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森专利>正文

一种水封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220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水封地漏,属于下水道防臭地漏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水封体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封闭,上端为半月板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水封体上端有外沿,上盖板上均布漏水孔,装在水封体上。结构合理,易于制造,便于安装;直接装于下水管道内,不占空间;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反臭味,减小室内空气污染,堵塞时,易清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下水管道上。(*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下水道防臭地漏的设计和制造
目前,下水道普遍采用的地漏有两种,一种是具有拐脖式水封地漏,在拐脖处形成反水弯留水,防止臭味上反,但是安装需要一定的空间,拐脖处污物不好处理。另一种是具有扣碗式地漏,扣碗口径比下水道管径稍大,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扣碗与下水道口距离太小,污水不易下流;如果扣碗与下水道口距离大了,污水易下流,但是臭味也能反上来,污染室内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易安装、不反臭味的一种水封地漏。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其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水封体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封闭,上端为半月板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水封体上端有外沿,上盖板上均布漏水孔,上盖板装在水封体上。水封体套在下水管内,靠外沿固定,上盖板压在水封体上,当污水经上盖板流入水封体,再由水封体出水口流出,这样就能在水封体底部形成反水弯,实现水封全过程,达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合理,易于制造,便于安装,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直接装于下水管道内,不占空间;能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向室内反臭味,减少室内空气污染,防止蚊虫入室;堵塞时易清理。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该水封地漏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水封体(3)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5)封闭,上端为半月板(2)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4),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6),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水封体上端有外沿(7),上盖板(1)上均布漏水孔,上盖板(1)装在水封体上。安装后,防臭、防蚊虫效果非常好。权利要求1.一种水封地漏,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水封体(3)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5)封闭,上端为半月板(2)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4),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6),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封地漏,其特征在于水封体上端有外沿(7),上盖板(1)上均布漏水孔,上盖板(1)装在水封体上。专利摘要一种水封地漏,属于下水道防臭地漏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水封体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封闭,上端为半月板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水封体上端有外沿,上盖板上均布漏水孔,装在水封体上。结构合理,易于制造,便于安装;直接装于下水管道内,不占空间;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反臭味,减小室内空气污染,堵塞时,易清理。可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物的下水管道上。文档编号E03C1/26GK2306271SQ9722685公开日1999年2月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1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1日专利技术者张森 申请人:张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封地漏,由上盖板和水封体构成,其特征在于水封体(3)是圆柱管底端为底板(5)封闭,上端为半月板(2)局部封闭,半月板连中间隔板(4),在半月板下面的圆柱管上开有出水口(6),中间隔板底线底于出水口底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森
申请(专利权)人:张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