一点光线漏到摄像头30的镜头照射范围内,更好的保证摄像头30采集的图像的画质。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优选采用遮光部件50与防窥镜片20的内表面粘贴固定,例如,通过双面胶粘接。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遮光部件50还可以与其它部位固定(例如,与补光灯板40固定),或采取其它固定方式固定。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摄像头30与补光灯板40采用分体设置,摄像头30设置在一固定座60上,补光灯板40通过一固定零件70与固定座60连接,通过调整固定零件70的尺寸,可调节补光灯板40与防窥镜片20之间的距离。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摄像头30和补光灯板40也可以采用一体设置在一固定座60上,或者采用其它固定方式。优选地,参照图1,本实施例的自动柜员机,采用补光灯板40设置在摄像头30的上方。进一步地,防窥镜片20与摄像头30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C为开口朝上,该夹角C的大小为0°~30°;补光灯板40的发光面位于防窥镜片20与摄像头30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补光灯板40的发光面与摄像头30的端口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A为3~13mm;摄像头30的中心与补光灯板40的中心之间的垂直距离B为9~19mm;摄像头采集口11底端的外侧边与摄像头3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D为0~15mm;摄像头采集口11底端的外侧边高于摄像头30端口的底端0~5mm,或摄像头采集口11底端的外侧边低于摄像头30端口的底端0~10mm,即图1中E的尺寸至为-5~10mm,E为负值时,代表摄像头采集口11底端的外侧边高于摄像头30端口的底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柜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柜员机的面板的顶部设有摄像头采集口和封盖所述摄像头采集口的防窥镜片,所述自动柜员机内设有相对所述摄像头采集口设置的摄像头和补光灯板,所述补光灯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另一侧抵接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柜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柜员机的面板的顶部设有摄像头采集口和封盖所述摄像头采集口的防窥镜片,所述自动柜员机内设有相对所述摄像头采集口设置的摄像头和补光灯板,所述补光灯板与所述摄像头之间设置有遮光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一侧抵接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另一侧抵接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柜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为弹性部件,所述遮光部件的两侧对应与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和所述补光灯板靠近所述摄像头的一侧弹性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柜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遮光部件与所述防窥镜片的内表面粘贴固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柜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和所述补光灯板一体设置在一固定座上,或,所述摄像头设置在一固定座上,所述补光灯板通过一固定零件与所述固定座连接。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自动柜员机,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鑫柳树亀山孝行饶乃家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金融设备系统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