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水池接污用品。目前市售的水池接污器是一种与下水道口大小一致的、细网状凹碗。使用时,放在水池下水道口,使水从网状凹碗里漏走,污物接在凹碗内。但这种接污器接污容量小,宜堵塞,常因水池排水不畅而使污垢沾在水池内四壁,清洗起来极不方便,用户极希望有更好的接污器问世。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了已有水池接污器存在的缺点,设计一种接污容量大,不宜堵塞,使下水排放通畅,不污染水池的接污器。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说明之。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附图2是本技术的托盘的结构图;附图3是本技术的大渗漏斗的结构图;附图4是本技术的小渗漏斗的结构图。图中1.托盘;2.大渗漏斗;3.小渗漏斗;4.托盘框;5.格条;6.提手;7.大渗漏斗框;8.大渗漏斗侧壁;9.渗水孔;10.渗水孔。本技术的结构见附图1,是由小渗漏斗(3)放置在大渗漏斗(2)的底部,托盘(1)嵌入大渗漏斗框(7)内组合而成的。托盘(1)的结构见附图2,是在长方形托盘框(4)内,横接有数根格条(5),格条(5)略低于托盘框(4),这样设计是为了便于摆物品。在托盘(1)的两头,都接有凹凸形提手(6),这是便于使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池接污器,其特征在于,是由小渗漏斗放置在大渗漏斗的底部,托盘嵌入大渗漏斗内组合而成的;a.托盘:在长方形托盘框内横接数根格条,格条略低于托盘框,托盘两头是凹凸形提手;b.大渗漏斗:在长方形大渗漏斗框内下面是四侧壁呈梯形的大渗漏 斗,在其中两侧上开有渗水孔,大渗漏斗的底部小于上部;c.小渗漏斗:在长方船形小渗漏斗的底面开有渗水孔。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