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34142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7-01 13: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包括地基基础、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主厂房框架、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以及连接结构,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包括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及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上的顶台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生根于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之上的多根连接柱及连接于所述多根连接柱与所述主厂房框架之间的运转层平台;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中至少部分与所述顶台板之间设有弹簧隔震单元。本发明专利技术一方面能够保证运转层平台及主厂房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节省了靠近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四周的立柱,实现了主厂房跨距的减小,也即节约了土建空间及土建费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厂汽轮发电基础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
技术介绍
汽轮发电机基础通常为刚性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结构的柱截面相对较大,柱截面尺寸可达3m甚至更大,有的刚性基础还会布设剪力墙。汽轮发电机直接设置在汽轮发电机刚性基础上,汽轮发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较大的振动,从而给汽轮发电机基础带来振动。传统的主厂房需要与汽轮发电机基础分开布置,以防止汽轮发电机基础的振动影响主厂房的使用寿命。因此,传统的主厂房与汽轮机发电基础设计中,其结构布置方案均采用汽轮发电机岛式布置如图6、7所示。即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结构在运转层及中间层结构彼此留有间隙,脱开布置。这种岛式布置,需要在主厂房结构靠近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四周另外设置立柱即图6所示的A柱,以便让A柱支撑主厂房各层楼板面平台。A柱的存在增大了主厂房的跨度,即增加了建设主厂房与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土建费用。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之间采用岛式布置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节约土建空间及费用的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包括地基基础、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主厂房框架、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以及连接结构,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包括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及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上的顶台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生根于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之上的多根连接柱及连接于所述多根连接柱与所述主厂房框架之间的运转层平台;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中与所述顶台板之间设有弹簧隔震单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下部,用于支撑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基础框架立柱包括生根端与支撑端,所述生根端与所述地基基础连接,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布设于所述支撑端与所述顶台板之间,所述多根连接柱支撑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端与所述运转层平台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为多组相对设置排布,每组所述基础立柱中两个所述支撑端相背的两侧最外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顶台板的宽度,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布设于每组所述基础立柱中两个所述支撑端相互靠近的两侧,所述连接柱支撑于每组所述基础立柱中两个所述支撑端相互远离的两侧,所述顶台板包围于所述多根连接柱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地基基础与所述运转层平台之间的中间层平台,所述中间层平台包括连接在所述主厂房框架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之间的第一中间层平台及连接在两相对设置的所述基础框架立柱之间的第二中间层平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顶台板用于安装汽轮发电机,所述顶台板通过地脚螺栓与所述汽轮发电机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包括数组钢螺旋圆柱弹簧及连接在所述钢螺旋圆柱弹簧两端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分别与所述顶台板和所述基础框架立柱相抵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内布设有阻尼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调平钢板,所述调平钢板设置在所述弹簧隔震单元与所述基础框架立柱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述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通过弹簧隔震单元的设置,能够将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与主厂房框架通过连接结构来实现一体化设计,连接结构的多根连接柱直接生根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之上,一方面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几乎无振动,能够保证运转层平台及主厂房框架的稳定性;另一方面节省了靠近汽轮发电机基础的四周的立柱,实现了主厂房跨距的减小,也即节约了土建空间及土建费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立面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地基基础框架布置平面图;图3为图1所示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中间层框架布置平面图;图4为图1所示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运转层框架布置平面图;图5为图1所示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中弹簧隔震单元结构示意图图6为传统的汽轮机基础与主厂房布置平面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传统的汽轮机基础与主厂房立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专利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两者之间的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100包括地基基础10、生根于地基基础10的主厂房框架20、生根于地基基础10的汽轮发电机基础30以及连接结构40。其中,汽轮发电机基础30包括生根于地基基础10上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及设置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上的顶台板33。连接结构40包括生根于汽轮发电机基础30上的多根连接柱41及连接于多根连接柱41与主厂房框架20之间的运转层平台43。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中至少部分与顶台板33之间设置有弹簧隔震单元50。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100,通过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与顶台板33之间设置弹簧隔震单元50,弹簧隔震单元50具有良好的竖向隔震效果,弹簧隔震单元50一般竖向振动的基频为2-3Hz,远小于机器的工作频率(25Hz或50Hz),能够隔绝绝大部分机器产生的振动,进而解除顶台板33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之间的动力耦合。将汽轮发电机基础30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与主厂房框架20通过连接结构40来实现一体化设计,连接结构40的多根连接柱41直接生根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之上,一方面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几乎无振动,能够保证多根连接柱41、运转层平台33以及主厂房框架20连接的稳定性;另一方面由于多根连接柱41是直接生根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之上,节省了靠近汽轮发电机基础30四周的立柱,实现了主厂房跨距的减小,也即节约了土建空间及土建费用。请继续参见图1,由于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与顶台板33之间设置有弹簧隔震单元50通常对地基基础10要求较为宽松,地基基础10可以直接承载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当地基基础10较为松软不能够起到支撑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时,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100可以进一步包括底板80,底板80设置在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下部,用于支撑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底板80的设置进一步加强对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的支撑,当然地基基础10在允许支撑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1的情况下可以省略,也能够节省一定的土建费用。每根基础框架立柱31都包括生根端311与支撑端313,生根端311与地基基础10连接,弹簧隔震50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主厂房框架、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以及连接结构,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包括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及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上的顶台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生根于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之上的多根连接柱及连接于所述多根连接柱与所述主厂房框架之间的运转层平台;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中与所述顶台板之间设有弹簧隔震单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基础、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主厂房框架、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以及连接结构,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包括生根于所述地基基础的多根基础框架立柱及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上的顶台板,所述连接结构包括生根于所述汽轮发电机基础之上的多根连接柱及连接于所述多根连接柱与所述主厂房框架之间的运转层平台;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中与所述顶台板之间设有弹簧隔震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板,所述底板设置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下部,用于支撑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每根所述基础框架立柱包括生根端与支撑端,所述生根端与所述地基基础连接,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布设于所述支撑端与所述顶台板之间,所述多根连接柱支撑并连接于所述支撑端与所述运转层平台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轮发电机基础与主厂房一体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根基础框架立柱为多组相对设置排布,每组所述基础框架立柱中两个所述支撑端相背的两侧最外缘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顶台板的宽度,所述弹簧隔震单元布设于每组所述基础框架立柱中两个所述支撑端相互靠近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强涂国富彭其润刘刚国梁展鹏邓宏伟章科蔡春荣王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安项目管理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