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163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包括框架柱、梁体和铅黏弹性阻尼器,框架柱的侧面设有定位接头,梁体通过定位接头与框架柱垂直相连接,定位接头上设有销轴孔,梁体的第一端部的腹板上设有与销轴孔相对应的连接孔,销轴孔与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铅黏弹性阻尼器位于框架柱与梁体之间,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一端部与梁体固定连接,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二端部与框架柱固定连接。该梁柱节点采用转动铰接的结构,转动铰接的节点安装在梁体可能产生塑性铰的区域,易于实现“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延性设计要求,整体结构非常简单,且该梁柱节点中的铅黏弹性阻尼器能够分担地震的作用,有效的减轻和调整梁柱节点在地震中的反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式耗能梁柱节点,其广泛适用于钢结构建筑的耗能减震领域。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建筑结构中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卓越的抗震性能。钢框架在受到地震作用时一般不会发生整体破坏和倒塌现象,通常发生局部破坏,其局部破坏主要表现为:焊接质量引起的梁柱连接破坏和塑性铰范围小引起整个节点脆性破坏,故难以满足“强柱弱梁”和“强节点弱构件”的延性设计要求。地震作用为了保证钢框架结构能够有效的发挥延性耗能作用,传统方法多采用被动消极的抗震对策,即通常采用加强节点连接强度来提高框架结构柱和梁柱节点的抗震性能。现有的梁柱节点抗震设计方法存在一味强调节点强度的同时忽略了节点的延性,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节点脆性破坏的可能性;加强节点连接强度,造成材料浪费,不经济,在一定程度上还对地震有放大作用,对建筑的抗震产生不利的影响;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容易在地震下由于焊接质量而引起梁柱的连接破坏等问题。故而研究一种能够有效耗散结构能量,避免地震作用下框架结构柱和梁柱节点发生破坏的耗能梁柱节点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梁体和铅黏弹性阻尼器,所述框架柱的侧面设有定位接头,所述梁体通过所述定位接头与所述框架柱垂直相连接,所述定位接头上设有销轴孔,所述梁体的第一端部的腹板上设有与所述销轴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销轴孔与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位于所述框架柱与所述梁体之间,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梁体固定连接,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框架柱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包括框架柱、梁体和铅黏弹性阻尼器,所述框架柱的侧面设有定位接头,所述梁体通过所述定位接头与所述框架柱垂直相连接,所述定位接头上设有销轴孔,所述梁体的第一端部的腹板上设有与所述销轴孔相对应的连接孔,所述销轴孔与所述连接孔内穿设有连接件,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位于所述框架柱与所述梁体之间,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一端部与所述梁体固定连接,所述铅黏弹性阻尼器的第二端部与所述框架柱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接头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框架柱侧面的支座和若干块与所述支座垂直相连接的定位板,所述销轴孔设置在所述定位板上,所述梁体的第一端部设有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与各所述定位板相对应的安装孔,所述定位板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将所述销轴孔与所述连接孔相对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安装孔在所述连接板上关于所述梁体的腹板对称布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座包括第二连接板,所述定位板与所述第二连接板垂直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耗能梁柱节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板为凸圆弧状,所述第二连接板为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配合的凹圆弧状,所述第一连接板定位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板内。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配式复合耗能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云张超房晓俊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