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364 阅读:2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尤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应用的地漏。它由大碗、吊钟、水封壁、箅子组成,其特点是在吊钟上端设有吊钟环,与吊钟壁垂直设置有3-4个清通扇,清通扇的下端作为吊钟的支撑脚,支撑脚呈圆弧状与大碗底相匹配。该地漏还具有结构简单,外形尺寸较小,新建或改造均很方便,实用面广等优点,是目前较为理想的地漏。(*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尤其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室内应用的地漏。目前,室内排水中的地漏,普遍使用着两种:一种是扣碗地漏,另一种是扣钟式地漏。其中,扣碗地漏,由于地漏水封小,水封常常受到破坏,造成返臭,致使室内空气污浊,地漏附近潮湿,易滋生爬虫;易堵塞,不便清通,清通时还得用手抓拿污秽的扣碗,很是令人作呕和不快,在扣碗拿掉时臭气则更畅通无阻,急剧散发室内污染环境。扣钟式地漏则较扣碗式地漏略有改进,避免了平时返臭现象,但在清通时仍难躲开用手抓拿扣钟之苦和清通时的剧烈返臭,而且外型尺寸较大不够美观。近几年来在中国专利公开的有关地漏的专利技术为数不少,不下四、五十件,有的外型尺寸较大,结构复杂,有的清通时用手抓拿不卫生,有的与现有的地漏变化较大,不易改造,因而推广难度大,实施的甚少。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外型尺寸较小,新建方便,改造容易,清通时不用手抓拿,除臭便当又不返臭,平日防臭效果好的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的:一种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由大碗(1)、吊钟(2)、水封壁(3)、箅子(4)组成,本技术的主要措施是在吊钟(2)的上端设有吊钟环(5)、吊钟(2)壁上装有与吊钟壁垂直设置的清通扇(6),清通扇(6)的下端作为吊钟(2)的支撑脚,支撑脚呈圆弧状与大碗(1)底相匹配,圆弧角为90-120°,水封壁(3)内径小于或等于下水道接管内径,水封壁(3)高不小于40毫米。一般在住户厨房、卫生间的下水道接管内径为φ50-φ75毫米,为使地漏体积缩小,需将水封壁(3)内径缩小因而水封壁(3)内径小于下水道接管内径;在厂房或公共场所地漏体积大一些与四周环境比例还比较相称,因而水封壁(3)内径可以等于下水道接管内径。其措施还在于清通扇(6)设置的数目为3-4个,清通扇(6)的扇沿与大碗(1)、水封壁(3)的间隙不小于1毫米。水封壁(3)为圆锥台状,圆锥台内径为等径,与大碗(1)一体铸造成型;圆锥台内径也可为不等径,台底需设有圆错台,单独铸造成型。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1.结构简单,外型尺寸小,水封高,有效地防止了返臭现象的发生。2.不易堵塞,除污便当卫生,清除污泥时避免了用手直接与-->地漏部件接触,同时防止了清通时臭味返出。3.新建地漏与改造现有地漏都很方便省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结构示意图;图2是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改装结构示意图;实施例1、如图1所示,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由大碗(1)、吊钟(2)、水封壁(3)、箅子(4)组成,在吊钟(2)的上端设有吊钟环(5)、吊钟(2)壁上装有与吊钟壁垂直设置的三个清通扇(6),清通扇(6)的下端作为吊钟(2)的支撑脚,支撑脚或过水孔高为20毫米,支撑脚呈圆弧状与大碗(1)底相匹配,圆弧半径为14毫米,其圆弧角为120°;清通扇(6)上端扇宽为34毫米,清通扇(6)的扇沿与大碗(1)、水封壁(3)的间隙为1.5毫米,下水道接管内径为φ50毫米,水封壁(3)为等径圆锥台,内径为φ30毫米,高为70毫米,大碗(1)上口外径为φ130毫米,高为119毫米,水封壁(3)与大碗(1)一体铸造成型,箅子(4)直径118毫米,吊钟(2)下口内径为φ72毫米,高为90毫米。按上述尺寸制造成型的地漏各部件,先将大碗(1)与下水道管接通,再将吊钟(2)扣上,箅子(4)装上即可使用。在使用时当地漏泄水不畅时,只需用铁钩将箅子打开,用铁钩钩住吊钟环(5),稍微轻轻提起顺时或逆时针来回转动,沉积的污泥杂物即可随污水一起被排除,清除后再将吊钟(2)放下,盖上箅子(4)即可。-->实施例2、如图2所示,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其结构如实施例1所述,在改装原有的扣碗地漏时,因其水封壁较小,需将水封壁(3)加高,其方法是接装一段不等径的圆锥台管,如下水道接管内径为φ75毫米时圆锥台下端内径也为φ75毫米,并设有一错台,圆锥台上端内径为φ45毫米,台高为30毫米,安装时先将被改造的地漏水封壁(3)上端打磨干净,并涂敷一层粘接剂,然后将所需接高的一段不等径圆锥台下端涂敷一层粘接剂与水封壁(3)上端对准粘牢,再将本技术结构式样的吊钟(2)扣上,其吊钟(2)的各部尺寸如转动扇(6)、上端扇宽、支撑脚的圆弧半径等可根据所需改造的地漏实际情况而定。大碗(1)、箅子(4)可用原件不动即可,在特殊情况需换地漏箅子时,在箅子中心设10毫米圆孔以给吊钟环(5)超高部分留出空隙。使用情况同实施例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由大碗(1)、吊钟(2)、水封壁(3)、箅子(4)组成,其特征在于吊钟(2)的上端设有吊钟环(5)、吊钟(2)壁上设有与吊钟壁相垂直设置的清通扇(6),清通扇(6)的下端作为吊钟(2)的支撑脚,支撑脚呈圆弧状与大碗(1)底相匹杨,圆弧角为90-120°,水封壁(3)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下水道接管内径,水封壁(3)高不小于40毫米。

【技术特征摘要】
1、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由大碗(1)、吊钟(2)、水封壁(3)、箅子(4)组成,其特征在于吊钟(2)的上端设有吊钟环(5)、吊钟(2)壁上设有与吊钟壁相垂直设置的清通扇(6),清通扇(6)的下端作为吊钟(2)的支撑脚,支撑脚呈圆弧状与大碗(1)底相匹配,圆弧角为90-120°,水封壁(3)的内径小于或等于下水道接管内径,水封壁(3)高不小于40毫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动清通吊钟式地漏,其特征在于清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兴群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市郊区土地管理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