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志江专利>正文

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947 阅读:3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洗手盆溢流孔的防臭盖,是由主体和后盖构成;其主体为带外翻檐的套管结构,后盖通过连接轴安装在主体套管后。将采用此结构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于洗手盆溢流孔处,当洗手盆内水位达到溢流位置时,靠水压自动将其后盖冲开,水顺利流入下水管道;当洗手盆内水位降至溢流孔下时,其后盖靠自重就会合上,並且受下水管道内臭气上返的压力会合的更严。在洗手盆处安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取代下水管处的返水弯,使之即能保证下水流畅,又能起到阻止下水管道臭气上返的作用,且下水管道不易堵塞。(*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 一、
本技术属于下水防臭
,具体涉及一种卫生间洗手盆溢流孔处使用的防臭盖。二
技术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为防止卫生间洗手盆处的下水道臭味上返,一般都是采用洗手盆下水管反水弯防臭技术,虽解决了洗手盆处下水道的臭味上返问题,但其不足之处是排水不畅、易造成堵塞,而且堵塞后不好清理。如洗手盆处不安装带反水弯的下水管,会使下水道臭气上返,破坏室内空气环境,直接影响到家居生活的质量。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卫生间洗手盆溢流孔处使用的防臭盖,以其取代洗手盆下水管反水弯防臭,使之在保证洗手盆排水的流畅、不易造成堵塞的情况下,又能起到阻止下水管道臭味上返的作用。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由主体和后盖构成,其主体为带外翻檐的套管结构,后盖通过连接轴安装在主体套管后。将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安装固定于洗手盆溢流孔处,当洗手盆内水位达到其溢流处位置时,靠水压自动将本技术的后盖冲开,水顺利通过本技术的主体套管内孔流入下水管道;当洗手盆内的水位下降到其溢流孔以下时,本技术的后盖就会合上,由于还存在下水管道内的臭气上返压力,会使本技术的后盖与主体套管部分合的更严,阻止了下水管道的臭气从洗手盆的溢流孔处冒出。由此可见,在洗手盆溢流孔处安装本技术,可取代下水管处的返水弯,使之即能保证下水流畅,又能起到防止下水管道臭气上返的作用,且下水管道不易堵塞。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向视图;图4为图1中的后盖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B向视图。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是由主体1和后盖2构成,其主体1为带外翻檐4的套管结构,主体1的套管后端顶部设有连接槽3,后盖2通过连接轴6安装在主体1套管后,且后盖2的外径不能大于主体1套管的外径,图2中给出的主体1的套管后端部为倾斜结构,这样可使后盖2在自重的作用下与主体套管后部合的更严。序号5为主体1的套管部分的流水孔。安装时,将本技术的套管部分插入洗手盆的溢流孔内,即可通过水压和后盖的自重加之下水管道臭气上返的气压作用使本技术的盖体自动张合,从而实现本技术的排水和防臭功能。权利要求1.一种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其特征是它由主体(1)和后盖(2)构成;其主体(1)为带外翻檐(4)的套管结构,后盖(2)通过连接轴(6)安装在主体(1)套管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其特征是所述的主体(1)的套管后端部为倾斜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洗手盆溢流孔的防臭盖,是由主体和后盖构成;其主体为带外翻檐的套管结构,后盖通过连接轴安装在主体套管后。将采用此结构的本技术装于洗手盆溢流孔处,当洗手盆内水位达到溢流位置时,靠水压自动将其后盖冲开,水顺利流入下水管道;当洗手盆内水位降至溢流孔下时,其后盖靠自重就会合上,並且受下水管道内臭气上返的压力会合的更严。在洗手盆处安装本技术可取代下水管处的返水弯,使之即能保证下水流畅,又能起到阻止下水管道臭气上返的作用,且下水管道不易堵塞。文档编号E03C1/28GK2721726SQ200420069629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3日专利技术者刘志江 申请人:刘志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洗手盆溢流孔防臭盖,其特征是它由主体(1)和后盖(2)构成;其主体(1)为带外翻檐(4)的套管结构,后盖(2)通过连接轴(6)安装在主体(1)套管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江
申请(专利权)人:刘志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