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
本技术涉及有色金属冶炼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
技术介绍
公知的,除去粗银中的杂质,产出纯银的过程就是银提取冶金的主要过程之一,其中:银精炼的方法主要分为火法精炼和湿法精炼,火法精炼就是在高温下氧化除去粗银熔体中的杂质而产出纯银的方法,而湿法精炼则是以电解精炼为主,即以粗银为阳极,往盛硝酸银电解液的电解槽中通直流电使粗银阳极溶解,在阴极上析出更纯银的方法;目前,银电解精炼是国内外广泛使用的提纯白银的工艺方法,其原料为纯度90-99%的粗银,精炼后的产品为纯度99.99%的国标1号银,在电解过程中,粗银阳极不断溶解,纯银以银粉形式在阴极不断析出,并落入电解槽槽底,从而达到白银提纯的目的;然而,受传统结构的影响,银电解槽的溢流槽要和有效的阴极面积相对应,否则就可能会出现电解液淹没阳极挂钩,从而使阳极挂钩熔断的现象,或者,也可能出现阳极上部露出电解液过多,从而导致残极过大,造成阳极利用率降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所述装置能够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电解槽壳(1)、阳极导电母排(2)、溢流装置(3)、阴极导电母排(5)、回液管道(6)、循环总管(7)、循环泵(9)、电解液低位槽(11)、溢流总管(14)和进液支管(15);所述的电解槽壳(1)壳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外孔口对应与溢流总管(14)连通,溢流总管(14)对应与回液管道(6)的一端连通,回液管道(6)的另一端对应位于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内上部;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壁底部设有对应与循环泵(9)进液口连通的管路,该循环泵(9)的出液口对应与循环总管(7)的一端连通,循环总管(7)的另一端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高密度银电解槽的电解液循环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循环系统包括电解槽壳(1)、阳极导电母排(2)、溢流装置(3)、阴极导电母排(5)、回液管道(6)、循环总管(7)、循环泵(9)、电解液低位槽(11)、溢流总管(14)和进液支管(15);所述的电解槽壳(1)壳壁设有溢流孔,溢流孔的外孔口对应与溢流总管(14)连通,溢流总管(14)对应与回液管道(6)的一端连通,回液管道(6)的另一端对应位于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内上部;电解液低位槽(11)的槽壁底部设有对应与循环泵(9)进液口连通的管路,该循环泵(9)的出液口对应与循环总管(7)的一端连通,循环总管(7)的另一端对应与通至电解槽壳(1)内的进液支管(15)连通;所述的电解槽壳(1)内部安置有至少两个溢流装置(3),溢流装置(3)包含由上部盖板(16)、侧部溢流孔板(17)、底部盖板(18)和侧部堵板(19)共同合围构成一梯形水槽,该梯形水槽的大口端对应抵触电解槽壳(1)的壳内壁,且与电解槽壳(1)壳壁设有的溢流孔对应连通;所述的上部盖板(16)底面的两长边缘分别对应与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顶面固定连接,且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底面分别对应与底部盖板(18)的顶面两长边缘固定连接;所述的侧部溢流孔板(17)和侧部堵板(19)的板面为相同的梯形,且侧部溢流孔板(17)的板面中部沿长度方向水平设有多个溢流孔;所述的底部盖板(18)的底面中部对应与下部梯形板(20)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下部梯形板(20)的底面对应与上部盖板(16)及底部盖板(18)的板面平行;位于电解槽壳(1)内一侧的溢流装置(3)的上端安置有阳极导电母排(2),位于电解槽壳(1)内另一侧的溢流装置(3)的上端安置有阴极导电母排(5),且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芦美堂,许向阳,周玉国,李晓娜,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三轩金研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