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绍鸿专利>正文

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30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包括第一落水板,该第一落水板设于家中落水头处,其上设有复数第一贯穿槽孔,底部锁合一固定支脚,第一落水板与固定支脚间锁固有一第二落水板,且第二落水板设有复数第二贯穿槽孔,端面设有卡钩,该卡钩抵置于第一贯穿槽孔的内缘处,底部与固定支脚间设有一垫片及螺帽,扳动该卡钩使第二落水板可作一角度旋转,将第一贯穿槽孔封住,使两落水板上的贯穿槽孔可呈相通或闭合状态,其除了具有排水功能外,亦能达到完全防止蚊、虫或臭味进入屋中的功效。(*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改良结构的落水头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领域家庭用的管道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达到彻底防蚊虫且成本低的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居家环境中如果未能确实的做好清洁工作,常会遭受蚊、虫等的滋扰,既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及环境卫生,更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这是每个人都知道的,但是,人们在将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之后,或在装设纱窗、纱门后,并适时的使用蚊香、喷洒杀虫剂等等之后,家中仍会不时的有蚊虫出现,令人们烦不胜烦。一般房舍在厨房、浴室等处的地面皆设有排水口,以将使用过后的废水排出至屋外;合格的建筑标准是需在埋设于地底的排水管上靠近家中排水口的一段适当距离处,设置成一U字形状,借此结构杜绝蚊虫由该排水管经由排水口上的落水头进入家中,然而在购买或居住房子时,人们根本不会去注意也无法得知地底所埋设的排水管是否符合于标准,是否真的能杜绝蚊、虫由此处进入,所以当人们居住一段时日后,发现家中无论打扫得多干净、保持得多清洁,仍会不时出现有蚊、虫搔扰,当让人们无法忍受时则为时已晚,严重地影响人们的生活品质,因此,如何改善现状,并能在不破坏房子、不花太多经费的情况下,彻底的防止蚊、虫侵入,则成为目前急欲改善的问题。请结合参阅图1所示,现有传统的落水头,其结构为仅包括有一第一落水板11及一固定支脚14,且两者借由一螺丝13而锁固成一体,其中,该第一落水板11借由其两侧所设的支板111固设于排水管的端部,其上并设有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112,而固定支脚14即锁合于其下,并借由其上所设的支脚141固定于排水管的内壁上,借此将整组落水头结构固持于排水管上,并借由该第一贯穿槽孔112与排水管20(结合图3所示)相通以便于排水,然而,若该排水管20的施工不合乎标准,或在该排水管20的排水口内藏有污垢,常会造成蚊、虫或臭味由此进入屋内,影响居家的环境卫生,上述现有传统落水头的缺陷亦长期困扰-->着人们而急待予以克服。有鉴于上述传统产品存在的弊端,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改良结构的落水头,使其中的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及固定支脚为以螺丝锁合成一体而容置于家中排水管的落水口,借由该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上的复数个贯穿槽孔可将家中的废水排除;借由扳动第二落水板端面适当处所设的卡钩,使其得以作一小幅度的旋动,而使该第一贯穿槽孔、第二贯穿槽孔无法连通,以将该第一落水板的贯穿槽孔封住,借此可以使排水管内的蚊、虫无法由此进入屋内,而可达到防蚊、防虫的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包括一第一落水板,该第一落水板设置于家中落水头处,其上设有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其底部锁合有一固定支脚,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落水板与固定支脚之间,另锁固有一第二落水板,且该第二落水扳上设有复数个第二贯穿槽孔,其端面上另设有卡钩,该卡钩并抵置于第一贯穿槽孔的内缘处,端面的底部与固定支脚之间设有一垫片及螺帽,借由上述结构的组合,扳动该卡钩时使该第二落水板得以作一角度的旋动,而将第一贯穿槽孔封住,可使排水管内的蚊、虫或臭味无法进入家中。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其中所述的第二落水板其外形可为圆形或方形等适应于家中已装设好的落水头形状的落水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其包括有一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及一固定支脚,上述三者装设于家中排水管端部的落水头处,其中,该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上皆设有相同的复数个贯穿槽孔,且在第二落水板的端面上设有卡钩,该卡钩并卡置于第一落水板的某一个贯穿槽孔内,其底部与固定支脚之间锁合有一垫片及一螺帽,借由旋动该卡钩,使该第二落水板旋动,而-->使两落水板上的贯穿槽孔可以呈相通或闭合的结构状态,借此使其除了具有可排水的功能外,亦能达到完全的防止蚊、虫或臭味进入屋中的功效。综上所述,本技术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其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及固定支脚以螺丝锁合成一体而容置于家中排水管的落水口,借由该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上的复数个贯穿槽孔可将家中的废水顺利排除;借由扳动第二落水板端面适当处所设的卡钩,使其得以作一小幅度的旋动,而使该第一贯穿槽孔、第二贯穿槽孔无法相互连通,将该第一落水板的贯穿槽孔封住,借此可以使排水管内的蚊、虫无法由此进入屋内,而可达到有效的防蚊、防虫效果,而具有实质上的实用性,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组装后的结构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组合结构图。图4是图3的俯视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落水板、第二落水板实施例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在闭合时的结构状态图。图7是本技术在开启时的结构状态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其亦包括有一第一落水板11,该第一落水板11设置于家中的落水头处,其上设有复数个第一贯槽孔112,其底部锁合有一固定支脚14,其中,本技术主要改良结构,是在该第一落水板11与固定支脚14之间,另锁合有一第二落水板12,该第二落水板12上设有复数个与第一贯穿槽孔112相同的第二贯穿槽孔121,借此使第一落水板11、第二落水板12得以呈相通的结构状态,在其端面上另设有卡钩122,且该卡钩122并延伸抵置于某一个第一贯穿槽孔112的内缘(如图2所示),第二落水板12其端面底部与固定支脚14之间并锁置有一垫片15及一螺帽16,借此,当-->使用者扳动该卡钩122时,该第二落水板12可作一角度的旋动,使该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112、第二贯穿槽孔121呈相互交错的结构状态,而使得第二落水板12的端面将第一落水板11的各第一贯穿槽孔112封住,以杜绝蚊、虫或臭味从排水管进入屋内。请参阅图3所示,本技术落水头10,其装设于排水管20内的端部,其中,该第二落水板12容置于第一落水板11的两支板111内,其底部则螺合有一垫片15及一螺帽16,借此固持该第二落水板12,使其不致掉落,同时并借由扳动凸伸出第一贯穿槽孔112的卡钩122,使该第二落水板12得以作一角度的旋动,借以将第一落水板11的第一贯穿槽孔112封住,使蚊、虫或臭味无法进入屋内。请参阅图5(a)、图5(b)所示,是本技术的第一落水板11、第二落水板12的实施例,其中,该第二落水板12的外形可为圆形或方形,借此以便于配合第一落水板11的形状设计,而使两者可以完全相适应配合,以便于紧密密封住该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112[如图5(a′)及图5(b′)所示],可达到确实、有效的杜绝蚊、虫或臭味的进入。请参阅图6、图7所示,其为本技术在闭合及开启时的结构状态,当不需要进行排水时,即可扳动该第二落水板12上略凸伸出第一落水板11上的卡钩122,借此使该第二落水板12作一角度的旋动,而使其端面可封合第一落水板11上各第一贯穿槽孔1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包括一第一落水板,该第一落水板设置于家中落水头处,其上设有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其底部锁合有一固定支脚,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落水板与固定支脚之间,另锁固有一第二落水板,且该第二落水板上设有复数个第二贯穿槽孔,其端面上 另设有卡钩,该卡钩并抵置于第一贯穿槽孔的内缘处,端面底部与固定支脚之间设有一垫片及螺帽,扳动该卡钩,该第二落水板作一角度的旋动,将第一贯穿槽孔封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良结构的落水头,包括一第一落水板,该第一落水板设置于家中落水头处,其上设有复数个第一贯穿槽孔,其底部锁合有一固定支脚,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落水板与固定支脚之间,另锁固有一第二落水板,且该第二落水板上设有复数个第二贯穿槽孔,其端面上另设有卡钩,该卡钩并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绍鸿
申请(专利权)人:朱绍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