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4011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6: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包括箱体、行波脉冲信号收发器、电脑主机、液晶显示器和键盘,其中所述箱体包括通过第一阻尼转轴铰接的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电脑主机与液晶显示器连为一体并固定于上箱体的底部,所述下箱体中设有支撑体,支撑体伸出下箱体的部分与上箱体的内部轮廓匹配,所述支撑体靠近第一阻尼转轴的前缘通过第二阻尼转轴连接有隔板,所述键盘设置于所述隔板靠近第二阻尼转轴的位置,并且在所述隔板上对应于测量仪表的位置还设有透明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行波脉冲收发器与电脑主机、显示器、键盘和仪表集成在一起,大大方便了携带和使用,使得操作台面整洁有序,减少了差错,提高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在电网运行过程中,电缆接头是最为的薄弱环节,约70%的电缆故障发生在接头处,因此准确、快速确定接头质量与运行状态,对于保障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电缆接头故障检测的主要手段有温度法和局部放电法。温度法和局部放电法均需要在电缆绝缘层外测安装传感器,测量的都是弱信号,受周围复杂电磁信号的干扰,采集信号中含有高频噪声,降低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温度法和局部放电法只能对单一接头进行检测,因此只能在变电所等接头集中的地方集中安装。自1948年,Seidu首次提出行波法测量输电线路故障的思想,行波法在电缆故障检测中的应用得到迅速发展,例如已经提出了低压脉冲法、脉冲电压法和脉冲电流法进行电缆故障检测。但是,这种故障检测设备仍然存在以下的技术问题:反射信号的波形解读需要实地作业人员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才能够准确判断出电缆是否发生故障,以及故障发生的类型和位置。因此,希望提供一种自动化实现的技术手段,在电缆接头故障检测中,能够由计算机系统进行接头故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行波脉冲信号收发器(2)、电脑主机(3)、液晶显示器(31),其中所述箱体(1)包括通过第一阻尼转轴(13)铰接的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所述电脑主机(3)与液晶显示器(31)连为一体并固定于上箱体(11)的底部,所述下箱体(12)中设有支撑体(5),支撑体(5)伸出下箱体(12)的部分与上箱体(11)的内部轮廓匹配,所述支撑体(5)靠近第一阻尼转轴(13)的前缘通过第二阻尼转轴(44)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所述支撑体(5)的顶部轮廓相匹配,所述行波脉冲信号收发器(2)设于所述支撑体(5)的位于下箱体(12)...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行波脉冲信号收发器(2)、电脑主机(3)、液晶显示器(31),其中所述箱体(1)包括通过第一阻尼转轴(13)铰接的上箱体(11)和下箱体(12),所述电脑主机(3)与液晶显示器(31)连为一体并固定于上箱体(11)的底部,所述下箱体(12)中设有支撑体(5),支撑体(5)伸出下箱体(12)的部分与上箱体(11)的内部轮廓匹配,所述支撑体(5)靠近第一阻尼转轴(13)的前缘通过第二阻尼转轴(44)连接有隔板(4),所述隔板(4)与所述支撑体(5)的顶部轮廓相匹配,所述行波脉冲信号收发器(2)设于所述支撑体(5)的位于下箱体(12)中的第四槽(58)中,并且在所述隔板(4)上对应于测量仪表的位置还设有透明窗(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5)上还设有用于安置所述测量仪表的第一槽(55),所述测量仪表包括电压表(22)和电流表(2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行波法的电缆接头故障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上箱体(11)底部与液晶显示器(31)相邻的位置还设有多个按键(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伏圣群叶俊谭静王建宇殷凡姣汪蓬张琳琳马进军张圣富鲍卫陈振超万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泰安供电公司泰安腾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