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36806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1-08 0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第一电源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第一电芯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及导热电路板,设置于第一壳体内,并与第一电芯电性连接,且导热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由于导热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一起,且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使得移动电源的第一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电路板传导至第一壳体上并通过第一壳体快速散出,从而大大增强了移动电源的散热性能,同时提高了移动电源使用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电源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特别是涉及一种移动电源。
技术介绍
移动电源是一种集供电和充电功能于一体的便携式充电器,可以随时随地给手机等电子产品设备充电或待机供电。由于防水技术结构复杂、成本高,很难使之应用于移动电源的设计之中。因此,现有的移动电源在使用时,如果受到水的侵蚀,不仅使得移动电源寿命缩短,而且容易导致其被完全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防水性能优良的移动电源。一种移动电源,包括:第一电源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所述第一电芯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及导热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且所述导热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为铝材质的第一壳体,所述导热电路板为铝材质的导热电路板。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体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个: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热电路板电性连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电芯充电的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热电路板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体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无线供电的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盒体、电池及盖板,所述盒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盒体包括封闭端及与所述封闭端相对设置的开口端,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防水胶,所述防水胶设置于所述开口端的四周,并填封在所述盒体与所述盖板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接电部和第二电源体,所述第一接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体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供电,所述第二电源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电源体上电性连接有第二接电部;其中,当所述第二电源体从所述第一壳体上拆离时,所述第一电源体与所述第二电源体可分别单独为所述电子产品供电,当所述第二电源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壳体上时,所述第二接电部与所述第一接电部电性连接,以使所述第一电源体与所述第二电源体串联或并联连接后为所述电子产品供电。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体包括第二壳体和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二电芯,所述第二壳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壳体上,所述第二电芯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第二接电部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端,并与所述第二电芯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源体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个: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二输出接口,所述第二输出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芯电性连接;及用于给所述第二电芯充电的第二输入接口,所述第二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芯电性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源体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芯供电启停的第一控制开关,所述第一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体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芯供电启停的第二控制开关,所述第二控制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电芯电性连接。上述移动电源,由于导热电路板与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紧密贴合在一起,且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使得移动电源的第一电芯在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导热电路板传导至第一壳体上并通过第一壳体快速散出,从而大大增强了移动电源的散热性能,同时提高了移动电源使用的安全性能,延长了移动电源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移动电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第一电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移动电源中第二电源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示第一电源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第一电源体中第一电芯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图7为图5所示第一电芯中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3所示第二电源体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实施例中的移动电源10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电子产品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数码设备。移动电源10包括第一电源体100和第二电源体200。第一电源体100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第一电源体100上电性连接有第一接电部300。第二电源体200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第二电源体20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电源体100上。第二电源体200上电性连接有第二接电部400。当第二电源体200从第一电源体100上拆离时,第一电源体100与第二电源体200可分别单独为电子产品供电;当第二电源体200安装在第一电源体100上时,第二接电部400与第一接电部300电性连接,以使第一电源体100与第二电源体200串联或并联连接后为电子产品供电。上述移动电源10,当第二电源体200从第一电源体100上拆离时,第一电源体100与第二电源体200可分别单独为电子产品供电;当第二电源体200安装在第一电源体100上时,第二接电部400与第一接电部300电性连接,以使第一电源体100与第二电源体200串联或并联连接后为电子产品供电,从而可以依照电子产品所需要的电压或电流进行合理选择,以适配不同规格的电子产品使用需求,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的优点。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电源体200可包括多个。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电源体200可拆卸连接。第二电源体200远离第二接电部400的一端还可电性连接有第三接电部。第三接电部用于电性连接任意相邻两个第二电源体200,以使第一电源体100与多个第二电源体200串联或并联连接后为电子产品供电。如此设置,能够进一步扩充移动电源10的供电电压或电流的大小范围,以适配更多数量不同规格的电子产品的使用需求。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接电部300为设置于第一电源体100上的电性接电点。第二接电部400为设置于第二电源体200上的接电探针。电性接电点与接电探针相抵接,以使第一电源体100与第二电源体200串联或并联连接。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电性接电点与接电探针的安装位置可以相互调换。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电源体100和第二电源体200上分别设置有匹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所述第一电芯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及导热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且所述导热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源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一电芯,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导热性能,所述第一电芯用于向电子产品供电,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及导热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且所述导热电路板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相贴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为铝材质的第一壳体,所述导热电路板为铝材质的导热电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体还包括如下中的任意一个: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供电的第一输出接口,所述第一输出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热电路板电性连接;及用于给所述第一电芯充电的第一输入接口,所述第一输入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并与所述导热电路板电性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体还包括用于向所述电子产品无线供电的无线发射线圈,所述无线发射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内,并与所述第一电芯电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芯包括盒体、电池及盖板,所述盒体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盒体包括封闭端及与所述封闭端相对设置的开口端,所述电池设置于所述盒体内,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开口端。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水胶,所述防水胶设置于所述开口端的四周,并填封在所述盒体与所述盖板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电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接电部和第二电源体,所述第一接电部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雷郑帆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正浩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