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0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市政设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解决了传统排水沟容易堵塞的问题,包括槽体和盖板,槽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槽体沿竖直方向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的顶部铺设有滤水层,盖板架设于上腔体的顶部,盖板的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排污槽,上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清理排水沟的清理组件;具有减少排水沟堵塞概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
本技术涉及市政设施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
技术介绍
排水沟是市政工程中的重要组成,能够有效排放城市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或是降水等,同时也能够缓解暴雨季节时,河道排放雨水的压力,避免发生内涝。目前,公开号为CN204803708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生态型排水沟模块,包括第一排水沟坡构件、排水沟底构件和第二排水沟坡构件,所述第一排水沟坡构件和第二排水沟坡构件对称地一体成型在排水沟底构件两端;所述排水沟底构件宽度L2为15-75cm。上述的一种生态型排水沟模块虽然能够将生活污水或者雨水排出,但是当水流入排水沟内时会携带树叶、袋子等固体,在排水过程中一旦某处由于固体堆积出现堵塞,会导致整个排水沟堵塞即使排水沟失去排水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具有减少排水沟堵塞概率的优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包括槽体和盖板,槽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槽体沿竖直方向分为上腔体和下腔体,下腔体的顶部铺设有滤水层,盖板架设于上腔体的顶部,盖板的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排污槽,上腔体内设置有用于清理上腔体内固体杂物的清理组件。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体流入排水沟之前,在盖板的作用下将部分体积大于排污槽的固体杂物阻挡在槽体外,当水体携带部分固体杂物流入上腔体内时,部分水体在滤水层的作用下流入下腔体内,另一部分携带固体杂物朝向出水口移动,从而减少了由于排水沟某一处固体堆积从而导致排水沟堵塞的概率;当排水沟的某处固体堆积时,打开盖板,通过清理组件对上腔体内的固体杂物进行清理,从而减少由于固体杂物导致排水沟堵塞的概率。进一步的,滤水层包括碎石层以及硅砖层,碎石层设置于硅砖层的下方。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硅胶层,从而对流入下腔体内水体中的固体杂物进行过滤,同时也便于清理组件对上腔体进行清理;在硅胶层的下方设置碎石层,从而对流入下腔体内的水体进行净化。进一步的,清理组件包括沿槽体长度方向移动的刮板,盖板开设有沿槽体长度方向设置并与上腔体相通的滑移槽,刮板的底面以及侧面分别设置有刷毛,刮板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通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上腔体内的固体杂物堆积时,将木棍穿过滑移槽并与刮板抵接从而能够带动刮板沿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然后推动固体杂物朝向出水口移动,实现导通上腔体以减少上腔体内固体杂物堆积的概率;通过设置刷毛,在推动固体杂物移动的同时对上腔体的底部以及侧壁进行清洁,提高了排水沟整体的整洁度。进一步的,上腔体的侧壁固定有沿上腔体长度方向设置的滑轨,刮板侧面开设有与滑轨滑移卡接的滑槽,滑槽内设置有耐磨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滑轨以及滑槽,从而实现刮板稳定的沿槽体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设置耐磨层,从而减少刮板受到的摩擦伤害,提高刮板以及滑槽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刮板朝向出水口处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抵接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抵接槽用于与木棍卡接,从而给实现带动刮板稳定移动,减少木棍脱离刮板的概率。进一步的,抵接槽呈圆柱状设置且开口朝向上,抵接槽的轴线与槽体侧面平行且与竖直方向呈45度角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抵接槽设置为圆柱状且抵接槽的轴线倾斜设置,从而当木棍与抵接槽卡接时便于带动刮板移动。进一步的,槽体的底部以及侧壁分别固定有防渗土工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防渗土工膜,从而减少水体渗入槽体的概率,减少槽体受到的水体侵蚀以提高排水沟的使用寿命。进一步的,槽体在出水口处可拆卸安装有收集框。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水口处设置收集框,从便于收集上腔体内沿水体移动的固体杂物,避免固体杂物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1)当水体携带部分固体杂物流入上腔体内时,部分水体在滤水层的作用下流入下腔体内,另一部分携带固体杂物朝向出水口移动,减少由于排水沟某一处固体堆积从而导致排水沟堵塞的概率;(2)当排水沟的某处固体堆积,打开盖板,通过清理组件对上腔体内的固体杂物进行清理,从而减少由于固体杂物导致排水沟堵塞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示出了排水沟的整体结构;图2为图1的剖视图,示出了刮板与上腔体的位置关系;图3为图2中A部的放大图,示出了滑轨与刮板的连接关系;图4为图1的剖视图,示出了抵接槽与刮板的位置关系。附图标记:1、盖板;2、收集框;3、槽体;31、上腔体;32、下腔体;4、清理组件;41、刮板;42、滑轨;43、刷毛;5、滤水层;51、碎石层;52、硅砖层;6、防渗土工膜;7、滑移槽;8、排污槽;9、耐磨层;10、抵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槽体3以及盖板1,槽体3的底面呈长方形设置,槽体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槽体3包括上腔体31和下腔体32,上腔体31位于下腔体32的上方,上腔体31和下腔体32的厚度相同,盖板1架设于上腔体31的上方以封闭槽体3的开口,上腔体31内设置有清理组件4(如图3所示),下腔体32的顶部铺设有滤水层5,从而当水体流入排水沟内时,大体积的固体杂物隔离于盖板1上方,然后在滤水层5的作用下,部分水体流入下腔体32内,从而减少排水沟堵塞的概率。如图1所示,盖板1开设有与上腔体31连通的滑移槽7以及多个排污槽8,排污槽8沿槽体3的宽度方向且等距离设置从而对流入上腔体31内的水体进行出初步过滤,滑移槽7沿槽体3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滤水层5包括碎石层51以及硅砖层52,硅砖层52位于碎石层51的上方,硅砖层52由硅砖堆砌而成,碎石层51由碎石块组成,从而减少上腔体31内的水体中的固体杂物进入下腔体32内的概率。如图2和图3所示,清理组件4包括刮板41、滑轨42以及刷毛43,刮板41沿槽体3的宽度方向设置并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滑轨42固定于上腔体31的侧壁并沿槽体3长度方向设置,刮板41朝向滑轨42的侧壁开设有滑槽(图中未标出),从而实现在刮板41移动时带动上腔体31内的固体杂物移动;部分刷毛43固定于刮板41的底部并与滤水层5过盈配合,另一部分的刷毛43固定于刮板41的侧壁并与上腔体31的侧壁过盈配合,从而给实现在刮板41移动的同时对上腔体31进行清洁;滑槽的侧壁固定有耐磨层9,从而提高刮板41的使用寿命,耐磨层9设置为聚乙烯材料。如图2和图4所示,刮板41朝向的出水口的两侧面分别开设有抵接槽10,抵接槽10呈圆柱状设置且开口朝上,抵接槽10的轴线与上腔体31侧面平行且与竖直方向成45度角设置,当需要清理上腔体31时,使用木棍穿过滑移槽7并卡入抵接槽10,从而推动刮板41沿槽体3的长度方向移动。如图1和图4所示,槽体3的侧壁以及底部分别固定有防渗土工膜6从而提高槽体3的使用寿命;槽体3的出水口处设置有收集框2,收集框2与槽体3通过螺栓固定。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法:当水体流入排水沟之前,在盖板1的作用下将部分体积大于排污槽8的固体阻挡在槽体3外,当水体携带部分固体流入上腔体31内时,部分水体在滤水层5的作用下流入下腔体32内,另一部分携带杂物朝向出水口移动;当上腔体31内的固体杂物堆积时,将木棍穿入抵接槽1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包括槽体(3)和盖板(1),槽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槽体(3)沿竖直方向分为上腔体(31)和下腔体(32),下腔体(32)的顶部铺设有滤水层(5),盖板(1)架设于上腔体(31)的顶部,盖板(1)的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与上腔体(31)连通的排污槽(8),上腔体(31)内设置有用于清理上腔体(31)内固体杂物的清理组件(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包括槽体(3)和盖板(1),槽体(3)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槽体(3)沿竖直方向分为上腔体(31)和下腔体(32),下腔体(32)的顶部铺设有滤水层(5),盖板(1)架设于上腔体(31)的顶部,盖板(1)的上表面等距离开设有与上腔体(31)连通的排污槽(8),上腔体(31)内设置有用于清理上腔体(31)内固体杂物的清理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滤水层(5)包括碎石层(51)以及硅砖层(52),碎石层(51)设置于硅砖层(52)的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市政防堵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清理组件(4)包括沿槽体(3)长度方向移动的刮板(41),盖板(1)开设有沿槽体(3)长度方向设置并与上腔体(31)相通的滑移槽(7),刮板(41)的底面以及侧面分别设置有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瑞陈泽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中用市政园林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