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43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包括与钢结构柱连接并随钢结构柱吊装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拼接形成,操作平台中部形成与所述钢结构柱横截面边缘适配的第一通道,配置于第一通道边缘的连接件与钢结构框架外壁可拆卸连接。任一操作平台上方的钢结构柱外壁上设置两个以上耳板,耳板通过斜拉撑连接配置于操作平台边缘的连接件。两层操作平台之间设置爬梯,所述爬梯连接于钢结构柱外壁,两层操作平台底板对应位置开设用于人员通过的第二通道,爬梯对应所述第二通道设置。该装置在钢柱吊装前预先进行安装,待空中组对完毕后进行拆除,可重复安装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中多层钢结构框架的施工
,具体而言,是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在高产量稳定轻烃项目中,催化气化框架为钢结构箱形柱形式,加氢气化框架为钢管混凝土结构形式。以新能能源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稳定轻烃项目为例,催化气化框架共计16层,总高度108米;加氢汽化框架共计11层,总高度78米,钢结构柱在高空拼接过程中需要操作平台以便施工作业。由于两框架高度高,采用常规形式在每根钢柱位置搭设钢管脚手架操作平台,在没有可以利用的悬挑层的前提下,如此高度从底到顶搭设脚手架,底部立杆很难满足要求,且脚手架管、扣件租赁费,搭设、拆除人工费等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该装置在钢柱吊装前预先进行安装,待空中组对完毕后进行拆除,可重复安装利用。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包括与钢结构柱连接并随钢结构柱吊装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拼接形成,操作平台中部形成与所述钢结构柱横截面边缘适配的第一通道,配置于第一通道边缘的连接件与钢结构框架外壁可拆卸连接。进一步地,同一安装高度上的钢结构柱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T形牛腿,所述操作平台搁置于T形牛腿顶部并通过连接件与T形牛腿螺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都包括L形平台底板,由两个L形平台底板组对并通过连接板螺栓连接形成所述操作平台。进一步地,任一操作平台上方的钢结构柱外壁上设置两个以上耳板,耳板通过斜拉撑连接配置于操作平台边缘的连接件。进一步地,所述操作平台包括固定于边缘的栏杆,进一步地,两层操作平台之间设置爬梯,所述爬梯连接于钢结构柱外壁,两层操作平台底板对应位置开设用于人员通过的第二通道,爬梯对应所述第二通道设置。本技术所述的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作为箱形、钢管形式的钢结构柱在高空组对时的施工操作平台,可提前预制,在钢柱吊装前预先进行安装,待空中组对完毕后进行拆除,重复安装利用,操作简单、效率高、成本低,实现了钢结构构件高空组对时有可靠的施工作业面,成本低、效率高、消除了安全隐患。附图说明此处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是本技术操作平台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与钢结构吊装后示意图。图中,1-钢结构柱,2-操作平台,3-第一通道,4-T形牛腿,5-连接板,6-栏杆,7-耳板,8-斜拉撑,9-爬梯,10-第二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以下结合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清楚、完整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技术一种典型的实施方式提供的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参考图1和图2,包括与钢结构柱1连接并随钢结构柱1吊装的操作平台2,所述操作平台2由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拼接形成,操作平台2中部形成与所述钢结构柱1横截面边缘适配的第一通道3,钢结构柱1穿过所述第一通道3,配置于第一通道3边缘的连接件与钢结构框架外壁可拆卸连接。实施方式中所述的钢结构柱包括箱形柱和圆管柱,根据箱形柱、圆管柱外形尺寸,预先制作可拼装式操作平台2,每一节钢结构柱拼接处均设置有操作平台2。在钢结构柱吊装前,将操作平台2拼装于钢结构柱1上,与钢结构柱1一并吊装,待上节柱吊装并且找正焊接后进行操作平台的拆除落地,安附于待吊装的钢柱上,共同起吊。在一种相对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同一安装高度上的钢结构柱1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T形牛腿4,所述操作平台2搁置于T形牛腿4顶部并通过连接件与T形牛腿4螺栓连接,使得上述操作平台容易安装和拆卸。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1,所述第一平台21和第二平台22都包括L形平台底板,由两个L形平台底板组对并通过连接板5螺栓连接形成所述操作平台2。L形平台底板拼接成中部有第一通道3的长方形结构,这种结构容易加工、安装和拆卸。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任一操作平台2上方的钢结构柱1外壁上设置两个以上耳板7,耳板7通过斜拉撑8连接配置于操作平台边缘的连接件,该结构使操作平台与钢结构柱1牢固连接,进一步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所述操作平台2包括固定于边缘的栏杆6,起到保护施工人员的作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参考图2,两层操作平台2之间设置爬梯9,所述爬梯9连接于钢结构柱1外壁,两层操作平台2底板对应位置开设用于人员通过的第二通道10,爬梯9对应所述第二通道10设置。爬梯9上端设置在上节钢结构柱的第二通道下方,方便施工人员在上下操作平台间移动。拆除时施工人员利用爬梯松开操作平台的所有连接螺栓,利用塔式起重机吊运落地。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不限于以上具体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技术可以有多种变形和更改,凡在本技术的构思与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改进和等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结构柱连接并随钢结构柱吊装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拼接形成,操作平台中部形成与所述钢结构柱横截面边缘适配的第一通道,配置于第一通道边缘的连接件与钢结构框架外壁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结构柱连接并随钢结构柱吊装的操作平台,所述操作平台由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拼接形成,操作平台中部形成与所述钢结构柱横截面边缘适配的第一通道,配置于第一通道边缘的连接件与钢结构框架外壁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同一安装高度上的钢结构柱外壁固定有至少两个T形牛腿,所述操作平台搁置于T形牛腿顶部并通过连接件与T形牛腿螺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层钢结构框架空中组对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平台和第二平台都包括L形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崇臧续恒武燕樊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化二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