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具下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099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具下料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提升机将载具筐提升至合适位置,输送线带动载具进入两载具板上的容置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载具连续地自动化下料,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力投入,且能够大大缩短载具下料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Carrier blank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chanical equipment, in particular to a loading material unloading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lifts the carrier basket to an appropriate position by a hoist, and the conveyor line drives the carrier into the holding groove on the two carrier plates. The structure can realize the continuous automatic cutting of the carrier, which is convenient to operate, reduces the manpower input, and can greatly shorten the time required for cutting the carrier and improve the working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载具下料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载具下料结构。
技术介绍
FPC软板上料系统中,将载具上的FPC软板上来后,需要对载具进行回收下料,现有的FPC软板载具一般采用人工进行搬运,在载具回收过程中,需要对每个载具分别搬运,工人劳动强度大,回收效率低,增加了大量人工成本,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载具连续地自动化下料,操作方便,工作效率的载具下料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载具下料结构,包括输送线以及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上设置有载具筐,所述提升机带动所述载具筐上下运动;所述载具筐包括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通过四角处的竖杆连接,所述载具筐内设置有两载具板,所述载具板上设有多个档条,相邻档条之间形成容置所述载具的容置槽,两载具板相对设置两基板平行设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轨道动力部件;所述机架包括多个固定座,相邻固定座平行设置,且相邻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上滑设有滑套,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滑套上,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一侧的固定座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调节座以及设置在两调节座之间的丝杠,所述丝杠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轨道底部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丝杠一端设有一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设有手柄,手柄通过轴销与手轮活动联接,手柄可在手轮上以轴销为支点转动;所述手轮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手柄可折叠于所述容置槽内。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包括推料架,所述推料架上设有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上设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活塞杆杆端设有推料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输送线上设有两导向块,两导向块相对设置,所述导向块自由端上设有导向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机包括提升基板,所述提升基板上滑设有提升架,所述提升基板上设有提升丝杠,所述提升丝杠上设有提升螺母,所述提升螺母与所述提升架连接,所述提升基板上还设有驱动所述提升丝杠转动的提升动力部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提升架底部设有拉紧机构,所述拉紧机构包括拉紧座、拉紧气缸以及拉手,所述拉紧气缸与所述拉紧座铰接,所述拉紧气缸活塞杆与所述拉手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手包括第一拉杆、转向座以及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铰接,所述转向座与所述提升架固定连接,所述转向座上设有横轴,所述横轴穿设在所述第二拉杆上,所述第二拉杆自由端设有压片。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通过提升机将载具筐提升至合适位置,输送线带动载具进入两载具板上的容置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载具连续地自动化下料,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力投入,且能够大大缩短载具下料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载具下料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推料机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输送线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拉紧机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输送线、11-固定座、111-连杆、112-滑套、12-调节座、121-丝杠、122-手轮、123-手柄、13-轨道架、131-传送轮、132-传送带、133-动力轮、134-导向轮、135-张紧轮、136-转轴、137-电机、2-推料机构、21-推料架、22-滑块、23-推料气缸、24-推料部、3-提升基板、31-提升丝杠、32-提升动力部件、33-提升架、4-上支板、41-下支板、42-载具板、421-档条、5-载具、6-拉紧机构、61-拉紧座、62-拉紧气缸、63-第一拉杆、64-第二拉杆、65-压片、66-转向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参阅图1,一种载具下料结构,包括输送线1以及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上设置有载具筐,所述提升机带动所述载具筐上下运动;所述载具筐包括上支板4和下支板41,所述上支板4和下支板41通过四角处的竖杆连接,所述载具筐内设置有两载具板42,所述载具板42上设有多个档条421,相邻档条421之间形成容置所述载具的容置槽,两载具板42相对设置两基板平行设置。通过提升机将载具筐提升至合适位置,输送线1带动载具进入两载具板42上的容置槽内,采用上述结构可实现载具5连续地自动化下料,操作方便,减少了人力投入,且能够大大缩短载具5下料所需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上述一个载具板42与上支板4和下支板41固定连接,另一个载具板42可在上支板4与下支板41之间滑动,使得载具筐可装载更多规格的载具5,有效提高本技术的额适用范围。参阅图3,所述输送线1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轨道动力部件;所述机架包括多个固定座11,相邻固定座11平行设置,且相邻固定座11之间通过连杆111连接,所述连杆111上滑设有滑套112,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滑套112上,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一侧的固定座11上。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调节座12以及设置在两调节座12之间的丝杠121,所述丝杠121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轨道底部连接。所述丝杠121一端设有一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有手轮122,所述手轮122上设有手柄123,手柄123通过轴销与手轮122活动联接,手柄123可在手轮122上以轴销为支点转动;所述手轮122上设有容置槽,所述手柄123可折叠于所述容置槽内。通过转动两调节座12之间的丝杠121,以此带动螺母移动,实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之间的距离可调节,从而改变了各工段宽度,可以适应各类工件的宽度所需,能够满足不同宽度的工件的输送需求,实现物料的柔性化生产,使用方便,实用性较好;相邻固定座11平行设置,且相邻固定座11之间通过连杆111连接可有效提高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平衡性能,从而保证了输送的稳定性、安全可靠度。手柄123可折叠,结构简单、安全可靠;当需扳动手柄123到旋转位置时,手柄123的回转直径自然加大,从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同时由于手轮122直径小,利于节省材料,减低制造成本。所述第一轨道上固定连接有一横杆,所述横杆自由端上设有腰型槽,所述腰型槽上设有用于连接横杆与第二轨道的锁紧部件。所述第一轨道包括轨道架13,所述轨道架13上设有多个传送轮131,所述传送轮131通过传送带132与动力轮133连接。所述动力轮133两侧设有导向轮134,所述导向轮134与所述传送轮131之间设有张紧轮135。所述动力部件包括电机137,所述电机137的输出轴与转轴136连接,所述转轴136截面为正多边形,所述动力轮133上设有与所述转轴136匹配的轴孔。所述转轴136的截面为正六边形。正六边形截面的转轴136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可提高了该转轴136的传动效果;同时正多边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载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以及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上设置有载具筐,所述提升机带动所述载具筐上下运动;所述载具筐包括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通过四角处的竖杆连接,所述载具筐内设置有两载具板,所述载具板上设有多个档条,相邻档条之间形成容置所述载具的容置槽,两载具板相对设置两基板平行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载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线以及提升机,所述提升机上设置有载具筐,所述提升机带动所述载具筐上下运动;所述载具筐包括上支板和下支板,所述上支板和下支板通过四角处的竖杆连接,所述载具筐内设置有两载具板,所述载具板上设有多个档条,相邻档条之间形成容置所述载具的容置槽,两载具板相对设置两基板平行设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线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结构相同,所述机架上还设有驱动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的轨道动力部件;所述机架包括多个固定座,相邻固定座平行设置,且相邻固定座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连杆上滑设有滑套,所述第二轨道设置在滑套上,所述第一轨道设置在一侧的固定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设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调节座以及设置在两调节座之间的丝杠,所述丝杠上套设有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第二轨道底部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载具下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一端设有一伸出端,所述伸出端上设有手轮,所述手轮上设有手柄,手柄通过轴销与手轮活动联接,手柄可在手轮上以轴销为支点转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二龙范云峰汪振兴王腾飞时换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杰锐思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