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41082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4 00: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涉及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包括输送装置和储存仓,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台和支撑座,所述储存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储存仓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其对面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储存仓上纵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杆位于气压缸的上方,且所述气压缸和伸缩杆上还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和与储存仓相接的凹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们将粮食存放入存储仓时易发生危险,且粮仓不够智能化的技术问题。

Grain storage bin with convey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in storage bin with a conveying device,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cluding a conveying device and a storage bin. The conveying device includes a conveyor and a support seat. The storage bin is cylindrical and hollow.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orage bin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sensor, and the inner side of the storage bin is opposite. The wall is provided with an infrared receiver, the storage bin is longitudinally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the bottom end of the opening is fixed with a pneumatic cylinder, the expansion rod of the pneumatic cylinder is located above the pneumatic cylinder, and the pneumatic cylinder and the expansion rod are also provided with threaded holes and grooves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bin, thus solving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When people put food in storage bin, it is easy to be dangerous, and the granary is not intelligent en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
本技术涉及农业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农业是利用动植物的生长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以前机械化设备不发达的时候,粮食从收割、晒干、运输以及存储全部靠人工完成,运用普通的工具,因此,整个收割季节都被占用完,效率非常低,且在烈日下辛勤的劳动使人们特别的累。在现代工业支援下,各种现代农业机械逐步代替了人力和畜力,发达国家不仅拥有足够数量的农用拖拉机和动力,而且形成适合各自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从基本机械化发展到全面机械化。农作物的田间作业及农产品的运输、清选、烘干、入库的整个过程都使用机械。但是,以上的机械化设备通常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在农村里仍有很多人种粮食,在自己家里短距离运输粮食依旧是个很费劲的活,且在运输过程中稍不注意易使腰受伤,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小型的粮食运输设备在农村中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如此,将粮食倒入储存仓内是十分麻烦的事,粮仓通常很高,人们需要站到比粮仓更高的地方,十分容易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人们将粮食存放入存储仓时易发生危险,且粮仓不够智能化的技术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法如下: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包括输送装置和储存仓,所述输送装置包括传送台和支撑座,所述传送台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端包括第一进风管、第一吸风机、第二进风管以及第二吸风机,所述出料端包括进风口、第三进风管、第三吸风机以及出风管,所述第一进风管采用弹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二进风管和第三进风管均采用可收缩的软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一吸风机和第三吸风机的外部均设置有圆环,所述圆环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储存仓为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储存仓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其对面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所述储存仓上纵向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气压缸,所述气压缸的伸缩杆位于气压缸的上方,且所述气压缸和伸缩杆上还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和与储存仓相接的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凹槽设置有两道,且两道所述凹槽对称设置,所述凹槽将气压缸和伸缩杆平均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储存仓内部,另一部分位于储存仓外部。进一步的,所述通孔横向设置与伸缩杆的上端,并贯穿所述伸缩杆,且所述通孔的半径大小与出风管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进风机上的圆环的凹槽半径与第二吸风机的半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第三进风机上的圆环的凹槽半径与出风口的半径相等。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台内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一端位于进料端下方,另一端位于出料端的下方。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的底部设置有多个万向轮。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将粮食存储仓和输送装置配合使用,粮食通过输送装置后可直接将倒入储存仓内,既省去运输过程又省去倒入储存仓的过程,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技术采用可拆卸的形式将输送装置和储存仓连接起来,使用完毕后将输送装置拆卸,便于储存。2.本技术中将传统的粮食仓改进后,不需要人工倾倒,在伸缩杆上设置通孔,出风管伸进通孔内,当粮食上升至红外线感应器处,红外线感应器便无法感应到红外线接收器,此时红外线接收器将信号传递至伸缩杆,伸缩杆便上升至上方的红外线感应器处,可避免粮食漫出开口处,同时随着伸缩杆的上升可将开口密封,不需要人工密封开口,本设计十分巧妙,实用性强。3.本技术中,传输装置充分利用吸风机将粮食吸入传送台内,这样的好处是可给未降温的粮食制冷,恢复至常温,若存有热量的粮食储存至储存仓内,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粮食仓为密闭的空间,热量无法散出,使得粮食在储存仓内受损。4.本技术中,第一进风管的材质采用弹性软管,将一处的粮食吸完后可自动伸长,继续将粮食吸入,不需要人工推动粮食堆就可将所有的粮食吸完,且所述第一吸风机和第三吸风机的外部均设置有圆环,所述第一吸风机上的圆环不仅可将第一进风管和第二进风管收入,还可将第二吸风机嵌入圆环内,便于存放,避免灰尘沾上;同理所述第三吸风机上的圆环可将第三吸风管和出风管收入,还可将进风口嵌入进圆环内。5.本技术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万向轮,便于人工推动,避免挪动不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A处的放大图;图4为存储仓的正视图;图5为气压缸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为:1-输送装置;2-储存仓;3-传送台;4-支撑座;5-第一进风管;6-第一吸风机;7-第二进风管;8-第二吸风机;9-进风口;10-第三进风管;11-第三吸风机;12-出风管;13-圆环;14-卡槽;15-开口;16-气压缸;17-伸缩杆;18-通孔;19-凹槽;20-红外线感应器;21-红外线接收器;22-万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与粮食输送装置1配套的粮食储存仓2,包括输送装置1和储存仓2,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传送台3和支撑座4,所述传送台3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端包括第一进风管5、第一吸风机6、第二进风管7以及第二吸风机8,所述出料端包括进风口9、第三进风管10、第三吸风机11以及出风管12,所述第一进风管5采用弹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二进风管7和第三进风管10均采用可收缩的软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一吸风机6和第三吸风机11的外部均设置有圆环13,所述圆环13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14;所述储存仓2为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储存仓2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20,其对面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1,所述储存仓2上纵向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气压缸16,所述气压缸16的伸缩杆17位于气压缸16的上方,且所述气压缸16和伸缩杆17上还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18和与储存仓2相接的凹槽19。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粮食存储仓和输送装置1配合使用,粮食通过输送装置1后可直接将倒入储存仓2内,既省去运输过程又省去倒入储存仓2的过程,节省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本技术采用可拆卸的形式将输送装置1和储存仓2连接起来,使用完毕后将输送装置1拆卸,便于储存;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充分利用吸风机将粮食吸入传送台3内,这样的好处是可给未降温的粮食制冷,恢复至常温,若存有热量的粮食储存至储存仓2内,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而粮食仓为密闭的空间,热量无法散出,使得粮食在储存仓2内受损。本实施例中,将传统的粮食仓改进后,不需要人工倾倒,在伸缩杆17上设置通孔18,出风管12伸进通孔18内,当粮食上升至红外线感应器20处,红外线感应器20便无法感应到红外线接收器21,此时红外线接收器21将信号传递至气压缸16,气压缸16控制伸缩杆17上升至上方的红外线感应器20处,可避免粮食漫出开口15处,同时随着伸缩杆17的上升可将开口15密封,不需要人工密封开口15,本设计十分巧妙,实用性强。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所述凹槽19设置有两道,且两道所述凹槽19对称设置,所述凹槽19将气压缸16和伸缩杆17平均分成两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和储存仓(2),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传送台(3)和支撑座(4),所述传送台(3)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端包括第一进风管(5)、第一吸风机(6)、第二进风管(7)以及第二吸风机(8),所述出料端包括进风口(9)、第三进风管(10)、第三吸风机(11)以及出风管(12),所述第一进风管(5)采用弹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二进风管(7)和第三进风管(10)均采用可收缩的软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一吸风机(6)和第三吸风机(11)的外部均设置有圆环(13),所述圆环(13)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14);所述储存仓(2)为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储存仓(2)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20),其对面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1),所述储存仓(2)上纵向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气压缸(16),所述气压缸(16)的伸缩杆(17)位于气压缸(16)的上方,且所述气压缸(16)和伸缩杆(17)上还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18)和与储存仓(2)相接的凹槽(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输送装置的粮食储存仓,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装置(1)和储存仓(2),所述输送装置(1)包括传送台(3)和支撑座(4),所述传送台(3)的一端为进料端,另一端为出料端,所述出料端包括第一进风管(5)、第一吸风机(6)、第二进风管(7)以及第二吸风机(8),所述出料端包括进风口(9)、第三进风管(10)、第三吸风机(11)以及出风管(12),所述第一进风管(5)采用弹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二进风管(7)和第三进风管(10)均采用可收缩的软性胶管材料,所述第一吸风机(6)和第三吸风机(11)的外部均设置有圆环(13),所述圆环(13)的其中一端设置有卡槽(14);所述储存仓(2)为圆柱状,内部中空,所述储存仓(2)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感应器(20),其对面的内壁设置有红外线接收器(21),所述储存仓(2)上纵向设置有开口(15),所述开口(1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气压缸(16),所述气压缸(16)的伸缩杆(17)位于气压缸(16)的上方,且所述气压缸(16)和伸缩杆(17)上还设置有带螺纹的通孔(18)和与储存仓(2)相接的凹槽(19)。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龙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