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胜和专利>正文

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9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包括第一、二伞骨及伞尾骨,第二伞骨外部套有可移动的滑套,滑套系枢接于辅助骨的内端及一拉线的外端,又拉线的内端为枢接于第一伞骨,拉线于靠近第一伞骨枢接处设有一使拉线与伞骨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部,使收伞施力方向与伞骨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使得收伞时各伞骨的收折顺畅而轻松。(*该技术在200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习知的多折伞,如图3所示,为便于收伞时各伞骨能依序收折以缩小体积,在第一伞骨1的外端枢接一拉线8,而拉线8的另一端与辅助骨3枢接于一套在第二伞骨4的滑套5上,第二伞骨4与辅助骨3的外端则枢接于一和伞尾骨6枢接的象头部7。常欲收伞时,藉拉线8与滑套5相配合,来收折各节伞骨。此习知的构造的拉线8,在开伞时几乎与各伞骨相重叠平行,在要收伞时,其作用力由于和伞骨间形成为一直线,因此常容易导致卡死的现象,或使收伞瞬间产生不顺畅。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即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开伞时伞骨平面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收伞动作示意图;图3为习用伞骨开伞时平面示意图。请配合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如现有技术的第一伞骨1,第二伞骨4,辅助骨3,滑套5,象头部7和伞尾骨6,其主要特点在于新型态的拉线2的设置。拉线2的内端形成为一弯折部21,而端部枢接于滑套5上,与辅助骨3也相枢接。由图1的平面图可知,藉弯折部21的设置,能使拉线2与伞骨间形成一角度而不再平行,由于此角度的存在,当收伞时,收伞的作用力将与伞骨呈一倾斜的小角度,而具有垂直的分力,该垂直分力能够顺利地使伞骨向内收折,达到如图2状态,此后,各伞骨间已无任何卡制的可能,故可顺利地将伞骨收折至预期状况,毫无困难。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改进,主要在于克服习用结构在欲收伞的瞬间所可能形成的卡死的不良现象,而经由拉线形态的新颖设计,显然可完全地克服习用品的缺点,取得较好的实用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包括第一、二伞骨及伞尾骨,第二伞骨外部套有可移动的滑套,滑套系枢接于辅助骨的内端及一拉线的外端,又拉线的内端为枢接于第一伞骨,其特征在于,拉线于靠近第一伞骨枢接处设有一使拉线与伞骨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部。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包括第一、二伞骨及伞尾骨,第二伞骨外部套有可移动的滑套,滑套系枢接于辅助骨的内端及一拉线的外端,又拉线的内端为枢接于第一伞骨,拉线于靠近第一伞骨枢接处设有一使拉线与伞骨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部,使收伞施力方向与伞骨不在同一直线上,因而使得收伞时各伞骨的收折顺畅而轻松。文档编号A45B25/00GK2081659SQ90223899公开日1991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199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1990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王胜和 申请人:王胜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折伞伞骨的拉线结构,包括第一、二伞骨及伞尾骨,第二伞骨外部套有可移动的滑套,滑套系枢接于辅助骨的内端及一拉线的外端,又拉线的内端为枢接于第一伞骨,其特征在于,拉线于靠近第一伞骨枢接处设有一使拉线与伞骨间形成一角度的弯折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和
申请(专利权)人:王胜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