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建平专利>正文

一种平移板水平移动的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354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5:41
一种平移板水平移动的传输装置。传输装置的两边并列装有外轨与内轨,两边的外轨在内轨外,外轨左右两端的外半圆弧轨连接外高轨与外低轨,外半圆弧轨在外高轨与外低轨外,内轨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连接内高轨与内低轨,内半圆弧轨在内高轨与内低轨外,外轨与内轨一端的外半圆弧轨凸前内半圆弧轨,外轨与内轨另一端的内半圆弧轨凸前外半圆弧轨,平移板两端装有外轴与内轴,外轴装有外轮,外轮沿外轨移动,内轴装有内轮,内轮沿内轨移动,外轴与内轨交叉处内轨有断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平移板水平移动的传输装置所属
本技术涉及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传输装置在回程时传输平面翻转,不能装载物品。传输平面的角度大,货物在传输平面会翻滚。物品分检中心,传输平面只能水平展开,占地面积大。目前装载物品的移动板,高低换轨时,先测定物品在高轨还是低轨,确定移动板升还是降,然后对准高轨或低轨,移动板移入或移出物品。不能实现多块移动板连续换轨。目前地铁,商场,车站常见电动扶梯的结构是扶梯梯级固定在链条上,扶梯梯级由踏面、踢面、底边组成固定不变的三角形。链条沿大圈轨移动,扶梯梯级的底边下方有底轮,底轮沿小圈轨移动,小圈轨在大圈轨内。电机带动链条上的每一个扶梯梯级沿轨上升或下降循环移动。扶梯梯级上升或下降载人时,扶梯梯级的踏面保持水平。扶梯梯级不载人返回时踏面翻转朝下。电动扶梯的高度约为1米。不能加装到住宅楼梯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给出一种平移板水平移动的传输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1是传输装置的两边并列装有外轨与内轨,两边的外轨在内轨外,外轨左右两端的外半圆弧轨连接外高轨与外低轨,外半圆弧轨在外高轨与外低轨外,内轨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连接内高轨与内低轨,内半圆弧轨在内高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传输装置,包括轨、移动板,其特征在于两边并列装有外轨(1)与内轨(2),两边的外轨(1)在内轨(2)外,外轨(1)左右两端的外半圆弧轨(1A)的连接外轨(1B)与外轨(1C),外半圆弧轨(1A)在外轨(1B)与外轨(1C)外,内轨(2)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2A)连接内轨(2B)与内轨(2C),内半圆弧轨(2A)在内轨(2B)与内轨(2C)外,外轨(1)与内轨(2)一端的外半圆弧轨(1A)凸前于内半圆弧轨(2A),外轨(1)与内轨(2)另一端的内半圆弧轨(2A)凸前于外半圆弧轨(1A),平移板(3)两端装有外轴(3A)与内轴(3B),外轴(3A)装有外轮(1W),外轮(1W)沿外轨(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传输装置,包括轨、移动板,其特征在于两边并列装有外轨(1)与内轨(2),两边的外轨(1)在内轨(2)外,外轨(1)左右两端的外半圆弧轨(1A)的连接外轨(1B)与外轨(1C),外半圆弧轨(1A)在外轨(1B)与外轨(1C)外,内轨(2)左右两端的内半圆弧轨(2A)连接内轨(2B)与内轨(2C),内半圆弧轨(2A)在内轨(2B)与内轨(2C)外,外轨(1)与内轨(2)一端的外半圆弧轨(1A)凸前于内半圆弧轨(2A),外轨(1)与内轨(2)另一端的内半圆弧轨(2A)凸前于外半圆弧轨(1A),平移板(3)两端装有外轴(3A)与内轴(3B),外轴(3A)装有外轮(1W),外轮(1W)沿外轨(1)移动,内轴(3B)装有内轮(2W),内轮(2W)沿内轨(2)移动,外轴(3A)与内轨(2)交叉处内轨(2)有断面(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装有内边(D),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与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直线段与内半圆弧轨(2A)交叉处内半圆弧轨(2A)有断面(4B)。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可转动的圆盘(D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固定的半圆弧(D2),外轴(3A)与内轴(3B)装有副轮(3W)。5.根据权利要求2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内边(D)是固定的半圆弧(D2),板(P)的中间连接外轴(3A),板(P)的前后装有副轮(3W),另一板(P)的中间连接内轴(3B),另一板(P)的前后装有副轮(3W)。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是单边,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与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装有板(P)的一端,板(P)的另一端连接副轮(3W),外轮(1W)沿外轨(1)一面移动,副轮(3W)沿外轨(1)另一面移动,内轴(3B)装有另一板(P)的一端,另一板(P)的另一端连接副轮(3W),内轮(2W)沿内轨(2)一面移动,副轮(3W)沿内轨(2)另一面移动,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C)交叉处内轨(2C)有断面(4A)。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半圆弧轨(1A)与内半圆弧轨(2A)装有圆盘(D1),平移板(3)装有动力部件(M)与电源(6),外轴(3A)或内轴(3B)连接动力部件(M),外轴(3A)移动的升降段与内轨(2B)交叉处内轨(2B)有断面(4A),外轴(3A)移动的直线段与内半圆弧轨(2A)交叉处内半圆弧轨(2A)有断面(4B),另一动力部件(M1)装在平移板(3)的升降区(5)外,升降区(5)在内半圆弧轨(2A)与外半圆弧轨(1A)之间,带(L)一端连接圆盘(D1),带(L)另一端连接另一动力部件(M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李建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