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352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板结构,包括:壁板与弹性板、隔音板、中间封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上述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壁板与隔音板通过弹性板间隙配合,隔音板与中间封板通过第一加强板相连,中间封板与壁板通过第二加强板相连。实现了壁板、隔音板与中间封板三者的相互连接。在电梯进行高速升降工作的过程中,此电梯轿厢壁板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气流对壁板表面的冲击力,进而减小了电梯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乘客们乘坐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轿厢壁板机构
本技术涉及升降电梯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超高速电梯成为了主流产品。但是,这种超高速电梯在高速运行过程中,由于会产生强大的气流,气流撞击壁板时会使电梯震动产生较大的噪音,严重影响了乘客们在乘坐时的舒适度。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能够降低电梯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提高乘客们乘坐时的舒适度。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包括:壁板与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壁板相连;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弹性板间隙配合;中间封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中间封板设置在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隔音板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壁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下表面相连。上述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壁板与隔音板通过弹性板间隙配合,隔音板与中间封板通过第一加强板相连,中间封板与壁板通过第二加强板相连。实现了壁板、隔音板与中间封板三者的相互连接。在电梯进行高速升降工作的过程中,此电梯轿厢壁板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气流对壁板表面的冲击力,进而减小了电梯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乘客们乘坐时的舒适度。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为铝合金加强板。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弹性板包括弹性支撑板与弹性弯折板,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壁板相连,所述弹性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弯折板相连,所述弹性弯折板用于与所述隔音板相互抵触。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弯折板与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相连,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弯折板相连,所述第一弯折板用于与所述隔音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二弯折板用于与所述中间封板相互贴合。所述隔音板还包括多个隔音分板,所述隔音分板依次拼接,且相邻的两个隔音分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加强板相连。所述隔音分板的端部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第一螺纹孔,所述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加强板包括第二支撑板、第三弯折板与第四弯折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弯折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弯折板相连,所述第三弯折板用于与所述中间封板相互贴合,所述第四弯折板用于与所述壁板相互贴合。所述中间封板还包括多个拼接板,所述拼接板依次连接,且相邻的两个拼接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加强板相连。所述拼接板的端部设有用于螺栓穿过的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加强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对应的第二螺纹孔。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梯轿厢壁板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壁板,110、弹性板,111、弹性支撑板,112、弹性弯折板,113、缓冲件,200、隔音板,210、隔音材料,220、隔音分板,300、中间封板,301、拼接板,310、第一加强板,311、第一支撑板,312、第一弯折板,313、第二弯折板,320、第二加强板,321、第二支撑板,322、第三弯折板,323、第四弯折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在一个实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包括:壁板100与弹性板110、隔音板200、中间封板300、第一加强板310与第二加强板320。所述弹性板110与所述壁板100相连。所述隔音板200与所述壁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隔音板200与所述弹性板110间隙配合。所述中间封板300设置在所述隔音板200与所述壁板100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310的一端与所述隔音板200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31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300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320的一端与所述壁板100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320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300的下表面相连。上述电梯轿厢壁板机构,隔音板200与中间封板300通过第一加强板310叠置配合,中间封板300与壁板100通过第二加强板320叠置配合,实现了壁板100、隔音板200与中间封板300三者的相互连接。在电梯进行高速升降工作的过程中,此电梯轿厢壁板结构能够有效的减小气流对壁板表面的冲击力。进而减小了电梯在工作过程中的噪音以及电梯在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乘客们乘坐时的舒适度。弹性板110的另一端与隔音板200的端部留有间隙。中间封板300的其中一侧面与隔音板200通过第一加强板310抵触固定;中间封板300的另一侧面与壁板100通过第二加强板320抵触固定。这种连接方式能够使得壁板100、隔音板200与中间封板300三者之间有更好的整体性。在气流冲击壁板的时候能够有效的将气流的冲击力平均分配在壁板100的表面,而不是局部受力。进一步地,弹性板110与壁板100一体成型使得电梯轿厢壁板的整体结构在井道中升降时能够起到更好的缓冲作用。电梯轿厢壁板在升降过程中通过隔音板200与井道进行抵触,而不是通过壁板直接与井道进行接触。进而增加了壁板100的使用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加强板310与所述第二加强板320对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310与所述第二加强板320均为铝合金加强板。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310与第二加强板320的固定方式能够更加稳定地缓冲井道内部产生的气体冲击力。且铝合金加强板保证加强板强度的同时降低了电梯轿厢整体的重量。减小了井道内部空气对壁板的冲击力,从而有效地降低了轿厢内噪音。具体地,通过弹性板110与隔音板200之间的缓冲配合使得电梯轿厢壁板在与井道摩擦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形变进而中和了气流所产生的冲击力。进一步减小了电梯轿厢壁板与井道之间的摩擦与电梯运行过程中的震动,提高了用户乘坐时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隔音板200与所述壁板100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210。隔音材料210与隔音板200相互配合实现了双重隔音的效果,同时也避免了由于井道中的气体冲击力过大对壁板100造成过度形变。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板110包括弹性支撑板111与弹性弯折板112,所述弹性支撑板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与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壁板相连;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弹性板间隙配合;中间封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中间封板设置在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隔音板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壁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下表面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壁板与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与所述壁板相连;隔音板,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间隔设置,且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弹性板间隙配合;中间封板、第一加强板与第二加强板,所述中间封板设置在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之间,所述第一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隔音板相连,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上表面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一端与所述壁板相连,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另一端与所述中间封板的下表面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对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加强板均为铝合金加强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板与所述壁板之间填充有隔音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板包括弹性支撑板与弹性弯折板,所述弹性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壁板相连,所述弹性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弹性弯折板相连,所述弹性弯折板用于与所述隔音板相互抵触。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轿厢壁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包括第一支撑板、第一弯折板与第二弯折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弯折板相连,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康松程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