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1096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其结构包括充吸气箱、助推杆、推送平面、输送轨道、防护边、出口、托盘、防甩出边、转轴头、轴承、旋转体、旋转柱、机箱、支架、气压缸,出口嵌入安装于防甩出边内部,助推杆通过气压缸与充吸气箱相连接,气压缸包括气缸、保护层、牵引器、牵引绳、固定块、顶杆、活塞,气缸安装于保护层内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轴承通过防护边与输送轨道到达推送平面上,通过充吸气箱对其气缸使其活塞往内缩,通过牵引绳将其固定块往内推,使得顶杆将活塞推进去,从而使其充吸气箱对其气缸充气,使其助推杆将推送平面上的轴承弹送出去,使其能够按间隔的时将其推送至安装的位置。

Bearing guide structure of bearing r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eed guiding structure of a bearing ring, which comprises an air-filled suction box, a booster rod, a push plane, a conveying track, a protective edge, an outlet, a tray, an anti-throwing edge, a rotating shaft head, a bearing, a rotating body, a rotating column, a chassis, a bracket and a pneumatic cylinder. The outlet is embedded in the anti-throwing edge. The booster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uction tank through the pneumatic cylinder, which includes the cylinder, the protective layer, the tractor, the traction rope, the fixing block, the ejector rod and the piston. The cylinder is installed in the inner side of the protective lay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eeding guide structure for the bearing ring. The bearing reaches the push plane through the protective edge and the conveying track, and is filled. The suction box makes its piston shrink inward to its cylinder, and pushes its fixed block inward through the traction rope, so that the jack rod pushes the piston forward, so that its suction box inflates its cylinder, so that its booster rod ejects the bearing on the push plane, so that it can push it to the installation position at interval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属于轴承套圈进料导向领域。
技术介绍
导向,指引导的方向。如:新闻工作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城市精神对城市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巨大的灵魂支柱作用、鲜明的旗帜导向作用与不竭的动力源泉作用。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220752156.1的一种轴承防尘盖检测装置,属于轴承制造设备
,包括防尘盖和测试台,防尘盖包括中心盖体、卷沟凹槽和卷边,防尘盖卷沟凹槽的方向朝上,轴承防尘盖检测装置还包括汽缸、工作台、导程架、限位引导模块、弹簧、检测模导杆、弹簧压紧盖、检测模、位移电位器和触摸显示屏;汽缸在工作台上方、并通过工作台的支柱固定在工作台上,导程架右部与汽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连接,限位引导模块包括中心的导杆孔、上部中心的型腔和上端的凸缘,限位引导模块纵向设置在导程架左部的安装孔内,检测模下端的接触端为楔形,其外侧面为斜面,检测模下端的接触端对准卷沟凹槽,但是该现有技术对于轴承的导向较为麻烦,对轴承的输送、安装都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以解决现有对于轴承的导向较为麻烦,对轴承的输送、安装都较为不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其结构包括充吸气箱、助推杆、推送平面、输送轨道、防护边、出口、托盘、防甩出边、转轴头、轴承、旋转体、旋转柱、机箱、支架、气压缸,所述充吸气箱安装于防护边侧表面,所述助推杆贴合于气压缸外表面,所述推送平面焊接于输送轨道外表面,所述出口与防护边相焊接,所述转轴头嵌入安装于托盘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防甩出边焊接于托盘侧表面,所述轴承设于旋转体上方,所述旋转柱嵌入安装于旋转体内部,所述旋转柱安装于机箱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架设于推送平面下方,所述旋转体通过旋转柱与机箱相连接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出口嵌入安装于防甩出边内部,所述出口与输送轨道相焊接,所述转轴头下方设有机箱,所述助推杆通过气压缸与充吸气箱相连接,所述气压缸包括气缸、保护层、牵引器、牵引绳、固定块、顶杆、活塞,所述气缸安装于保护层内侧,所述牵引器安装于保护层外表面,所述牵引绳嵌入安装于牵引器内部,所述顶杆安装于固定块内部,所述顶杆嵌入安装于活塞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助推杆安装于推送平面上表面。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头外侧设有轴承。进一步地,所述充吸气箱嵌入安装于气缸内部。进一步地,所述助推杆下方设有保护层。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头采用铝合金材质硬度高且重量轻。进一步地,所述出口采用PVC材质价格便宜且硬度较高。有益效果本技术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轴承通过防护边与输送轨道到达推送平面上,通过充吸气箱对其气缸使其活塞往内缩,通过牵引绳将其固定块往内推,使得顶杆将活塞推进去,从而使其充吸气箱对其气缸充气,使其助推杆将推送平面上的轴承弹送出去,使其能够按间隔的时将其推送至安装的位置。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气压缸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充吸气箱-1、助推杆-2、推送平面-3、输送轨道-4、防护边-5、出口-6、托盘-7、防甩出边-8、转轴头-9、轴承-10、旋转体-11、旋转柱-12、机箱-13、支架-14、气压缸-15、气缸-1501、保护层-1502、牵引器-1503、牵引绳-1504、固定块-1505、顶杆-1506、活塞-150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充吸气箱1、助推杆2、推送平面3、输送轨道4、防护边5、出口6、托盘7、防甩出边8、转轴头9、轴承10、旋转体11、旋转柱12、机箱13、支架14、气压缸15,所述充吸气箱1安装于防护边5侧表面,所述助推杆2贴合于气压缸15外表面,所述推送平面3焊接于输送轨道4外表面,所述出口6与防护边5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嵌入安装于托盘7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防甩出边8焊接于托盘7侧表面,所述轴承10设于旋转体11上方,所述旋转柱12嵌入安装于旋转体11内部,所述旋转柱12安装于机箱1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架14设于推送平面3下方,所述旋转体11通过旋转柱12与机箱13相连接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出口6嵌入安装于防甩出边8内部,所述出口6与输送轨道4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下方设有机箱13,所述助推杆2通过气压缸15与充吸气箱1相连接,所述气压缸15包括气缸1501、保护层1502、牵引器1503、牵引绳1504、固定块1505、顶杆1506、活塞1507,所述气缸1501安装于保护层1502内侧,所述牵引器1503安装于保护层1502外表面,所述牵引绳1504嵌入安装于牵引器1503内部,所述顶杆1506安装于固定块1505内部,所述顶杆1506嵌入安装于活塞1507内部,所述助推杆2安装于推送平面3上表面,所述转轴头9外侧设有轴承10,所述充吸气箱1嵌入安装于气缸1501内部,所述助推杆2下方设有保护层1502,所述转轴头9采用铝合金材质硬度高且重量轻,所述出口6采用PVC材质价格便宜且硬度较高。本专利所说的气缸1501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所述活塞1507活塞是汽车发动机汽缸体中作往复运动的机件。在进行使用时将轴承10放置于托盘7上方,通过机箱13带动旋转柱12旋转从而带动旋转体11与转轴头9旋转,使其轴承10在托盘7上做离心运作,从而送入出口6滑出,通过防护边5与输送轨道4到达推送平面3上,通过充吸气箱1对其气缸1501使其活塞1507往内缩,通过牵引绳1504将其固定块1505往内推,使得顶杆1506将活塞1507推进去,从而使其充吸气箱1对其气缸1501充气,使其助推杆2将推送平面3上的轴承10弹送出去。本技术解决了对于轴承的导向较为麻烦,对轴承的输送、安装都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本技术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轴承10,通过防护边5与输送轨道4到达推送平面3上,通过充吸气箱1对其气缸1501使其活塞1507往内缩,通过牵引绳1504将其固定块1505往内推,使得顶杆1506将活塞1507推进去,从而使其充吸气箱1对其气缸1501充气,使其助推杆2将推送平面3上的轴承10弹送出去,使其能够按间隔的时将其推送至安装的位置,具体如下所述:所述气压缸15包括气缸1501、保护层1502、牵引器1503、牵引绳1504、固定块1505、顶杆1506、活塞1507,所述气缸1501安装于保护层1502内侧,所述牵引器1503安装于保护层1502外表面,所述牵引绳1504嵌入安装于牵引器1503内部,所述顶杆1506安装于固定块1505内部,所述顶杆1506嵌入安装于活塞1507内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充吸气箱(1)、助推杆(2)、推送平面(3)、输送轨道(4)、防护边(5)、出口(6)、托盘(7)、防甩出边(8)、转轴头(9)、轴承(10)、旋转体(11)、旋转柱(12)、机箱(13)、支架(14)、气压缸(15),所述充吸气箱(1)安装于防护边(5)侧表面,所述助推杆(2)贴合于气压缸(15)外表面,所述推送平面(3)焊接于输送轨道(4)外表面,所述出口(6)与防护边(5)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嵌入安装于托盘(7)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防甩出边(8)焊接于托盘(7)侧表面,所述轴承(10)设于旋转体(11)上方,所述旋转柱(12)嵌入安装于旋转体(11)内部,所述旋转柱(12)安装于机箱(1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架(14)设于推送平面(3)下方,所述旋转体(11)通过旋转柱(12)与机箱(13)相连接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出口(6)嵌入安装于防甩出边(8)内部,所述出口(6)与输送轨道(4)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下方设有机箱(13),所述助推杆(2)通过气压缸(15)与充吸气箱(1)相连接,所述气压缸(15)包括气缸(1501)、保护层(1502)、牵引器(1503)、牵引绳(1504)、固定块(1505)、顶杆(1506)、活塞(1507),所述气缸(1501)安装于保护层(1502)内侧,所述牵引器(1503)安装于保护层(1502)外表面,所述牵引绳(1504)嵌入安装于牵引器(1503)内部,所述顶杆(1506)安装于固定块(1505)内部,所述顶杆(1506)嵌入安装于活塞(1507)内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套圈进料导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包括充吸气箱(1)、助推杆(2)、推送平面(3)、输送轨道(4)、防护边(5)、出口(6)、托盘(7)、防甩出边(8)、转轴头(9)、轴承(10)、旋转体(11)、旋转柱(12)、机箱(13)、支架(14)、气压缸(15),所述充吸气箱(1)安装于防护边(5)侧表面,所述助推杆(2)贴合于气压缸(15)外表面,所述推送平面(3)焊接于输送轨道(4)外表面,所述出口(6)与防护边(5)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嵌入安装于托盘(7)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防甩出边(8)焊接于托盘(7)侧表面,所述轴承(10)设于旋转体(11)上方,所述旋转柱(12)嵌入安装于旋转体(11)内部,所述旋转柱(12)安装于机箱(13)内部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支架(14)设于推送平面(3)下方,所述旋转体(11)通过旋转柱(12)与机箱(13)相连接且位于同一轴心上,所述出口(6)嵌入安装于防甩出边(8)内部,所述出口(6)与输送轨道(4)相焊接,所述转轴头(9)下方设有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贤良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执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