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3217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包括托盘和非金属板,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钢的第一放置槽,在托盘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的工艺磁钢,所述非金属板盖合托盘背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待粘接磁钢的磁极进行自动识别,从而简化磁钢粘接前的区分检查流程,可靠保证磁钢粘接前的正确性及降低磁钢报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因磁钢极性错误而导致的产品报废,返修等;具有使用效果好,可准确识别磁极,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可反复使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
技术介绍
电机转子组件需要粘接磁钢,其结构设计是电机行业中最常见且运用相当广泛的电机结构设计。在无刷电机转子常规生产过程中,需将每块磁钢极性进行区分后,再对磁钢粘接面进行涂胶处理,区分极性目的是便于后续按对应极性要求粘接。操作者在加工时、是通过使用已知磁性的磁钢,手持靠近需粘接的磁钢,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对需粘接磁钢的N、S极进行区分,并按一定间隔平铺在操作台上,依次进行胶液涂覆。此常规操作方式,时常会出现因磁钢极性区分或位置放置的错误(极性放反),导致后续粘接错误,转子整体报废;在平铺放置磁钢时,也常出现因磁钢种类多样,磁性能大小不一,操作者放置磁钢时,其间隔不易控制,导致磁钢因相吸而造成磁钢碰裂,碰碎等现象,因此磁钢报废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该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通过工艺磁钢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保证磁钢粘接前的正确性。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包括托盘和非金属板,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和非金属板(2),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钢的第一放置槽(3),在托盘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放置槽(4),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的工艺磁钢(5),所述非金属板盖合托盘背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托盘(1)和非金属板(2),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钢的第一放置槽(3),在托盘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放置槽(4),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的工艺磁钢(5),所述非金属板盖合托盘背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艺磁钢与待粘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媛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