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96837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10 05: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这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包括套管、油管、井口四通阀,油管内设有蒸汽柱塞泵和抽油泵,套管外套设保护板层,保护板层外套设导热板层,导热板层外套设加热板层,加热板层内具有螺旋设置的加热管,加热板层外套设保温板层,保温板层外套设外管,套管的侧壁沿其周向等间距固定多个限位杆,每个限位杆依次穿过保护板层、导热板层、加热板层、保温板层,直至延伸到所述外管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加热管对加热板层加热,加热板层持续对套管进行热量的补给,保持了套管内稠油的温度,稠油持续流动,从而有效解决了光杆缓下、载荷增加、管杆偏磨等诸多问题,进一步提高了稠油的采收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
:本技术涉及采油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
技术介绍
:目前,稠油开采技术以蒸汽驱或蒸汽吞吐为主,在采油方式上多采用有杆泵抽或无杆液力泵及电泵等方式,管柱外面设置了隔热层,但隔热层并不能完全解决井筒因热损失导致的稠油温度下降,稠油温度下降后,粘度增加,存在光杆缓下、载荷增加、管杆偏磨等诸多问题,甚至有些油井由于井筒温度较低,稠油粘度较大而无法开采。为解决上述问题,中国技术专利CN201320695934.2公开了稠油开采用采油管柱包括套管、油管、井口四通阀、设于所述油管内的蒸汽柱塞泵和抽油泵,井口蒸汽通过所述井口四通阀与油管连通,所述蒸汽柱塞泵带动所述抽油泵的活塞往复运动于所述油管内,乏蒸汽和原油流动于所述套管内,所述套管的外侧依次设有白体层、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一隔热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二隔热层和外管,所述第一玻璃纤维层由螺旋式缠绕于所述白体层上的玻璃纤维绳构成,所述第二玻璃纤维层由螺旋式缠绕于所述第一隔热层上的玻璃纤维绳构成,仅仅通过设置隔热层并不能完全解决井筒的热损失导致的稠油温度下降,粘度增加,使这些常规方式达不到应有的时效,存在光杆缓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这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包括套管、油管(8)、井口四通阀,油管(8)内设有蒸汽柱塞泵(12)和抽油泵(14),套管(10)外套设保护板层,保护板层外套设导热板层(11),导热板层外套设加热板层(5),加热板层(5)内具有螺旋设置的加热管(4),加热板层(5)外套设保温板层,保温板层(3)外套设外管(2),套管的侧壁沿其周向等间距固定多个限位杆,每个限位杆依次穿过保护板层(13)、导热板层(11)、加热板层(5)、保温板层(3),直至延伸到所述外管(2)的内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其特征在于:这种稠油蒸汽驱采油管柱包括套管、油管(8)、井口四通阀,油管(8)内设有蒸汽柱塞泵(12)和抽油泵(14),套管(10)外套设保护板层,保护板层外套设导热板层(11),导热板层外套设加热板层(5),加热板层(5)内具有螺旋设置的加热管(4),加热板层(5)外套设保温板层,保温板层(3)外套设外管(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成山刘影张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