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390 阅读:4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避免出现供水容器内或其他源头的污水虹吸回供水管的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包括有盖体(1)、供水容器(2),盖体(1)上设有进水口(11)、补气口(12),盖体(1)置于供水容器(2)的顶面,盖体(1)上的进水口(11)、供水容器(2)设有的出水口(21)分别与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相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当供水系统出现负压时,由于补气口和进水口是连通的,溢流平面之间垂直距离畅通无阻,即便有负压作用,但补气口比进水口低,所以不会出现任何泡沫或液体污染饮用水供水系统,同时,由于补气口比进水口的孔径大,外界有负压时,补气口可以及时补充,避免出现压强差,故也不会出现负压。(*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1、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属于饮用水供水系统所用装置的创新技术。2、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饮用水供水系统中,由于大气压强的作用,在供水管内会产生负压,易产生虹吸现象,即会出现将供至用户容器内或其他源头的污水虹吸回供水管的现象,使供水系统的饮用水受到污染。3、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避免出现供水容器内或其他源头的污水虹吸回供水管的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本技术可使供水系统的饮用水免遭污染,确保供水系统的饮用水卫生干净。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括有盖体(1)、供水容器(2),盖体(1)上设有进水口(11)、补气口(12),供水容器(2)上设有出水口(21),盖体(1)固装于供水容器(2)的顶面,盖体(1)上的进水口(11)及供水容器(2)上的出水口(21)分别与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相通。上述补气口(12)的孔径比进水口(11)的孔径大。上述补气口(12)的位置比进水口(11)的位置低。上述盖体(1)与供水容器(2)可一体做出,也可分开做出,再连接为一体。本技术由于采用在盖体上设有进水口及补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体(1)、供水容器(2),盖体(1)上设有进水口(11)、补气口(12),供水容器(2)上设有出水口(21),盖体(1)固装于供水容器(2)的顶面,盖体(1)上的进水口(11)及供水容器(2)上的出水口(21)分别与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的防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盖体(1)、供水容器(2),盖体(1)上设有进水口(11)、补气口(12),供水容器(2)上设有出水口(21),盖体(1)固装于供水容器(2)的顶面,盖体(1)上的进水口(11)及供水容器(2)上的出水口(21)分别与供水系统的供水管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饮用水供水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建勋周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日用家电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