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君安专利>正文

防臭防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25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防阻器,包括筒盖、内筒、外筒,内筒通过其开口与外筒的出水通道相通,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顶部外的隔离罩,并在出水通道内设有过滤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能完全防止异味进入室内、防臭效果好、又能防止阻塞的优点。(*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下水道支管路上的管接头。
技术介绍
目前,绝大多数的城市居民都居住在楼房中,楼房住户的生活废水,如洗衣机、洗碗槽处流出的废水通过各支管路进入下水道,这就对楼房下水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防止下水道的阻塞,给住户带来不便,又要防止蓄水池和下水道的异味进入室内,影响居民的健康。而现在广泛使用在下水道支管路上的管接头,多采用在流水通道上设置浮球来防止异味进入室内,但浮球与流水通道的结合处不可能做到完全密封,始终存在漏气现象,导致异味进入室内,防臭效果差;同时由于废水中的带状物很容易流入下水道而引起阻塞,给住户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完全防止异味进入室内、防臭效果好、又能防止阻塞的防臭防阻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防臭防阻器,包括带有进水口的筒盖、带有开口的内筒、带有出水通道的外筒,内筒通过其开口与外筒的出水通道相通,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顶部外的隔离罩,这样便在防臭防阻器内形成一段水封,水封的高度为该隔离罩低于出水通道顶部部分的高度,该水封的高度越高,防臭效果越好,并在出水通道内设有由两根以上、交叉连接的杆组成的过滤架,通过该过滤架来阻止废水中的带状物流入下水道而引起阻塞,细小的颗粒状杂质则可排入下水道。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内筒和外筒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一块和两块定位板,且内筒上的定位板置于外筒上的两定位板中间,可防止内、外筒产生大角度的相对转动;综上所述,本技术的防臭防阻器具有能完全防止异味进入室内、防臭效果好、又能防止阻塞的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防臭防阻器,包括带有进水口的筒盖1、带有开口的内筒2、带有出水通道3的外筒4,内筒2通过其开口与外筒4的出水通道3相通,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2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3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3项部外的隔离罩5,在出水通道3内设有由两根交叉连接的杆组成的过滤架6,在内筒2和外筒3的外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一块定位板7和两块定位板8,且定位板7置于两定位板8的中间。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内筒、外筒上的定位板也可置于内侧壁上,组成过滤架的交叉连接杆的数量还可增加。权利要求1.一种防臭防阻器,包括带有进水口的筒盖、带有开口的内筒、带有出水通道的外筒,内筒通过其开口与外筒的出水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顶部外的隔离罩,并在出水通道内设有由两根以上、交叉连接的杆组成的过滤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臭防阻器,其特征在于在内筒和外筒的侧壁上分别固定有一块和两块定位板,且内筒上的定位板置于外筒上的两定位板中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臭防阻器,包括筒盖、内筒、外筒,内筒通过其开口与外筒的出水通道相通,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顶部外的隔离罩,并在出水通道内设有过滤架。本技术具有能完全防止异味进入室内、防臭效果好、又能防止阻塞的优点。文档编号E03C1/28GK2835371SQ20052003591公开日2006年11月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君安 申请人:李君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臭防阻器,包括带有进水口的筒盖、带有开口的内筒、带有出水通道的外筒,内筒通过其开口与外筒的出水通道相通,其特征在于该开口与出水通道的进口在水平方向交错设置,且内筒设有末端低于出水通道顶部的、并空套于出水通道顶部外的隔离罩,并在出水通道内设有由两根以上、交叉连接的杆组成的过滤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君安
申请(专利权)人:李君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