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824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上料装置,所述转子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第二运动条、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板上的多个抓料单元;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旋转电机、第一丝杠、旋转支撑板、顶端支撑板、中间支撑柱和旋转齿轮。该转子上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Rotor feed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or feed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support frame,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 motion mechanism, a grabbing mechanism and a rotating mechanism; the motion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rst motion bar, a second motion bar, a motion motor and a transverse motion block; the grabbing mechanism comprises a fixed base plate and a fixed base plate and is arranged in a rotating mechanism. The rotating mechanism comprises two supporting rods, a rotating motor, a first screw, a rotating supporting plate, a top supporting plate, a middle supporting column and a rotating gear. The rotor feeding device can realize automatic feeding, replace the original manual operation, and reduce the labor intensity of operato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上料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转子压装辅助设备,具体地,涉及转子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都是人工拾取转子送到需要上料的位置,在捡拾的过程中容易对操作人员形成伤害,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自动化程度低;因此,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的转子上料装置是本专利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上料装置,该转子上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上料装置,所述转子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第二运动条、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所述第一运动条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上,所述第二运动条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所述第一运动条上设置有第一滑槽,且所述第一滑槽沿所述第一运动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条上设置有第二丝杠,且所述第二丝杠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条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所述横向运动块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上,另一端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丝杠上;所述运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上,且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杠上,以使得当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第二丝杠转动时,所述横向运动块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丝杠滑动;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板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板上的多个抓料单元;所述抓料单元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滑台气缸;所述滑台气缸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板上,且所述滑动板固接在所述滑台气缸上,所述固定板固接在所述固定座板上,且当所述滑动板跟随所述滑台气缸沿所述固定座板滑动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相配合能够抓取转子;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所述抓料单元沿所述固定座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值与料箱中的任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料槽之间的距离值相同;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旋转电机、第一丝杠、旋转支撑板、顶端支撑板、中间支撑柱和旋转齿轮;两个所述支撑杆一端固接在所述横向运动块上,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所述旋转支撑板和所述顶端支撑板;所述旋转电机设置在所述顶端支撑板上,且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且所述旋转支撑板套接在所述第一丝杠上;所述中间支撑柱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贯穿所述旋转支撑板和所述横向运动块并固接在所述固定座板上,且所述旋转齿轮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板上,所述中间支撑柱的远离所述固定座板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旋转齿轮上,以使得当所述旋转齿轮转动时,所述固定座板能够旋转。优选地,所述横向运动块沿长度方向上的两个边上分别设置有止挡条。优选地,所述第一滑槽自下而上包括第一段槽和第二段槽,且所述第一段槽的槽口宽度小于所述第二段槽的槽口宽度。优选地,所述转子上料装置还包括竖直设置的撑杆,所述撑杆接触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板的边沿位置,所述撑杆的底端固定套接有与料箱相配合的圆杆,且所述圆杆的底端设置有倒角。优选地,所述圆杆的半径大于所述撑杆的半径,且所述撑杆上还套接有复位弹簧,以使得当所述复位弹簧伸长或压缩时,所述撑杆能够抵压所述料箱。优选地,所述固定座板上还设置有多个真空发生器,以使得当多个所述真空发生器与真空吸盘相配合时能够将空置的料箱吸走。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转子上料装置主要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第二运动条、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第一运动条安装在第一支撑架上,第二运动条安装在第二支撑架上,第一运动条上设置有第一滑槽,并且第一滑槽沿第一运动条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第二运动条上设置有第二丝杠,且第二丝杠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于第二运动条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横向运动块的一端滑动连接在第一滑槽上,且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二丝杠上,以使得当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第二丝杠转动时,横向运动块能够沿第一滑槽和第二丝杠滑动。抓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板和设置在固定座板上的多个抓料单元,抓料单元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滑台气缸,滑台气缸滑动连接在固定座板上,滑动板固接在滑台气缸上,固定板固接在固定座板上,当滑动板跟随滑台气缸沿固定座板滑动时,固定板与滑动板相配合能够抓取转子;任意相邻两个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抓料单元沿固定座板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任意相邻两个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值与料箱中的任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料槽之间的距离值相同;旋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旋转电机、第一丝杠、旋转支撑板、顶端支撑板、中间支撑柱和旋转齿轮;两个支撑杆一端固接在横向运动块上,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旋转支撑板和顶端支撑板,旋转电机设置在顶端支撑板上,旋转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第一丝杠上,且旋转支撑板套接在第一丝杠上;旋转支撑板套接在第一丝杠上,中间支撑柱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贯穿旋转支撑板和横向运动块并固接在固定座板上,旋转齿轮设置在中间支撑板上,中间支撑柱的远离所述固定座板的一端固接在旋转齿轮上,以使得当旋转齿轮转动时,固定座板能够旋转。这样,当启动运动电机时,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第二丝杠转动,横向运动块能够沿第二滑槽和第二丝杠滑动;进而抓料机构能够运动至料箱中任意一排中的多个料槽的上方;然后再启动旋转电机,以使得当旋转电机的驱动轴转动带动第一丝杠转动时,固定座板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进而抓料机构能够在竖直方向上运动,以抓取转子;然后再利用运动机构和旋转机构将转子放置到所需的位置,然后再启动旋转齿轮,当中间支撑柱跟随旋转齿轮转动时,抓料机构能够转动抓料。这样,该转子上料装置能够实现自动化上料,替代原有的人工操作,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的转子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支撑架2、第一运动条3、第二运动条4、第一滑槽5、第二丝杠6、真空发生器7、横向运动块8、第一丝杠9、中间支撑柱10、旋转电机11、旋转齿轮12、顶端支撑板13、旋转支撑板14、第二支撑架15、撑杆16、固定座板17、滑台气缸18、料箱19、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左、右、内、外”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在图1中,为尽可能的将部件显示清楚,滑动板与固定板被遮挡不便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子上料装置,所述转子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14、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2、第二运动条3、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7;所述第一运动条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运动条3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上,所述第一运动条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4,且所述第一滑槽4沿所述第一运动条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条3上设置有第二丝杠5,且所述第二丝杠5所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14)、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2)、第二运动条(3)、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7);所述第一运动条(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运动条(3)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上,所述第一运动条(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4),且所述第一滑槽(4)沿所述第一运动条(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条(3)上设置有第二丝杠(5),且所述第二丝杠(5)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条(3)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所述横向运动块(7)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4)上,另一端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丝杠(5)上;所述运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上,且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杠(5)上,以使得当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第二丝杠(5)转动时,所述横向运动块(7)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4)和所述第二丝杠(5)滑动;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板(16)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的多个抓料单元;所述抓料单元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滑台气缸(17);所述滑台气缸(17)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且所述滑动板固接在所述滑台气缸(17)上,所述固定板固接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且当所述滑动板跟随所述滑台气缸(17)沿所述固定座板(16)滑动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相配合能够抓取转子;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所述抓料单元沿所述固定座板(16)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值与料箱(18)中的任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料槽之间的距离值相同;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9)、旋转电机(10)、第一丝杠(8)、旋转支撑板(13)、顶端支撑板(12)、中间支撑柱(9)和旋转齿轮(11);两个所述支撑杆(19)一端固接在所述横向运动块(7)上,另一端依次活动贯穿所述旋转支撑板(13)和所述顶端支撑板(12);所述旋转电机(10)设置在所述顶端支撑板(12)上,且所述旋转电机(10)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一丝杠(8)上,且所述旋转支撑板(13)套接在所述第一丝杠(8)上;所述中间支撑柱(9)自上而下依次活动贯穿所述旋转支撑板(13)和所述横向运动块(7)并固接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且所述旋转齿轮(11)设置在所述中间支撑板上,所述中间支撑柱(9)的远离所述固定座板(16)的一端固接在所述旋转齿轮(11)上,以使得当所述旋转齿轮(11)转动时,所述固定座板(16)能够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上料装置包括第一支撑架(1)、第二支撑架(14)、运动机构、抓料机构和旋转机构;所述运动机构包括第一运动条(2)、第二运动条(3)、运动电机和横向运动块(7);所述第一运动条(2)安装在所述第一支撑架(1)上,所述第二运动条(3)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上,所述第一运动条(2)上设置有第一滑槽(4),且所述第一滑槽(4)沿所述第一运动条(2)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所述第二运动条(3)上设置有第二丝杠(5),且所述第二丝杠(5)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平行于所述第二运动条(3)所在长度方向上的直线;所述横向运动块(7)的一端滑动连接在所述第一滑槽(4)上,另一端活动套接在所述第二丝杠(5)上;所述运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架(14)上,且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第二丝杠(5)上,以使得当所述运动电机的驱动轴带动第二丝杠(5)转动时,所述横向运动块(7)能够沿所述第一滑槽(4)和所述第二丝杠(5)滑动;所述抓料机构包括固定座板(16)和设置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的多个抓料单元;所述抓料单元包括固定板、滑动板和滑台气缸(17);所述滑台气缸(17)滑动连接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且所述滑动板固接在所述滑台气缸(17)上,所述固定板固接在所述固定座板(16)上,且当所述滑动板跟随所述滑台气缸(17)沿所述固定座板(16)滑动时,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滑动板相配合能够抓取转子;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相等,且多个所述抓料单元沿所述固定座板(16)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抓料单元之间的距离值与料箱(18)中的任意一排中相邻的两个料槽之间的距离值相同;所述旋转机构包括两个支撑杆(19)、旋转电机(10)、第一丝杠(8)、旋转支撑板(13)、顶端支撑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少华许成陆小勇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安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