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838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包括: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正电压,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负电压;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第一正电压的绝对值的第二正电压;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第一负电压的绝对值第二负电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压转换模块、正向升压模块和反向升压模块可以同时为功率较高的器件和功率较低的器件提供电源信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光伏发电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
技术介绍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针对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一般的供电电源都是直接通过辅助变压器输出绕组(一般都是±12V)给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包括的器件例如电流霍尔元件供电,但是对于功率较高的器件(一般功率在50KW以上产品),由于输出电流较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逆变器会出现过载状态,这时候若仍然用±12V的供电方案会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电流采样电路的输出电流超出霍尔元件的电流限值,无法满足特殊状况下过载电流正常检测的功能。2)光伏逆变器的输出电流采样电路的瞬时功率时响应特性差。所以一般针对功率等级较高的产品,通常的做法是提高供电电源给霍尔元件的供电电压,保证整个负载区间的采样精度。常规的做法是修改辅助变压器输出电压(一般设计在±15V)。但用这种方案也有缺陷,由于升高供电电源电压会造成系统功耗增加,降低系统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可以同时为功率较高的器件和功率较低的器件提供电源信号。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正电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负电压;正向升压模块,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正电压的绝对值的第二正电压;反向升压模块,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负电压的绝对值第二负电压。可选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和第三次级绕组,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串联连接。可选的,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晶体管、第一控制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和第三极性电容;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且与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正向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四二极管、第二控制芯片和第四极性电容;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开关管集电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开关管集电极端分别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四极性电容的正极电连接,作为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所述第四极性电容的负极与第二接地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正向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限流电阻、第二限流电阻、第一分压电阻和第二分压电阻;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峰值电流检测端与所述第一限流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正向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一无极性电容;所述第一无极性电容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定时电容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无极性电容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接地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反向升压模块包括第二电感、第五二极管、第三控制芯片和第五极性电容;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开关管集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开关管发射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二端与第三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负极电连接,作为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所述第五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接地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反向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三限流电阻、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与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峰值电流电测端与所述第三限流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比较器反相输入端电连接。可选的,所述反向升压模块还包括第二无极性电容;所述第二无极性电容的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定时电容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无极性电容的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三分压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芯片的接地端与所述第二无极性电容的第二电极电连接。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通过电压转换模块、正向升压模块和反向升压模块可以同时为功率较高的器件和功率较低的器件提供电源信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正电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负电压;正向升压模块,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正电压的绝对值的第二正电压;反向升压模块,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负电压的绝对值第二负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与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正电压,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用于输出第一负电压;正向升压模块,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正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正电压的绝对值的第二正电压;反向升压模块,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反向升压模块的电源信号输出端用于输出绝对值大于所述第一负电压的绝对值第二负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包括初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第二次级绕组和第三次级绕组,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为同名端;所述第一次级绕组和所述第二次级绕组串联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还包括晶体管、第一控制芯片、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三二极管、第一极性电容、第二极性电容和第三极性电容;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晶体管的漏极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晶体管的源极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初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光伏直流电源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正极和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且与第二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阴极与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负极与所述次级绕组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极性电容的正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所述第一极性电容的负极作为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负极输出端;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接地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负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阳极与所述第三次级绕组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极性电容的正极与所述第一控制芯片的电源信号输入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光伏逆变器的开关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升压模块包括第一电感、第四二极管、第二控制芯片和第四极性电容;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驱动管集电极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电源信号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转换模块的正极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控制芯片的开关管集电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一电感的第二端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颖许嘉旻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兆能电力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