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及循环水泵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50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及循环水泵房,该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包括:支撑柱组件、侧板及填充件,支撑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板设置于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侧板的一侧壁与第一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侧板的另一侧壁与第二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使侧板、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围成容纳槽;填充件设置于容纳槽内、且填充件与容纳槽的侧壁连接。该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通过填充件来实现抗浮功能的方式工程造价低,该循环水泵房采用了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进而节约建造水泵房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及循环水泵房
本技术涉及火力发电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及循环水泵房。
技术介绍
随着火力发电厂装机容量的不断提升,循环冷却水量也逐渐加大,因此循环水泵房和前池体积变大,结构布置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在海边或者江边的取水泵房,由于高潮位和高水头的作用,运行层标高设计都比较高,同时由于取水条件较好,水泵层埋深较浅,利用泵房自重来来实现抗浮功能已经难以达标,因此,需要采取一些综合的抗浮措施,包括增加一些抗浮配重组合结构等。然而,传统抗浮结构的工程造价较高,且当底板顶部覆土较少,面临高潮位时,由于水位较高,传统的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的抗浮效果并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及循环水泵房,解决了传统抗浮结构的工程造价较高,且当底板顶部覆土较少,面临高潮位时,由于水位较高,传统的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的抗浮效果并不理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如下:一方面,本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包括: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板,所述侧板沿水的深度方向设置,用于抵抗水的侧压力,所述侧板设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板,所述侧板沿水的深度方向设置,用于抵抗水的侧压力,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侧板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连接、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使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围成容纳槽;及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固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柱组件,所述支撑柱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侧板,所述侧板沿水的深度方向设置,用于抵抗水的侧压力,所述侧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和第二支撑柱之间,所述侧板的一侧壁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侧壁连接、所述侧板的另一侧壁与所述第二支撑柱的侧壁连接,使所述侧板、所述第一支撑柱和所述第二支撑柱围成容纳槽;及填充件,所述填充件固设于所述容纳槽的侧壁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填充件的填充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件为砖砌体。4.一种循环水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还包括地基,所述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固设于所述地基的承压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循环水泵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所述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构,多个所述循环水泵房的抗浮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贺陈超华任灏元国凯杨敏冬刘东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