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灿雄专利>正文

水槽排水口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826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槽排水口构造,包括排水口上座、排水管主体、排水闸门、排水闸门连杆及制动摇杆,该排水口上座可固定于水槽排水口且与下方排水管主体连结,排水管主体内设排水闸门及排水闸门连杆,而排水管主体下方一侧设制动摇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排水闸门隐藏于排水管主体中,藉由制动摇杆的控制排水开关动作,使得除流体以外的异物等,只停落在排水口上座圆盘上,而无法掉入排水管中,从而避免水管阻塞。(*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水槽排水口,尤指一种可避免水管异物阻塞、安全可靠的水槽排水口改良构造。按,目前水槽排水口的设计,其外观结构虽有多种变化,但其排水口结构不外乎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的习用水槽排水口,其主要在于习用水槽排水口的排水闸门B被暴露置放于排水口上座B1中,当排水状态时,请参阅图2,其制动摇杆C连接排水闸门连杆D而驱使与排水闸门连杆D相螺接的排水闸门B向上凸起,一方面固然可将水流排放,但另一方面却有许多缺点,如容易使毛发A沉积于排水管主体A1中底部,不易清洗;或因排水闸门B升起后与排水口上座B1间隙太大而使戒指、耳环、假牙等物被水冲失;又清洗洗脸槽时,极易使手指撞及向上凸起的排水闸门B之金属圆盘而受伤;且装设于公众场所使用时,常会有排水闸门B被人轻易以手旋转而遗失。有鉴于上述缺点,遂引起本创作人的改良意念,而得以首创本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水槽排水口,特别将排水闸门隐藏于排水口上座的底部,其金属圆盘不向上凸出而暴露于外,不会碰伤手指,提高其安全性。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的这种水槽排水口,其排水闸门不易任意拆卸,不会被人旋转遗失而增加其维修成本。本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的这种水槽排水口,其清洗容易,所有的异物只仃落在排水口上座之上,只需用手即可轻易将杂物取出。本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的这种水槽排水口,可增加其美观性及实用性,提升产品形象。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水槽排水口的改良构造,包含排水口上座、排水管主体、排水闸门及排水闸门连杆,该排水口上座可固定穿过水槽排水口,与下方排水管主体连结,排水管主体内设排水闸门及排水闸门连杆,其排水管主体下方一侧设制动摇杆,本技术系将排水闸门隐藏于排水管主体中,藉由制动摇杆的控制排水开关动作,使得除流体以外的异物等,只得仃落在排水口上座圆盘上,而不可能掉入排水管中,从而避免了水管阻塞。所有的异物,如毛发10等,仃落在排水口上座圆盘上,只需用手即可轻易将其取出,清洗容易。本技术提供的这种水槽排水口,特别是将排水闸门隐藏于排水口上座的底部,其排水闸门的金属圆盘不向上凸出而暴露于外,因此不会碰伤手指,安全性佳。同时,排水闸门不易任意拆卸,不会被人旋转遗失而增加维修成本。排水闸门的泄水口可呈圈带状或螺旋状,或多孔状等多样变化,增加了美观性及实用性。另外,在排水口上座圆盘部份可刻上其品牌商标或多孔状,于安装时预设角度,使品牌商标端正,提升了产品形象(如图7、图8)。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习用水槽排水口的剖视图。图2是习用水槽排水口的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之一。图6是本技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之二。图7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一)。图8是本技术的实施例(二)。请参阅图3、4、5和6,其中排水口上座1系呈圆形盘状,该排水口上座1顶端与排水槽盆体底部的排泄口密贴,圆盘1下方有一圆管形外部车螺,其泄水口可呈圈带状、螺旋状或多孔状等多种变化而非一向下大孔;该排水口上座1与排水管主体2互相螺接。排水管主体2的中空内部11设置可经由制动摇杆5上下控制的排水闸门连杆4及排水闸门3,该排水闸门3的周缘凹槽内套有一O型密封环6,作为水密,并置于排水管主体2内颈部12上端,而排水闸门3下方穿过排水主体2颈部12与排水闸门连杆4对应螺接,形成一可上下开闭泄水的控制阀,该排水闸门连杆4轴向穿过排水管主体2达下方一侧的制动摇杆5的定位螺孔13,该制动摇杆5经定位螺牙14中心穿入排水管主体2中心的排水闸门连杆4下方穿合孔15,并穿过左球窝座8和球形转向器50及右球窝座9,再以锁紧螺帽7固锁。由上述结构可知,当制动摇杆5外端向上,则排水管主体2内的排水闸门连杆4则向下,将排水闸门3连动向下使卡于排水管主体2内上方所设的颈部12,以关闭水槽而不泄水;反之,当制动摇杆5的外端向下,则排水管主体2内的排水闸门连杆4则向上推起排水闸门3,因排水闸门3的上死点与排水口上座1的下方不触及,故依外观看并无任何配件上举,却已使其脱离排水管主体2的颈部12而泄水。又因排水口上座1中央并非为一圆形大孔,而是预设的圈带状、螺旋状或任意多孔状泄水口圆盘17,其固定位置不需向上方凸起,于排水闸门3开或闭动作时都在排水管主体2内进行,成一隐藏式泄水口。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构造不但新颖,而且实用、安全、美观,堪为一甚具创造性的技术,故此提出专利申请以求保护。权利要求1.一种水槽排水口构造,主要包括有一排水管主体(2)、排水口上座(1)、排水闸门(3)、排水闸门连杆(4)及制动摇杆(5),其特征在于,排水口上座(1)呈圆盘状,该排水口上座(1)顶端与排水槽盆体底部之排泄口可密贴,而圆盘下方有一圆管形外部车螺牙,使该排水口上座(1)与排水管主体(2)互相螺接,而排水管主体中空内部(11)设置可经由制动摇杆(5)上下控制的排水闸门连杆(4)及排水闸门(3),该排水闸门(3)的周缘凹槽内套有一O型密封环(6),并置于排水管主体内颈部(12)上端,而排水闸门(3)下方穿过排水管主体内颈部(12)与排水闸门连杆(4)对应螺接,形成一可上下开闭泄水的控制阀,该排水闸门连杆(4)轴向穿过排水管主体(2)达下方一侧的制动摇杆(5)的定位螺孔(13),该制动摇杆(5)经定位螺牙(14)中心穿入排水管主体(2)中心的排水闸门连杆(4)下方穿合孔(15),并穿过左球窝座(8)和球形转向器(50)及右球窝座(9),再以锁紧螺帽(7)固锁。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排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口上座(1)的泄水口圆盘(17)呈圈带状、螺旋状或任意多孔状,并可将其品牌商标刻印于上。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槽排水口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排水管主体(2)内设的排水闸门(3)对应于排水口上座(1)的下方与排水管主体(2)内设的缩小颈部(12)形成一内藏开闭泄水控制阀。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水槽排水口构造,包括排水口上座、排水管主体、排水闸门、排水闸门连杆及制动摇杆,该排水口上座可固定于水槽排水口且与下方排水管主体连结,排水管主体内设排水闸门及排水闸门连杆,而排水管主体下方一侧设制动摇杆,本技术将排水闸门隐藏于排水管主体中,藉由制动摇杆的控制排水开关动作,使得除流体以外的异物等,只停落在排水口上座圆盘上,而无法掉入排水管中,从而避免水管阻塞。文档编号E03C1/22GK2268057SQ9622998公开日1997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7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7日专利技术者郑灿雄 申请人:郑灿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槽排水口构造,主要包括有一排水管主体(2)、排水口上座(1)、排水闸门(3)、排水闸门连杆(4)及制动摇杆(5),其特征在于,排水口上座(1)呈圆盘状,该排水口上座(1)顶端与排水槽盆体底部之排泄口可密贴,而圆盘下方有一圆管形外部车螺牙,使该排水口上座(1)与排水管主体(2)互相螺接,而排水管主体中空内部(11)设置可经由制动摇杆(5)上下控制的排水闸门连杆(4)及排水闸门(3),该排水闸门(3)的周缘凹槽内套有-O型密封环(6),并置于排水管主体内颈部(12)上端,而排水闸门(3)下方穿过排水管主体内颈部(12)与排水闸门连杆(4)对应螺接,形成一可上下开闭泄水的控制阀,该排水闸门连杆(4)轴向穿过排水管主体(2)达下方一侧的制动摇杆(5)的定位螺孔(13),该制动摇杆(5)经定位螺牙(14)中心穿入排水管主体(2)中心的排水闸门连杆(4)下方穿合孔(15),并穿过左球窝座(8)和球形转向器(50)及右球窝座(9),再以锁紧螺帽(7)固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灿雄
申请(专利权)人:郑灿雄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