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肇庆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7097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号门型支架,所述底板上表面右端设有二号门型支架,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弧形通槽,所述一号门型支架右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滑槽,每个所述一号滑槽内均设有一号滑块,每个所述一号滑块右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号横板,所述一号横板下表面后端加工有二号弧形通槽,所述二号门型支架左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滑槽,每个所述二号滑槽内均设有二号滑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对木板或者圆木进行固定,以免木头固定不牢固,或者脚踩的时候发生打滑的现象,发生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
技术介绍
机械(英文名称:machinery)是指机器与机构的总称。机械就是能帮人们降低工作难度或省力的工具装置,像筷子、扫帚以及镊子一类的物品都可以被称为机械,他们是简单机械。而复杂机械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简单机械构成。通常把这些比较复杂的机械叫做机器。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来看,机构和机器并无区别,泛称为机械。目前,在现有的技术中,在一般用锯锯木板之类的时候,需要用脚踩在木头上对木头进行固定,然后才能用锯工作,但是在脚踩的过程中一般固定的不牢固,容易动,也会发生危险,这样锯木头并不安全。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使用对木板或者圆木进行固定,以免木头固定不牢固,或者脚踩的时候发生打滑的现象,发生危险,因此,设计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号门型支架,所述底板上表面右端设有二号门型支架,所述底板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每个所述支撑块上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弧形通槽,所述一号门型支架右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滑槽,每个所述一号滑槽内均设有一号滑块,每个所述一号滑块右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号横板,所述一号横板下表面后端加工有二号弧形通槽,所述二号门型支架左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滑槽,每个所述二号滑槽内均设有二号滑块,每个所述二号滑块左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二号横板,所述二号横板下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三号弧形通槽,所述一号横板与二号横板相对表面均加工有三号滑槽,每个所述三号滑槽内均设有三号滑块,每个所述三号滑块相对表面均设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相对表面均转轴连接有支板,每个所述支板相对表面均加工有四号滑槽,每个所述四号滑槽内均设有四号滑块,每个所述四号滑块相对表面均设有支杆,所属于一号横板与二号横板之间设有弓锯,每个所述支杆相对表面均与弓锯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木屑槽。每个所述支撑块均位于一号门型支架与二号门型支架之间。所述一号横板与二号横板后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为弧形连接架。每个所述一号弧形通槽均与对应的二号弧形通槽、三号弧形通槽相对应。所述底板的形状为圆形。利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在使用对木板或者圆木进行固定,以免木头固定不牢固,或者脚踩的时候发生打滑的现象,发生危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的右视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的左视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的俯视图;图中,1、底板;2、一号门型支架;3、二号门型支架;4、支撑块;5、一号弧形通槽;6、一号滑槽;7、一号滑块;8、一号横板;9、二号弧形通槽;10、二号滑槽;11、二号滑块;12、二号横板;13、三号弧形通槽;14、三号滑槽;15、三号滑块;16、连接杆;17、支板;18、四号滑槽;19、四号滑块;20、支杆;21、弓锯;22、木屑槽;23、连接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号门型支架2,所述底板1上表面右端设有二号门型支架3,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上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弧形通槽5,所述一号门型支架2右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滑槽6,每个所述一号滑槽6内均设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右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号横板8,所述一号横板8下表面后端加工有二号弧形通槽9,所述二号门型支架3左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滑槽10,每个所述二号滑槽10内均设有二号滑块11,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1左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二号横板12,所述二号横板12下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三号弧形通槽13,所述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相对表面均加工有三号滑槽14,每个所述三号滑槽14内均设有三号滑块15,每个所述三号滑块15相对表面均设有连接杆16,每个所述连接杆16相对表面均转轴连接有支板17,每个所述支板17相对表面均加工有四号滑槽18,每个所述四号滑槽18内均设有四号滑块19,每个所述四号滑块19相对表面均设有支杆20,所属于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之间设有弓锯21,每个所述支杆20相对表面均与弓锯21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上表面中心处设有木屑槽22;每个所述支撑块4均位于一号门型支架2与二号门型支架3之间;所述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后端共同连接有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为弧形连接架;每个所述一号弧形通槽5均与对应的二号弧形通槽9、三号弧形通槽13相对应;所述底板1的形状为圆形。本实施方案的特点为,圆木放置在一号弧形豁槽5内,木板放置在支撑块4上表面前方,通过三号滑槽14、三号滑块15前后移动,锯木的时候会慢慢的向前移动,把木头锯好,再在四号滑槽18、四号滑块19的作用下移动,通过转轴连接来改变使用弓锯的角度,在锯木的时候不会发生危险,连接架23可以使一号横板8和二号横板12一起运动,锯掉的木屑会掉落在木屑槽22内,防止木屑到处都是,在使用对木板或者圆木进行固定,以免木头固定不牢固,或者脚踩的时候发生打滑的现象,发生危险。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在使用的时候根据需要锯的是木板还是圆木来选择放置的地点,若是圆木,就放置在支撑块4上表面的一号弧形通槽5内,然后一号横板8和二号横板12同时在一号滑块7、二号滑块11的作用下在一号门型支架2、二号门型支架3上的一号滑槽6、二号滑槽10内滑动,使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下表面的二号弧形通槽9和三号弧形通槽13放置在圆木上表面,然后压住一号横板8或者二号横板12,手握住弓锯21的把手,连接杆16与支板17之间转轴连接,弓锯21转动,在四号滑槽18和四号滑块19的作用下可以在锯木的时候上下滑动,并可以调节弓锯21的角度,在三号滑槽14和三号滑块15的作用下可以前后滑动,这样在锯木的时候,通过三号滑槽14、三号滑块15前后移动,锯木的时候会慢慢的向前移动,把木头锯好,再在四号滑槽18、四号滑块19的作用下移动,通过转轴连接来改变使用弓锯的角度,在锯木的时候不会发生危险,连接架23可以使一号横板8和二号横板12一起运动,锯掉的木屑会掉落在木屑槽22内,防止木屑到处都是。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
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技术的原理,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号门型支架(2),所述底板(1)上表面右端设有二号门型支架(3),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上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弧形通槽(5),所述一号门型支架(2)右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滑槽(6),每个所述一号滑槽(6)内均设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右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号横板(8),所述一号横板(8)下表面后端加工有二号弧形通槽(9),所述二号门型支架(3)左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滑槽(10),每个所述二号滑槽(10)内均设有二号滑块(11),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1)左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二号横板(12),所述二号横板(12)下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三号弧形通槽(13),所述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相对表面均加工有三号滑槽(14),每个所述三号滑槽(14)内均设有三号滑块(15),每个所述三号滑块(15)相对表面均设有连接杆(16),每个所述连接杆(16)相对表面均转轴连接有支板(17),每个所述支板(17)相对表面均加工有四号滑槽(18),每个所述四号滑槽(18)内均设有四号滑块(19),每个所述四号滑块(19)相对表面均设有支杆(20),所属于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之间设有弓锯(21),每个所述支杆(20)相对表面均与弓锯(21)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锯木头的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端设有一号门型支架(2),所述底板(1)上表面右端设有二号门型支架(3),所述底板(1)上表面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块(4),每个所述支撑块(4)上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一号弧形通槽(5),所述一号门型支架(2)右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一号滑槽(6),每个所述一号滑槽(6)内均设有一号滑块(7),每个所述一号滑块(7)右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一号横板(8),所述一号横板(8)下表面后端加工有二号弧形通槽(9),所述二号门型支架(3)左侧表面前后方均加工有二号滑槽(10),每个所述二号滑槽(10)内均设有二号滑块(11),每个所述二号滑块(11)左侧表面共同连接有二号横板(12),所述二号横板(12)下表面后方均加工有三号弧形通槽(13),所述一号横板(8)与二号横板(12)相对表面均加工有三号滑槽(14),每个所述三号滑槽(14)内均设有三号滑块(15),每个所述三号滑块(15)相对表面均设有连接杆(16),每个所述连接杆(16)相对表面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博李云鹤曾舒莹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