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36939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喂料口、排渣口,机壳上部一侧固定设有锥斗形的喂料口,喂料口下部一侧设有护罩,护罩下部设有若干滤孔,护罩内部设有螺旋叶片Ⅰ,螺旋叶片Ⅰ上的转轴一侧设有主动轮;螺旋叶片Ⅰ一侧设有螺旋叶片Ⅱ,螺旋叶片Ⅱ上的转轴一端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交错分布;护罩一侧设有排渣口;护罩下部一侧设有集污斗;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隔板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一侧设有隔板Ⅲ,隔板Ⅲ的高度小于隔板Ⅱ的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先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质破碎挤压,再将餐厨垃圾中的污水和废油分离,避免了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及病毒的传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餐饮垃圾是居民在生活消费过程中形成癿一种生活生物,其来源主要是饭碗、食堂、街头小吃等场所;所含各种有机物质在夏天极易腐蚀,餐饮垃圾中剩菜汤、馊水等含量很大,容易在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同时餐饮垃圾又是垃圾填埋场所渗滤液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污染和苍蝇孳生重要原因。现有餐饮垃圾的处理通常是直接丢弃或者排入下水道,餐饮垃圾中的固体物质会造成下水道堵塞,并且容易滋生细菌病毒等,且餐饮垃圾中的废油会对地下水造成极大的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不足,提供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先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质破碎挤压,再将餐厨垃圾中的污水和废油分离,避免了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及病毒的传播。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喂料口、排渣口、电机、滚轮、出油管、出水管,所述机壳上部一侧固定设有锥斗形的喂料口,所述喂料口下部一侧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下部设有若干滤孔,所述护罩内部设有螺旋叶片Ⅰ,所述螺旋叶片Ⅰ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Ⅰ上的转轴一侧设有主动轮,转轴一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平台上,平台固定在机壳外部,所述平台下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主动轮位于护罩外部;所述螺旋叶片Ⅰ一侧设有螺旋叶片Ⅱ,所述螺旋叶片Ⅱ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Ⅱ上的转轴一端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交错分布,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不仅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质进行挤压脱水,且交错分布的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在挤压过程中对固体物质进行破碎,增强了固体物质的处理效果;所述护罩一侧设有排渣口,排渣口固定安装在机壳外侧,挤压脱水后的固体物质经排渣口排出;所述护罩下部一侧设有集污斗,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挤压出的污水通过集污斗落入机壳内部;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上端与集污斗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Ⅱ一侧设有隔板Ⅲ,隔板Ⅲ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分离形成流通股通道,且隔板Ⅲ的高度小于隔板Ⅱ的高度,隔板Ⅰ、隔板Ⅱ、隔板Ⅲ将机壳内部分割成多个油水分离区,将油、水进行多级分离,增强了油水分离的效果;所述机壳外部一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油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底板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滚轮。优选的,所述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均为变螺距螺旋叶片,靠近排渣口一端螺距逐渐减小,变螺距螺旋叶片一方面将固体物质逐步破碎,另一方面增强了固体物质的脱水和挤压效果。优选的,所述底板上部一侧设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为蛇形布置的电热丝或蒸汽管,加热装置对机壳内部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加热,增强了油脂的流动性,避免了温度低时油脂凝结。优选的,所述集污斗排污口处设有转刷,转刷通过销轴与集污斗活动连接,转刷具有一定的曝气作用,增强了污水与油脂的分离效果。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表现在:1)本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先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质破碎挤压,再将餐厨垃圾中的污水和废油分离,避免了餐厨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及病毒的传播;2)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均为变螺距螺旋叶片,靠近排渣口一端螺距逐渐减小,变螺距螺旋叶片一方面将固体物质逐步破碎,另一方面增强了固体物质的脱水和挤压效果;3)底板上部一侧设有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为蛇形布置的电热丝或蒸汽管,加热装置对机壳内部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加热,增强了油脂的流动性,避免了温度低时油脂凝结;4)集污斗排污口处设有转刷,转刷通过销轴与集污斗活动连接,转刷具有一定的曝气作用,增强了污水与油脂的分离效果。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中护罩截面图;图中:11-机壳,12-喂料口,13-排渣口,14-减速机,15-电机,16-平台,17-支撑杆,18-滚轮,19-底板,20-加热装置,21-隔板Ⅰ,22-隔板Ⅱ,23-隔板Ⅲ,24-集污斗,25-转刷,26-护罩,27-螺旋叶片Ⅰ,28-螺旋叶片Ⅱ,29-主动轮,30-从动轮,31-转轴,32-滤孔,33-出油管,34-出水管,35-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方便本
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一步具体说明。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壳11、喂料口12、排渣口13、电机15、滚轮18、出油管33、出水管34,所述机壳11上部一侧固定设有锥斗形的喂料口12,所述喂料口12下部一侧设有护罩26,所述护罩26下部设有若干滤孔32,所述护罩26内部设有螺旋叶片Ⅰ27,所述螺旋叶片Ⅰ27安装在转轴31上,螺旋叶片Ⅰ27上的转轴31一侧设有主动轮29,转轴31一端设有减速机14,所述减速机14一侧设有电机15,所述电机15安装在平台16上,平台16固定在机壳11外部,所述平台16下部一侧设有支撑杆17;所述主动轮29位于护罩26外部;所述螺旋叶片Ⅰ27一侧设有螺旋叶片Ⅱ28,所述螺旋叶片Ⅱ28安装在转轴31上,螺旋叶片Ⅱ28上的转轴31一端设有与主动轮29啮合的从动轮30,所述螺旋叶片Ⅰ27和螺旋叶片Ⅱ28交错分布,螺旋叶片Ⅰ27和螺旋叶片Ⅱ28不仅将餐厨垃圾中的固体物质进行挤压脱水,且交错分布的螺旋叶片Ⅰ27和螺旋叶片Ⅱ28在挤压过程中对固体物质进行破碎,增强了固体物质的处理效果;所述护罩26一侧设有排渣口13,排渣口13固定安装在机壳11外侧,挤压脱水后的固体物质经排渣口13排出;所述护罩26下部一侧设有集污斗24,螺旋叶片Ⅰ27和螺旋叶片Ⅱ28挤压出的污水通过集污斗24落入机壳11内部;所述集污斗24下部一侧设有隔板Ⅰ21,所述隔板Ⅰ21上端与集污斗24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19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21一侧设有隔板Ⅱ22,隔板Ⅱ22底部与底板19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24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Ⅱ22一侧设有隔板Ⅲ23,隔板Ⅲ23底部与底板19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24分离形成流通股通道,且隔板Ⅲ23的高度小于隔板Ⅱ22的高度,隔板Ⅰ21、隔板Ⅱ22、隔板Ⅲ23将机壳11内部分割成多个油水分离区,将油、水进行多级分离,增强了油水分离的效果;所述机壳11外部一侧设有出油管33,所述出油管33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34,出油管33和出水管34上均设有阀门35;所述底板19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滚轮18。所述螺旋叶片Ⅰ27和螺旋叶片Ⅱ28均为变螺距螺旋叶片,靠近排渣口13一端螺距逐渐减小,变螺距螺旋叶片一方面将固体物质逐步破碎,另一方面增强了固体物质的脱水和挤压效果。所述底板19上部一侧设有加热装置20,所述加热装置20为蛇形布置的电热丝或蒸汽管,加热装置20对机壳11内部的油水混合物进行加热,增强了油脂的流动性,避免了温度低时油脂凝结。所述集污斗24排污口处设有转刷25,转刷25通过销轴与集污斗24活动连接,转刷25具有一定的曝气作用,增强了污水与油脂的分离效果。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喂料口、排渣口、电机、滚轮、出油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部一侧固定设有锥斗形的喂料口,所述喂料口下部一侧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下部设有若干滤孔,所述护罩内部设有螺旋叶片Ⅰ,所述螺旋叶片Ⅰ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Ⅰ上的转轴一侧设有主动轮,转轴一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平台上,平台固定在机壳外部,所述平台下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主动轮位于护罩外部;所述螺旋叶片Ⅰ一侧设有螺旋叶片Ⅱ,所述螺旋叶片Ⅱ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Ⅱ上的转轴一端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交错分布;所述护罩一侧设有排渣口,排渣口固定安装在机壳外侧;所述护罩下部一侧设有集污斗;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上端与集污斗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Ⅰ一侧设有隔板Ⅱ,隔板Ⅱ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分离形成流通通道,所述隔板Ⅱ一侧设有隔板Ⅲ,隔板Ⅲ底部与底板固定连接,顶部与集污斗分离形成流通股通道,且隔板Ⅲ的高度小于隔板Ⅱ的高度;所述机壳外部一侧设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下部一侧设有出水管,出油管和出水管上均设有阀门;所述底板下部一侧设有若干滚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餐厨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机壳、喂料口、排渣口、电机、滚轮、出油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上部一侧固定设有锥斗形的喂料口,所述喂料口下部一侧设有护罩,所述护罩下部设有若干滤孔,所述护罩内部设有螺旋叶片Ⅰ,所述螺旋叶片Ⅰ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Ⅰ上的转轴一侧设有主动轮,转轴一端设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一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平台上,平台固定在机壳外部,所述平台下部一侧设有支撑杆;所述主动轮位于护罩外部;所述螺旋叶片Ⅰ一侧设有螺旋叶片Ⅱ,所述螺旋叶片Ⅱ安装在转轴上,螺旋叶片Ⅱ上的转轴一端设有与主动轮啮合的从动轮,所述螺旋叶片Ⅰ和螺旋叶片Ⅱ交错分布;所述护罩一侧设有排渣口,排渣口固定安装在机壳外侧;所述护罩下部一侧设有集污斗;所述集污斗下部一侧设有隔板Ⅰ,所述隔板Ⅰ上端与集污斗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澎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乐越源机械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