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美春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7220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包括斗体,所述斗体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所述斗体右侧的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配合使用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管盖,所述斗体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二限位柱、第一壳体、斗体、车轮、支架、第一限位柱、出料管、管盖、第二壳体、把手、防滑套、旋转杆、螺旋叶片、固定杆、滑块、出料口、减震垫、电机、第二锥齿轮、通道孔、旋转轴和第一锥齿轮的配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推车不具备自动卸料的问题,该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具备自动卸料的优点,值得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
本技术涉及建筑用具
,具体为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
技术介绍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正处于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发展的过渡阶段,建筑业的增长速度很快,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很大,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建筑业产值增长了20多倍,建筑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3.8%增加到了7.0%,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使建筑行业更好的发展,可以使国民经济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建筑行业的发展就显得十分重要,但是,建筑工人在施工的时候,使用的推车不好,干活时十分费劲。建筑用推车在建筑施工现场较常用到的运输工具,一般包括车把、车斗和具有轴支撑的两车轮,这样的建筑用推车只能适用于搬运沙、石子等体积较小的固体物料,现有的建筑工程推车不具备自动卸料的功能,而且车斗下料时需要工人将车斗翻转,卸料非常不方便,当载重较重时比较吃力,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具备自动卸料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建筑工程推车不具备自动卸料的问题。为实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包括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6),所述斗体(3)右侧的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16)配合使用的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管盖(8),所述斗体(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9),所述第二壳体(9)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壳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9),所述第二锥齿轮(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21),所述旋转轴(21)的右端依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卸料的建筑工程推车,包括斗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斗体(3)右侧的底部开设有出料口(16),所述斗体(3)右侧的底部连通有与出料口(16)配合使用的出料管(7),所述出料管(7)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管盖(8),所述斗体(3)左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壳体(9),所述第二壳体(9)的内腔设置有蓄电池,所述第一壳体(2)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18),所述电机(1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22),所述第一锥齿轮(22)的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19),所述第二锥齿轮(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旋转轴(21),所述旋转轴(21)的右端依次贯穿第一壳体(2)和斗体(3)并固定连接有旋转杆(12),所述旋转杆(12)的表面套设有螺旋叶片(13),所述旋转杆(12)的右端套设有滑块(15),所述滑块(15)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4),两个固定杆(14)相反的一侧均与出料口(16)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斗体(3)的正表面与背表面均固定连接有支架(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美春
申请(专利权)人:李美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