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模具及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920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涉及注塑模具及模具的技术领域,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后模架和后模架底板;所述前模架和所述后模架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架上设有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用于水平拉出;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拉出方向成夹角;所述第三滑块组件用于斜向拉出;所述后模架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所述第一滑块组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和所述第三滑块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塑产品结构复杂时,产品难以顶出的技术问题。

Injection mold and mold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ul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injection moulds and moulds, including: front mould base plate, front mould base, rear mould base and rear mould base bottom plate arranged sequentially from top to bottom; the front mould base and the rear mould base form a cavity, and th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front mould and rear mould base; and the rear mould base is provided with front mould base and rear mould base. The first slide block assembly, the second slide block assembly and the third slide block assembly; the first slide block assembly for horizontal pull-out; the second slide block assembly and the pull-out direction of the first slide block are included; the third slide block assembly is used for oblique pull-out;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rear di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ejection mechanism, the ejection mechanism is vertical. A reciprocating motion is made in the motion direction of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front die holder, and an injection cavity is formed between the front die holder, the rear die holder, the first slide block assembly, the second slide block assembly and the third slide block assembly. To ease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n the injection molding products complex structure, the product is difficult to get out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注塑模具及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注塑模具及模具。
技术介绍
注塑是一种工业产品生产造型的方法,产品通常使用橡胶注塑和塑料注塑两种,注塑有注射成型机;在进行注塑成型是主要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模具是在外力作用下使坯料成为有特定形状和尺寸的制件的工具,主要是通过所称性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注塑模具是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通过注塑成型能够大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具体是将受热熔化的塑料有注塑机高压射入磨枪,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型品。现有技术中,例如,空调用塑料件,产品结构复杂,模具设计也较为复杂,现有设计产品难以被顶出,造成废品,且效率低。所以提供一种便于将产品顶出的模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塑产品结构复杂时,产品难以顶出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后模架和后模架底板;所述前模架和所述后模架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架上设有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用于水平拉出;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拉出方向成夹角;所述第三滑块组件用于斜向拉出;所述后模架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所述第一滑块组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和所述第三滑块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油缸能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做往复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包括第二油缸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油缸能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做往复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滑块组件包括第三油缸和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油缸能带动所述第三滑块做往复运动。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顶出机构包括顶针、顶针固定板、第一导向柱和第一导向套;所述顶针与所述顶针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后模架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套设置在所述顶针固定板上,且所述第一导向套与所述第一导向柱相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后模架底板上设有第二定位导柱;所述前模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二定位导柱相配合的第二定位导套。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包括热流道,所述热流道始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终止于所述塑腔。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前模架底板上设有用于与注塑机配合的定位圈。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定位导柱设置为四个。本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注塑产品结构复杂时,产品难以顶出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所述的注塑模具。本技术带来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实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后模架和后模架底板;前模架和后模架形成腔体,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后模架上设有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第一滑块组件用于水平拉出;第二滑块组件与第一滑块的拉出方向成夹角;第三滑块组件用于斜向拉出;后模架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沿垂直于前模架底板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前模仁、后模仁、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通过设置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配合顶出机构有效解决了了产品难以顶出的技术问题,可以减少废品的产生,使得模具成型成品率更高。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模具,包括所述的注塑模具。其中,注塑模具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已在注塑模具的有益效果中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模具与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注塑模具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图标:11-前模架底板;12-前模架;13-后模架;14-后模架底板;26-顶针固定板;27-第一导向柱;29-第二定位导套;30-热流道;31-定位圈;41-第一缸体;42-第一连接杆;43-第一滑块;51-第二缸体;53-第二滑块;61-第三缸体;62-第三连接杆;63-第三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塑模具及模具,下面给出多个实施例对本技术提供的注塑模具及模具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一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注塑模具,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11、前模架12、后模架13和后模架底板14;前模架12和后模架13形成腔体,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后模架13上设有第一滑块43组件、第二滑块53组件和第三滑块63组件;第一滑块43组件用于水平拉出;第二滑块53组件与第一滑块43的拉出方向成夹角;第三滑块63组件用于斜向拉出;后模架底板14上设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沿垂直于前模架底板11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前模仁、后模仁、第一滑块43组件、第二滑块53组件和第三滑块63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通过设置第一滑块43组件、第二滑块53组件和第三滑块63组件配合顶出机构有效解决了了产品难以顶出的技术问题,可以减少废品的产生,使得模具成型成品率更高。其中,第一侧向滑块组件,可以是由油缸拉出或顶进去,对于有部分上下没办法顶出产品,需要滑块水平拉出时,第一滑块43组件水平拉出,便于脱模。第二滑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后模架和后模架底板;所述前模架和所述后模架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架上设有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用于水平拉出;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拉出方向成夹角;所述第三滑块组件用于斜向拉出;所述后模架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所述第一滑块组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和所述第三滑块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前模架底板、前模架、后模架和后模架底板;所述前模架和所述后模架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前模仁和后模仁;所述后模架上设有第一滑块组件、第二滑块组件和第三滑块组件;所述第一滑块组件用于水平拉出;所述第二滑块组件与所述第一滑块的拉出方向成夹角;所述第三滑块组件用于斜向拉出;所述后模架底板上设有顶出机构,所述顶出机构沿垂直于所述前模架底板的运动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前模仁、所述后模仁、所述第一滑块组件、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和所述第三滑块组件之间形成注塑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块组件包括第一油缸和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油缸能带动所述第一滑块做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组件包括第二油缸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油缸能带动所述第二滑块做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俞才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日博原华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