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兰贵专利>正文

排污水管防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858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其中所述漏斗状壳体的下部管体内壁设有漏板,在管体外围连接有积水瓶,在积水瓶的上部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管体下部伸入积水瓶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的位置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具有水密封性能的优点,用于建筑物的排污水管。(*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排污水管管件,尤其是指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
技术介绍
建筑物的排污水管一般与下水道直接连通,目前在排污水管的管口通常只设置一个地漏,用来防止杂物直接进入管道而造成堵塞,这种方式容易使下水道内的蚊虫或其它害虫经排污水管进入建筑物内,同时,下水道内的有害气体,也可沿排污水管进入建筑物内,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具有水密封性能的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其中所述漏斗状壳体的下部管体内壁设有漏板,在管体外围连接有积水瓶,在积水瓶的上部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管体下部伸入积水瓶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的位置低。上述的排污水管防臭器中所述的漏斗状壳体是由斗框和T形漏管组成,T形漏管套接在斗框内,这样可以方便生产加工。上述的排污水管防臭器中所述的管体与积水瓶之间螺纹连接,以方便安装和清洗。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在管体下部设置积水瓶,并且使管体的下端面比积水瓶的溢流孔位置低,在管体与溢流孔之间可以形成水封效果,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可有效地防止下水道内的蚊虫、其它害虫和有害气体经排污水管进入建筑物内,保证人的身体健康。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1—漏斗状壳体、1A—斗框、1B—T形漏管、11—管体、2—漏板、3—积水瓶、31—溢流孔。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技术的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1,漏斗状壳体1是由斗框1A和T形漏管1B组成,T形漏管1B套接在斗框1A内,在T形漏管1B的下部管体11内壁设有漏板2,在管体11外围设有积水瓶3,管体11与积水瓶3之间螺纹连接,在积水瓶3的上部侧壁设有四个溢流孔31;管体11下部伸入积水瓶3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31的位置低。本技术具体使用时,将积水瓶与T形漏管1B拧紧,挂在斗框1A内,然后平放在排污水管管口上,用水泥砂浆固定,待水泥砂浆干后即可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壳体(1)的下部管体(11)内壁设有漏板(2),在管体(11)外围连接有积水瓶(3),在积水瓶(3)的上部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31);管体(11)下部伸入积水瓶(3)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31)的位置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污水管防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漏斗状壳体(1)是由斗框(1A)和T形漏管(1B)组成,T形漏管(1B)套接在斗框(1A)内。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排污水管防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体(11)与积水瓶(3)之间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其中所述漏斗状壳体的下部管体内壁设有漏板,在管体外围连接有积水瓶,在积水瓶的上部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管体下部伸入积水瓶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的位置低。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安装使用方便、具有水密封性能的优点,用于建筑物的排污水管。文档编号E03C1/28GK2839396SQ20052006569公开日2006年11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兰贵 申请人:李兰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排污水管防臭器,包括漏斗状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状壳体(1)的下部管体(11)内壁设有漏板(2),在管体(11)外围连接有积水瓶(3),在积水瓶(3)的上部侧壁设有至少一个溢流孔(31);管体(11)下部伸入积水瓶(3)内,其下端面比溢流孔(31)的位置低。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贵
申请(专利权)人:李兰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