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纱上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44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6: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包括退卷辊和卷取辊,所述退卷辊和所述卷取辊之间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导纱辊,浆料槽,牵引辊和烘干箱,所述浆料槽内依次设置有第一浸没辊,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所述挤压辊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浸没辊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浸没辊,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均位于所述浆料槽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上方设置有压浆辊。经纱先经过浸润,然后挤压,使纱线表面的浆液向内部渗透,经过挤压的纱线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在纱线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形变恢复,有利于浆液向纱线内部渗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速浆液渗透效率,提高经纱上浆率,减少经纱断头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经纱上浆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织机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纱上浆装置。
技术介绍
在织造过程中,经纱要受到织机部件如综、筘、停经片等反复剧烈的摩擦作用和织机的开口、投梭、打纬运动的张力作用。未经上浆的经纱,由于有许多毛羽露在纱的表面,因此在织机上受到反复的摩擦和张力作用时,露在纱表面上的毛羽就会松开、起毛,以至经纱断头,严重的造成停车,这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会影响织物的质量。为了减少织机的断头率,经纱要经过上浆工序。经纱上浆的最终目的在于提高经纱的可织性,经过上浆的经纱,浆液在纱体表面形成一层浆膜,不但能贴服毛羽,还使纱线变的光滑而耐磨;另外,浆液中的一部分还能浸入纱线的内层,使纤维与浆液、纤维与纤维通过界面作用力相互粘结起来,增大纤维间的抱合力,提高了纱线的断裂强度。现有的上浆方式是经纱从经轴上退绕下来后直接通过浸没辊使纱线浸入浆液,让浆液自然渗透到纱线内部完成上浆过程,利用浆液自然渗透,不仅上浆效率低,而且浆液渗入到纱线内部的深度不大,大部分浆液都被覆在纱线的表面上,不仅影响了经纱的上浆效果,而且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其通过挤压的方式,加速浆液渗透效率,使浆液渗入到纱线内部,提高经纱上浆率,减少经纱断头率。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包括退卷辊和卷取辊,所述退卷辊和所述卷取辊之间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导纱辊,浆料槽,牵引辊和烘干箱,所述浆料槽内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浸没辊,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所述挤压辊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浸没辊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浸没辊,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均位于所述浆料槽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上方设置有压浆辊。进一步,所述第一浸没辊,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外层设置有弹性橡胶层。进一步,所述第一浸没辊和所述第二浸没辊中心轴位于同一水平面。进一步,所述挤压辊高于所述第一浸没辊。进一步,所述挤压辊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浸没辊外表面相接触。进一步,所述压浆辊外表面设置有吸附层。进一步,所述压浆辊内设置有加热器。进一步,所述浆料槽内设置有加热装置。进一步,所述烘干箱设置有温度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经纱经过第一浸没辊进行浸润,然后经过挤压辊挤压,使纱线表面的浆液向内部渗透,经过挤压的纱线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在纱线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形变恢复,而且挤压辊和第二浸没辊均位于浆液中,因此有利于浆液向纱线内部渗透。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加速浆液渗透效率,使浆液渗入到纱线内部,提高经纱上浆率,减少经纱断头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经纱上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退卷辊,2——卷取辊,3——导纱辊,4——浆料槽,41——第一浸没辊,42——挤压辊,43——第二浸没辊,44——加热装置,5——牵引辊,6——烘干箱,61——温度表,7——压浆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技术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卷辊1和卷取辊2,所述退卷辊1和所述卷取辊2之间依次设置有导纱辊3,浆料槽4,牵引辊5和烘干箱6,所述浆料槽4内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所述挤压辊42的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浸没辊41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均位于所述浆料槽4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5上方设置有与其表面相接触的压浆辊7。经纱上浆时,经纱从退卷辊1上退绕下来,经过导纱辊3进入浆料槽4内进行上浆工序。纱线先经过第一浸没辊41进行浸润,然后经过第一浸没辊41和挤压辊42挤压,挤压可以使被覆在纱线表面的浆液渗透入纱线内部,经过挤压的纱线会产生一定的形变,在纱线不受到外力作用时,形变恢复,有利于浆液向纱线内部渗透,因此经纱在经过浸没在浆液中的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时继续上浆,使浆液能够渗透到纱线内部。完成上浆工序的经纱经过牵引辊5和压浆辊7的压浆,除去经纱表面多余的水份,然后进入烘干箱6内进行烘干,在卷取辊2上进行收卷。所述第一浸没辊41和所述第二浸没辊43中心轴位于同一水平面,提高经纱的上浆效果。所述挤压辊42高于所述第一浸没辊41,有利于第一浸没辊41和挤压辊42对经纱的挤压。所述挤压辊42外表面与所述第二浸没辊43外表面相接触,经纱通过第二次挤压,提高浆液向纱线内部渗透效果。所述第一浸没辊41和挤压辊42外层设置有弹性橡胶层,防止经纱表面压损。所述压浆辊7外表面设置有吸附层,有利于吸附经纱表面多余的水份,吸附层可以使吸水海绵,也可以是吸水毛毯。所述压浆辊7内设置有加热器,加热器可以对压浆辊7进行加热,对吸附层进行烘干,有利于经纱干燥。所述浆料槽4内设置有加热装置44,加热装置44可以对浆料槽4内的浆液进行加热,有利于纱线吸附浆液。所述烘干箱6设置有温度表61,有利于监测烘干箱6内的温度。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卷辊(1)和卷取辊(2),所述退卷辊(1)和所述卷取辊(2)之间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导纱辊(3),浆料槽(4),牵引辊(5)和烘干箱(6),所述浆料槽(4)内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所述挤压辊(42)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浸没辊(41)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均位于所述浆料槽(4)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5)上方设置有压浆辊(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纱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退卷辊(1)和卷取辊(2),所述退卷辊(1)和所述卷取辊(2)之间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导纱辊(3),浆料槽(4),牵引辊(5)和烘干箱(6),所述浆料槽(4)内沿经纱上浆卷取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所述挤压辊(42)外表面和所述第一浸没辊(41)外表面相接触,所述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均位于所述浆料槽(4)的液面下方,所述牵引辊(5)上方设置有压浆辊(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浸没辊(41),挤压辊(42)和第二浸没辊(43)外层设置有弹性橡胶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经纱上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水
申请(专利权)人:谷城富仕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