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爱华专利>正文

茶味槟榔食品及其制备和食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376888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9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茶味槟榔食品及其制备和食用方法,涉及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茶味槟榔食品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主要由槟榔、茶叶、茶梗、杭菊、荷叶、蒌叶、薄荷脑、甘草、甜菊糖、乙基麦芽酚和香兰素组成,所述槟榔卤水主要由茶叶生物碱、饴糖、卡拉胶、白砂糖和水组成。该茶味槟榔食品改变多年来槟榔口味单一的局面,赋予了槟榔特殊的茶叶香味,提高了槟榔的综合口感,同时本发明专利技术槟榔卤水中还利用茶叶生物碱代替石灰,彻底改变人们对石灰槟榔卤水的不良印象。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茶味槟榔食品在赋予槟榔独特的茶叶风味和口感的同时,还能够使加工槟榔具有降脂减肥和抗氧化的功能。

Tea flavored areca food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edible method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ea-flavored betel nut food and its preparation and eating method,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ood processing. The tea-flavored betel nut food includes salted betel nut and betel nut brine. The salted betel nut is mainly composed of betel nut, tea, tea stalk, chrysanthemum, lotus leaf, betel leaf, menthol, liquorice, stevia sugar and ethyl malt. The betel nut brine is mainly composed of tea alkaloids, bait sugar, carrageenan, sugar and water. The tea-flavored betel nut food has changed the situation of single betel nut taste for many years, given the special tea aroma of betel nut, improved the comprehensive taste of betel nut, at the same time, tea alkaloids are also used in betel nut brine instead of lime to completely change people's bad impression of lime betel nut brine. Therefore, the tea-flavored betel nut food of the invention not only gives the betel nut unique tea flavor and taste, but also enables the processing of betel nut to have the functions of reducing fat, reducing weight and anti-oxid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味槟榔食品及其制备和食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茶味槟榔食品及其制备和食用方法。
技术介绍
槟榔(ArecacatechuL.),又名仁频、宾门、宾门药饯、白槟榔、橄榄子、大腹子、洗瘴丹、青仔等,是棕榈科植物槟榔树的种子,原产东南亚,现主要产于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缅甸、泰国等。我国引种栽槟榔约有1500多年的历史,主产于海南、台湾等省份和地区。槟榔是重要的南药,位居中国四大南药之首。槟榔除作为药材使用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用途是作为食品咀嚼,由于槟榔含有丰富的生物碱、鞣质、红色素等成分,具有驱虫、消食、降压、驱寒、去瘴气、抗病原微生物和提神等功效,所以槟榔食品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目前,槟榔是继口香糖、香烟之后的第三大口腔嗜好品,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估计有6亿人有嚼食槟榔的习惯。目前,槟榔食品加工方法都是相对传统的加工工艺,槟榔加工企业主要追求槟榔的口感,没有从功能性槟榔角度研发新产品。因此,槟榔加工企业很容易被新兴的槟榔加工企业所代替,各公司加工的产品同质化较高,只要某个公司研发一种受欢迎的口味的槟榔食品,那么这个企业立刻就会壮大起来。据记载,1779年湘潭大疫,为了治疗臌胀病,湘潭人开始嚼槟榔,至今已经二百多年的历史,但是没有一个强大的百年老店,恰恰相反,目前全国十强槟榔加工企业都是新兴的企业,其中,4家是2000年以后成立的,6家是1992年以后成立的。充分说明一个槟榔加工企业如果没有研发团队,很难长久发展,槟榔食品的口味对一个槟榔企业崛起或发展至关重要,槟榔食品的口味决定了槟榔加工企业是否能够继续生存。所以,为了生存,槟榔加工企业都在想尽办法提高槟榔口感,为了突出口感,一些企业甚至在槟榔加工过程中加入危害消费者的健康的物质,例如麻黄素(冰毒的前体)、烟丝等,导致了我国槟郎加工领域各种乱象的产生。因此,研究开发出一种具有复合风味的槟榔加工食品,在赋予槟榔独特的口感和风味的同时,还能够使加工槟榔具有降脂减肥和抗氧化的功能,变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味槟榔食品,所述茶味槟榔食品改变多年来槟榔口味单一的局面,赋予了槟榔特殊的茶叶香味,提高了槟榔的综合口感,而且腌制槟榔原料中的杭菊、荷叶和蒌叶等成分均具有消炎、杀菌和降脂减肥的功能,从而降低咀嚼者身体的炎症,促进咀嚼者的健康。同时本专利技术槟榔卤水中还利用茶叶生物碱代替石灰,彻底改变人们对石灰槟榔卤水的不良印象,这对整个槟榔行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而且茶叶生物碱还具有明显的减肥、抑菌、抗病毒、解毒、抗氧化等功能。因此,本专利技术茶味槟榔食品在赋予槟榔独特的茶叶风味和口感的同时,还能够使加工槟榔具有降脂减肥和抗氧化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味槟榔食品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加工操作简单,制备过程中不需要特殊的加工设备以及环境友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味槟榔食品的食用方法,该食用方法是在槟榔食用时进行点卤,这样槟榔卤水可以和腌制槟榔分开进行包装,彻底避免了槟榔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产生的“返卤”现象,而且消费者在食用时也可以自己选择槟榔卤水的添加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味槟榔食品,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0~30份、茶叶5~20份、茶梗10~20份、杭菊5~20份、荷叶5~20份、蒌叶1~5份、薄荷脑1~2份、甘草1~5份、甜菊糖1~8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0~20份、饴糖30~50份、茶叶粉5~15份、卡拉胶1~3份、白砂糖5~15份和水40~80份。进一步的,所述的茶味槟榔食品,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5~25份、茶叶8~12份、茶梗12~18份、杭菊8~18份、荷叶8~18份、蒌叶1~4份、薄荷脑1~2份、甘草1~4份、甜菊糖2~6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5~18份、饴糖35~45份、茶叶粉8~12份、卡拉胶1~2份、白砂糖8~12份和水45~60份。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茶味槟榔食品,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8~22份、茶叶10~15份、茶梗14~16份、杭菊10~15份、荷叶10~15份、蒌叶2~4份、薄荷脑1~2份、甘草2~4份、甜菊糖4~6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6~17份、饴糖38~42份、茶叶粉9~11份、卡拉胶1~2份、白砂糖9~11份和水48~52份;优选的,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20份、茶叶12份、茶梗15份、杭菊12份、荷叶12份、蒌叶3份、薄荷脑1份、甘草3份、甜菊糖5份、乙基麦芽酚1份和香兰素1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5份、饴糖40份、茶叶粉10份、卡拉胶1份、白砂糖10份和水50份。进一步的,所述腌制槟榔原料中的茶叶为绿茶;所述槟榔卤水原料中的茶叶粉为绿茶粉;优选的,所述槟榔卤水原料中的茶叶粉为粒径为200~300目的绿茶粉。进一步的,所述槟榔卤水原料中还任选的包括淀粉浓度为5~8%的植物淀粉溶液。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味槟榔食品的制备方法,其中所述腌制槟榔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槟榔在沸水中煮制杀青20~30min,沥干后去籽,随后将杀青去籽后的槟榔与其他原料混合,然后加入腌制槟榔全部原料体积2~3倍的水,反复水煮腌制3~4次,最后沥干并在60~70℃下烘烤70~80h,制得腌制槟榔。进一步的,所述反复水煮腌制为:将加入水后的腌制槟榔原料沸煮30~60min,随后静置腌制12~36h,如此反复3~4次。进一步的,其中所述槟榔卤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饴糖和茶叶生物碱混合均匀,然后加入水和白砂糖沸腾熬制10~20min,冷却至40~50℃后加入茶叶粉和卡拉胶搅拌均匀,制得槟榔卤水。更进一步的,所述槟榔卤水的制备方法还包括将槟郎卤水进一步加工为固态卤水的步骤;优选的,所述固态卤水的加工步骤为,将淀粉浓度为5~8%的植物淀粉溶液在沸水浴中糊化15~30min,然后降温至30~40℃加入上述制得的槟榔卤水充分搅拌,随后依次经过冷却、干燥、固化、分割,得到切片型固化卤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茶味槟榔食品的食用方法,所述食用方法为将上述槟榔卤水滴加到上述腌制槟榔的中心凹陷处,然后放入口腔进行咀嚼;或将上述切片型固化卤水夹入到两片上述腌制槟榔的中间,然后放入口腔进行咀嚼。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茶味槟榔食品,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主要由槟榔、茶叶、茶梗、杭菊、荷叶、蒌叶、薄荷脑、甘草、甜菊糖、乙基麦芽酚和香兰素组成,上述腌制槟榔原料中茶叶和茶梗的加入可以赋予槟榔独特的茶叶风味,提高了槟榔的综合口感,腌制槟榔原料中杭菊、荷叶和蒌叶等成分均具有消炎、杀菌和降脂减肥的功能,从而降低咀嚼者身体的炎症,促进咀嚼者的健康。同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茶味槟榔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0~30份、茶叶5~20份、茶梗10~20份、杭菊5~20份、荷叶5~20份、蒌叶1~5份、薄荷脑1~2份、甘草1~5份、甜菊糖1~8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0~20份、饴糖30~50份、茶叶粉5~15份、卡拉胶1~3份、白砂糖5~15份和水40~8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味槟榔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0~30份、茶叶5~20份、茶梗10~20份、杭菊5~20份、荷叶5~20份、蒌叶1~5份、薄荷脑1~2份、甘草1~5份、甜菊糖1~8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0~20份、饴糖30~50份、茶叶粉5~15份、卡拉胶1~3份、白砂糖5~15份和水40~8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味槟榔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5~25份、茶叶8~12份、茶梗12~18份、杭菊8~18份、荷叶8~18份、蒌叶1~4份、薄荷脑1~2份、甘草1~4份、甜菊糖2~6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5~18份、饴糖35~45份、茶叶粉8~12份、卡拉胶1~2份、白砂糖8~12份和水45~60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茶味槟榔食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腌制槟榔和槟榔卤水,其中: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18~22份、茶叶10~15份、茶梗14~16份、杭菊10~15份、荷叶10~15份、蒌叶2~4份、薄荷脑1~2份、甘草2~4份、甜菊糖4~6份、乙基麦芽酚1~2份和香兰素1~2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6~17份、饴糖38~42份、茶叶粉9~11份、卡拉胶1~2份、白砂糖9~11份和水48~52份;优选的,所述腌制槟榔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槟榔20份、茶叶12份、茶梗15份、杭菊12份、荷叶12份、蒌叶3份、薄荷脑1份、甘草3份、甜菊糖5份、乙基麦芽酚1份和香兰素1份;所述槟榔卤水按重量份数计,主要由以下原料制成:茶叶生物碱15份、饴糖40份、茶叶粉10份、卡拉胶1份、白砂糖10份和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爱华
申请(专利权)人:刘爱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