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化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8244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强化沉淀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下部为集泥槽,所述池体的上部设置有集水槽;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池体,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集泥槽设置;以及限流板;所述限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中,所述限流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所述限流板的底端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限流板的宽度与所述池体的宽度相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强化沉淀池中设置了限流板,限流板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不会受到进水管进水造成的扰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在静置沉降区中的泥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从而提高沉降效果。

An enhanced sedimentation tan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n enhanced sedimentation tank, which comprises a tank body, the low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a mud collecting tank, a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tank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collecting tank; a water inlet pipe, which extends into the tank body, and the pipe mouth of the water inlet pipe is arranged towards the mud collecting tank; and a flow limiting plate; the flow limi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aid tank. In the pool body, a static settlement zone is formed between the current limiting plat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pool body; the bottom end of the current limiting plate is at a certain distance from the mud collecting trough, and the width of the current limiting plate is equivalent to that of the pool body. A flow-limiting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enhanced sedimentation tank of the utility model, and the existence of the flow-limiting plate prevents the area from being disturbed by the water intake of the intake pipe, thereby enabling the sediment in the static sedimentation area to settle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thereby improving the sediment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化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强化沉淀池。
技术介绍
沉淀池是对污水进行沉淀处理的设备,其主要是通过沉降作用除去水中的悬浮物,并将上层悬浮物较少的净水排出。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广为使用。它的型式很多,按池内水流方向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三种。平流式沉淀池一般是长方体结构,污水从一端进入,推流式向另一端流动。其一般由进、出水口、水流部分和污泥斗三个部分组成。平流式沉淀池多用混凝土筑造,也可用砖石圬工结构,或用砖石衬砌的土池。平流式沉淀池构造简单,沉淀效果好,工作性能稳定,使用广泛,但占地面积较大,沉降效果较差。竖流式沉淀池的池体平面为圆形或方形。废水由设在沉淀池中心的进水管自上而下排入池中,然后沿池的整个断面缓慢上升。悬浮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入池底锥形污泥斗中,澄清水从池上端周围的溢流堰中排出。这种池占地面积小,但深度大,池底为锥形,施工较困难。幅流式沉淀池的池体平面多为圆形,也有方形的。其直径较大而深度较小,直径为20~100米,池中心水深不大于4米,周边水深不小于1.5米。废水自池中心进水管入池,沿半径方向向池周缓慢流动。悬浮物在流动中沉降,并沿池底坡度进入污泥斗,澄清水从池周溢流入出水渠。幅流式沉淀池必须采用机械刮泥方式,对化学泥很容易形成扰动,沉降效果差。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沉降效果好、不容易形成扰动的强化沉淀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强化沉淀池,其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下部为集泥槽,所述池体的上部设置有集水槽;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池体,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集泥槽设置;以及限流板;所述限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中,所述限流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所述限流板的底端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限流板的宽度与所述池体的宽度相当。其中,所述限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垂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前垂直段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倾斜段向靠近所述池体的侧壁的一侧倾斜。其中,所述限流板还包括后垂直段,所述后垂直段设置在所述倾斜段的另一侧。其中,所述倾斜段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为40度至70度。其中,所述限流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之间的距离为所述池体的长度的8%至30%。其中,所述限流板的前垂直段中设置有斜管加强区,在所述斜管加强区中设置有斜管或斜板。其中,所述限流板为两个,两个所述限流板分别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其中,两个所述限流板对称设置。其中,所述进水管的端部的高度高于所述限流板的底端的高度。其中,所述进水管设置在两个所述限流板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强化沉淀池中设置了限流板,限流板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不会受到进水管进水造成的扰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在静置沉降区中的泥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从而提高沉降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强化沉淀池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强化沉淀池的俯视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强化沉淀池的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强化沉淀池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强化沉淀池,其包括池体100和伸入池体100中的进水管200。池体是完成沉淀的区域,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的池体的截面形状优选为长方形。池体100的下部为集泥槽110,所述池体100的上部设置有集水槽120;污水进入池体中后,污水中的泥沙等沉降进入集泥槽,沉淀后的清液从集水槽中溢出进入下一处理装置。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进水管200伸入所述池体,且所述进水管200的管口201朝向所述集泥槽110设置。也就是说进水管200的管口朝下设置,进水管的出水是自上而下的。这样设置的话进水会对沉淀池中的污水形成扰动。为了解决扰动的问题,本实施例在池体中设置了限流板300。所述限流板300安装在所述池体中,所述限流板300与所述池体100的侧壁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301;通常集水槽120位于该静置沉降区301中。为了达到较好的防扰动效果,本实施例中限定所述限流板300的底端与所述集泥槽120之间在垂直方向(池体的高度方向)有一定距离,所述限流板300的宽度与所述池体100的宽度相当。参见图2,池体100的侧壁包括第一侧壁101、第二侧壁102、第三侧壁103和第四侧壁104,其中第一侧壁101和第三侧壁103平行,第二侧壁102和第四侧壁104平行,我们设定第一侧壁101为长度方向的侧壁。限流板300的截面与第二侧壁102平行,其长度也与第二侧壁基本相等。从图2上看,限流板与第四侧壁104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301;这是因为限流板的存在使得该区域不会受到进水管进水造成的扰动的影响,从而使得在静置沉降区中的泥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沉降,从而提高沉降效果。污水进入池体后,污水中的泥沙在重力作用下沉降,而去除了泥沙的上层清液上升沿着集水槽流至下一处理装置,由于沉降是逐步完成的,因此泥沙的含量四逐步降低的,本实施例设置了限流板后能够提高集泥槽上方的污水中的泥沙的沉降量,从而提高了整体的沉降效果。参见图1,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限流板300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垂直段310和倾斜段320,所述前垂直段310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倾斜段320向靠近所述池体100的侧壁的一侧倾斜。本实施例中限定倾斜段向与其最接近的侧壁倾斜。设置倾斜段可以使该处的截面积缩小,从而延长污水在沉淀池中的停留时间,同时避免形成水流死角。进一步的,参见图1,所述限流板300还包括后垂直段330,所述后垂直段330设置在所述倾斜段320的另一侧。设置后垂直段330是为了尽可能的形成静置沉降区,同时改变水流方向。更优的,参见图1,所述倾斜段320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之间的夹角a为40度至70度。进一步的,为了保证沉降效果和处理量的平衡,参见图2,本实施例中限定所述限流板300与所述池体100的侧壁之间的距离m为所述池体的长度L的8%至30%。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3,本实施例中在限流板300的前垂直段区域中设置有斜管加强区3011,在所述斜管加强区3011中设置有斜管或斜板。也就是说在静置沉降区301中设置了斜管加强区3011,在斜管加强区中设置斜管能够改变流向,延长水的停留时间,增强沉降效果。而将斜管加强区设置在垂直段区域是考虑到水的含泥量逐渐降低的问题。更优的,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的所述限流板300为两个,两个所述限流板300分别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进一步的,两个所述限流板对称设置。较佳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式,参见图1,在池体的高度方向上,所述进水管200的端部201的高度高于所述限流板300的底端的高度。这样设置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进水造成的扰动。更优的,参见图3,所述进水管200设置在两个所述限流板300之间。参见图1,设置两块限流板之后,池体基本被划分为进水区003、沉降区002、集泥区003和静置沉降区301,其中进水区、沉降区、集泥区的泥沙含量依次升高,静置沉降区的泥沙含量低于进水区的泥沙含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下部为集泥槽,所述池体的上部设置有集水槽;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池体,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集泥槽设置;以及限流板;所述限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中,所述限流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所述限流板的底端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限流板的宽度与所述池体的宽度相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所述池体的下部为集泥槽,所述池体的上部设置有集水槽;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伸入所述池体,且所述进水管的管口朝向所述集泥槽设置;以及限流板;所述限流板设置在所述池体中,所述限流板与所述池体的侧壁之间形成静置沉降区;所述限流板的底端与所述集泥槽之间有一定距离,所述限流板的宽度与所述池体的宽度相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强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垂直段和倾斜段,所述前垂直段与所述池体的横截面相垂直,所述倾斜段向靠近所述池体的侧壁的一侧倾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限流板还包括后垂直段,所述后垂直段设置在所述倾斜段的另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强化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段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艾林朱银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佑林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