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75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3 2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工位、面压工位、折弯工位以及切边工位,所述折弯工位包括多个,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S形料槽,所述S形料槽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与S形料槽轮廓相对应的压块,所述上模座上端还设置有气缸,所述下模座底端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下模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传统单一模具改进为精密连续模,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生产中单人就可完成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益。

Arc bending progressive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rc bending continuous di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base and a lower die base. The upper die base and a lower die base a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with punching station, surface pressing station, bending station and trimming station. The bending station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stations. The bending station is also provided with an S-shaped material slo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S-shaped material slot are paired. A slider is said to be arranged, and the bending position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pressure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S-shaped material groove outline.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di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ylinder, and the bottom end of the lower die base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hydraulic cylinder. The hydraulic cylinder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rod,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the lower die bas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The traditional single die is improved to precision continuous die, which increas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production cost. In addition, it can be operated by a single person in production, saves human resources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enterpris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配件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
技术介绍
对于汽车配件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结构复杂的模具,工位较少,不利于产品的冲压成型,而连续模,采用压力机在一次冲压行程中,采用带状冲压原材料,在一副模具上用几个不同的工位同时完成多道冲压工序的冷冲压冲模,模具每冲压完成一次,料带定距移动一次,直至产品加工完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工位2、面压工位3、折弯工位4以及切边工位5,所述折弯工位4包括多个,所述折弯工位4还设置有S形料槽,所述S形料槽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折弯工位4还设置有与S形料槽轮廓相对应的压块,所述上模座上端还设置有气缸,所述下模座1底端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下模座1连接。进一步,所述S形料槽包括八个,所述S形料槽依次排列设置在下模座1,所述折弯工位4还包括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块,所述U形卡槽设置在下模座1。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之间还设置有进料口6以及落料口7,还设置有送料带,所述送料带两端分别与进料口6以及落料口7连接,U形卡槽设置在最后一个S形料槽与落料口7之间。进一步,所述冲孔工位2包括冲头和凹槽,所述冲头设置在上模座一侧,所述凹槽与冲头位置相对应,所述面压工位3包括支撑台以及压板,所述支撑台设置在下模座1一端,所述压板设置在上模座下端,所述压板与支撑台位置相对应。进一步,所述切边工位5设置有切刀组,所述切刀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切刀组设置在上模座下端。本技术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传统单一模具改进为精密连续模,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生产中单人就可完成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下模座结构示意图。其中:1、下模座;2、冲孔工位;3、面压工位;4、折弯工位;5、切边工位;6、进料口;7、落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根据图1所示的本技术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工位2、面压工位3、折弯工位4以及切边工位5,所述折弯工位4包括多个,所述折弯工位4还设置有S形料槽,所述S形料槽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折弯工位4还设置有与S形料槽轮廓相对应的压块,所述上模座上端还设置有气缸,所述下模座1底端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下模座1连接。进一步,所述S形料槽包括八个,所述S形料槽依次排列设置在下模座1,所述折弯工位4还包括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块,所述U形卡槽设置在下模座1。进一步,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1之间还设置有进料口6以及落料口7,还设置有送料带,所述送料带两端分别与进料口6以及落料口7连接,U形卡槽设置在最后一个S形料槽与落料口7之间。进一步,所述冲孔工位2包括冲头和凹槽,所述冲头设置在上模座一侧,所述凹槽与冲头位置相对应,所述面压工位3包括支撑台以及压板,所述支撑台设置在下模座1一端,所述压板设置在上模座下端,所述压板与支撑台位置相对应。进一步,所述切边工位5设置有切刀组,所述切刀组包括多个刀片,所述切刀组设置在上模座下端。所述在进行S形料槽折弯时上模座的气缸与下模座1的液压缸同时运作,上模座向下提供压力,下模座1向上提供推力,所述滑块设置在S形料槽的S形上下两端的内凹位置。所述板材原料有进料口6进入,所述冲孔工位2包括四个,四个冲孔工位2分别设置在面压工位3左右两侧,所述进料口6与面压工位3之间设置有两个冲孔工位2,该位置的两个冲孔工位2用于对板材冲出定位孔,以便板材与下模座1固定,所述面压工位3与折弯工位4之间设置有两个冲孔工位2,该位置的冲孔工位2主要为板材中部位置冲孔,为成型产品必要孔位,所述面压工位3用于将板材压合整形。折弯工位4与切边工位5穿插设置,所述每四个折弯工之间设置有两个切边工位5,所述切边工位5用于将板材成型过程中的边角废料切除以及将板材逐渐切割为成品所要求的形状轮廓。本技术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将传统单一模具改进为精密连续模,增加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且生产中单人就可完成操作,节约了人力资源,提高了企业效益。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述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工位、面压工位、折弯工位以及切边工位,所述折弯工位包括多个,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S形料槽,所述S形料槽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与S形料槽轮廓相对应的压块,所述上模座上端还设置有气缸,所述下模座底端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下模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弧形折弯连续模,包括上模座以及下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以及下模座之间依次设置有冲孔工位、面压工位、折弯工位以及切边工位,所述折弯工位包括多个,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S形料槽,所述S形料槽上下两端对称设置有滑块,所述折弯工位还设置有与S形料槽轮廓相对应的压块,所述上模座上端还设置有气缸,所述下模座底端还设置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下模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弧形折弯连续模,其特征在于:所述S形料槽包括八个,所述S形料槽依次排列设置在下模座,所述折弯工位还包括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设置有向上凸起的支撑块,所述U形卡槽设置在下模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广将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致浩景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